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网恋到死对头怎么破 > 第25章 你背我

第25章 你背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靳一笛扫了一眼,眉心越拧越紧。

“李福贵给咱们的名单肯定有问题。”郁黎说出自己的思量,“荒地那边可能还有一些住户,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没乘上乡村建设的风。”

“也许是不愿意参与,也许是被李福贵抛弃了。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所以荒地那边是这些还没脱贫的农户。”靳一笛把新闻拍下来,看了眼窗外暗下去的天色。

郁黎知道他又要说什么,把电脑拽回自己面前:“还没到行动的时候。”

他建了个空白文档,空出标题的位置,把新闻报道的网页复制进去,然后登录相关部门网站,查找有关丘定村建设的内容。

建设成果、启动仪式、开发公告,郁黎迅速浏览过去,最终把目光停留在项目招标上。

李福贵在回答土地使用权问题时的犹豫神情在脑中一闪而过,蒙在真相上最后的一层薄纱得以揭开,郁黎把搜集到的信息全部截图整理到文档,手指在键盘上移动得飞快:“李福贵很有可能在村民和项目投资商之间作梗,克扣原本应该属于这些老人的用地补偿款。”

靳一笛把椅子挪到郁黎斜后方,看着他整理文档:“很有可能,但我更好奇他如何说服其他村民,和他一起铤而走险。”

“你要思考的不是这个。”郁黎面容严肃,回头道,“而是之后如果李福贵再带着村民为难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不至于吧?”靳一笛看他,“顶多是吓唬吓唬咱们,不能真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但愿吧。”郁黎整理好文档,保存,上传到邮箱附件,然后开始撰写内容。

靳一笛始终注视着郁黎的动作,有点开始理解李躬行为什么在开学之初把人分给他带:“以前老李总是批评我,说我写出的论文缺少前因后果,数理模型和实证完美无缺,其他部分简直是一滩烂泥。”

“那时候不论是读论文还是写论文,我最不爱看的就是引言,什么研究背景研究重要性,我觉得这些东西实在是啰嗦。”

这种行为就很靳一笛。郁黎听出兴趣,手指从键盘上挪开,转头等待对方的下文。

“我一直觉得,简洁就是力量,我只能欣赏由简洁带来的美感,受不了长篇大论全方位多角度的冗余陈述。”靳一笛耸了耸肩,“但是通过眼下这件事,看到你的临场反应和处理方式,我开始理解老李一直让我做到的‘周全’是什么意思了。”

“我做事很周全吗?”郁黎想了想,真诚道,“我总觉得自己太多虑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束手束脚,经常因为怕做不好而畏惧开始,不敢行动。”

“相反的,我很羡慕你身上的那股冲劲。”他直视靳一笛的眼睛,表明自己不是客套或者奉承,“你很执着,很勇敢,好像永远不会为任何还没到来的事情担忧,想做就做,并且总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还是拿今天这件事举例。”郁黎垂下眸子,纠结地捏着手指,“我明知道把你拉回来会耽误调查的最佳时机,给李福贵动手脚的机会,可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你那样,孤注一掷地往前冲。”

他语气有些落寞:“说到底,可能还是因为胆小。”

“不是胆小,是细心,是有勇有谋。”靳一笛上身探向他,握住他的手腕直视他,“你要是胆小,就不会回来做这些工作,帮我谋划下一次的行动。”

“老李让我带你,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互补的地方。”

“好吧。”郁黎被靳一笛盯得有些不自在,转回电脑前,小声嘟囔,“你这个人其实还可以。”

“只是还可以?”靳一笛故意碰了下郁黎的胳膊,干扰他打字,恍然间仿佛回到在集训班两人互相切磋的那段日子,“好吧,那我觉得你也还可以。”

“谢谢夸奖。”郁黎把邮件设置好定时发送,起身看了眼时间,“接下来就是你最期待的部分。”

“凌晨行动?”

郁黎张开手指,比了个五:“就算李福贵让人盯着我们,他们也不可能真的熬到这个时间。我们路上大概花费四十分钟,到达时荒地那端的人也应该醒了。”

“睡觉。”他掀开被子,拍拍枕头,不放心地问靳一笛,“你不会沉不住气,提前跑出去吧?”

靳一笛扯扯嘴角,翻过身,留给他无语的背影。

说着休息,实际上谁也睡不着,没等闹钟铃响便默契起身,收拾好东西,轻手轻脚地出门。

远处天还未亮,初秋早晨的薄雾让空气更加清冽,湿湿冷冷地沾在身上,郁黎裹紧外套,极力忽略心底始终蒸腾着的不安,从包里掏出手电筒,跟在靳一笛身后缓慢前进。

来到昨天无功而返的荒地前,靳一笛蹲下身,抓了把脚下的土,用手指撵开。

“怎么了?”郁黎始终精神紧绷,屈膝躲在靳一笛旁边,像是田野里落单的兔子,说话时不忘朝四周张望。

“这片地昨晚被临时翻过了,土壤松散,根本没法下脚。”靳一笛拍拍手,借着微弱的光线向远处眺望,“李福贵早就预料到我们不会轻易放弃。”

“那更要加快速度。”郁黎攥紧袖口,笃定道:“他还有后手。”

在坚定的决心面前,李福贵的伎俩不足为道,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过荒地,终于看清丘定村这端的景象。

太阳从地平线后缓缓升起,照亮崎岖不平的泥路、破旧不堪的土屋。

天色逐渐清亮,淡金色的阳光逐渐在大地上蔓延,铺满远处丰收的农田,笼上挂满硕果的种植园。第一批到达的游客应该已经下车,站在平坦的水泥路上,看着和郁黎靳一笛前几天所见一样的秀丽景色,感叹丘定村的日新月异。

想到背后那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郁黎遍体生寒,下意识抓住靳一笛的手臂借力。靳一笛亦是沉默,拍拍他的手背,带着他走向最近那栋墙体已经开裂的土屋。

与此同时,李福贵站在郁黎和靳一笛的房间门口,随着最后一次敲门无人应答,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年轻人。”他冷笑着掏出手机,在村民群里打下一长串消息,点击发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