进入双江城后天色已晚,风隽青和聿安随便找了一家客栈歇脚,店小二见两人穿着不凡,态度很是殷勤,一口一个“爷”叫着,风隽青都还没决定留下来,店员伙计已经为他们倒好了茶水。
“那就要两间房,最好能安静一点的。”风隽青刚说完这话,店小二立马变了一副嘴脸,上下打量着他们二人。
“客官不是本地人吧?”店小二说这话时,态度还有些不屑,“如果是这样的话,咱这价钱可不是刚才那个。”
“外地人还不让住吗?”聿安放下手中的茶杯,“还是见我们无处可去,想要坐地起价?”
“这位女客官,不是说要坑外地人,您可能不知道,双江城是出了名的热情,街坊邻居没别的事儿干,就爱相互帮助。今儿我上你家买肉你多给我二两,明日他家卖菜少收我几文钱,一来二去,我可不得给来住宿的人少点花销。”他陪着笑脸,一脸为难地说道,“但是外地人帮了我们什么?啥也没干呀,您说是不,那不得按原价收费么?”
“好像有道理。”聿安点了点头,“那按照你们原价开两间屋子吧,既然钱给够了,可别在房间上再低人一等了。”
“没问题。”那小二和其他人使了个眼色便离开了。
“好久没睡个好觉,我先去休息了。”拿到钥匙的聿安打了个哈欠,两人早早地回了房间休息。
“你们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我有一亲戚住在隔壁的藤水沼泽,他们说西南边来了个传教的人,好像还是五大家族的,正挨个地方给普通民众传授智慧,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到我们双江了。”
“不可能吧,都多少年没见过五大家族的人下中原了,保不准是骗子呢。”
“我不觉得是骗子,虽然这几年查的没那么严了,但好歹威望犹在,冒充五大家族的人传教,这可是要杀全家的罪啊。”
“真是,只有疯了的人才会这样做。”
“……”
第二天一大早,客栈内嘀嘀咕咕的吵闹声把处在正上方屋子的聿安吵醒,她睡眼惺忪来到楼下吃早饭。原来这客栈不仅仅是住宿的地方,还是双江比较有名的消遣地,本地人都爱在这吃茶喝酒、畅聊生活。刚才的对话聿安听了大半去,但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传教的是风隽青又不是自己,她根本都不露面。
“燕地锅盔,新鲜出炉。”客栈外有一婆婆把推车停在路边卖锅盔,正好赶上聿安起早。她先前在其他地方就听说这里有家燕地锅盔十分出名,没想到刚来这里就能碰见,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冲出去,排在队伍的后面。
来排队买锅盔的还有很多小孩子,他们手上捏着几文钱,三五人团在一起有说有笑。
空中的花椒味浓郁,耳旁传来滋滋作响的油炸声,聿安的口水都快流到地上,她眼巴巴地看着前面一个个烙好的锅盔,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口。
这几个小孩一路吵吵闹闹终于排到摊前,那老婆婆却一脸恶狠的表情,赶走了他们,“今天不卖给小孩。”
那几个小孩当即撒泼打滚起来,后面的人也纷纷开始责怪老婆婆不该欺负小孩子。聿安搞不明白这是什么规矩,也不打算贸然参与,心中还是很好奇这样一出一对多的戏该如何收场。
面对众人的指责,老婆婆毫不退步,直接收起摊子就要走,那些替小孩说话的人都哑了火,紧闭嘴巴,只想安稳拿到自己手里的锅盔。
聿安看这老婆婆脾气如此古怪,但排队来吃的人络绎不绝,那几个吵闹的大人也不肯走,更加好奇这锅盔的味道。
“我要八个,不,要十个。”聿安想着带几个回去给风隽青尝尝。
老婆婆眼睛都没抬一下,“一人最多两个,不然你让后边的人等到何时。”
她遗憾地眨眨眼,可惜不能够一次吃个痛快。等到付钱的时候,聿安想起自己在客栈的规矩,主动说道:“哦对了,我是外地人。”
老婆婆抬眼看了她一眼,“所以呢?我要跟你说,欢迎来双江么?”
“不是不是,外地人不是要贵一些吗?”还没说完,聿安就被后面的人推走了。她一脸疑惑,难道这个规矩并不是全城都如此?还没来得及细想,聿安的目光被坐在街角的一个小孩子吸引去。
那小男孩大概七八岁模样,衣服打着好几块布丁,但身上看起来还算干净,他眼巴巴看着那锅盔摊位的方向,嘴里还时不时会嚼两下。
聿安以为这小男孩是刚刚被老婆婆拒绝的那几个孩子之一,举着手里的锅盔想上前跟他搭起话,但他看见聿安走过来,就一溜烟跑走了,这件事便就不了了之。
手里的锅盔冒出一阵阵香味,飘进聿安鼻子里,她再也忍不住,走在路上就吃了起来,果真味道好极了,想着风隽青不是贪图口欲之人,她又大快朵颐吃起第二块锅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