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喜悦散去,一切照常。
今早褚本兴正和宋湖阳快马加鞭收拾着档案室的残局,王国权敲过门后推门而进。
“你俩下午有没有忙的?”他左看看右看看。
宋湖阳翻卷宗已经翻到麻木,他瞟了眼旁边根本没听见的探长:“没有、吧。”
王国权叹:“有也得没有,你俩下午加班,带人去码头边检。”
“边检?边啥检?”褚本兴这回听见了,抬头问。
王国权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北边儿,租界传的电报,说有逃/难来的,让咱管严点儿。”
“逃难?为什么??”宋湖阳满脑子问号,“外边闹饥荒了吗、不应该吧……”
“要是闹饥荒,哪会不让进。”王国权回头望望门外,鬼鬼祟祟凑近两人低声说,“听半路回城那群人说,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学生。去年年末不就有这事儿、开/枪打死十几个,逃难也说不定是逃命呐。”
“那为什么?他们小小年纪能犯什么事儿?”褚本兴也没明白。
王国权:“这谁知道,咱就是个打工的,只管办事儿,其他哪管的了这么多。”
褚本兴沉默,低头盯着手底翻开的那本卷宗。
照片中,和江上老人眉眼神似的年轻女孩瞪着双眼,嘴角下垂,隔着虚与实的界限冷冷与他对视。
临江码头建于上世纪70年代,此时清朝政/权存亡危在旦夕,为了进一步掌控国内远洋贸易,侵/略/者软硬兼施,在强迫中方代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临江码头建成了。
而今50年过去,临江码头依然存在。
“这通城呐,实际也就名存实亡。”
海岸上,王国权面见滔滔海水,不自觉感叹:“说不定哪天突然改了名儿,咱都不觉着奇怪。”
“哪那么容易、说改就改……”宋湖阳看着海关处来来往往的人群,海上货船络绎不绝,奇怪不已。
褚本兴蹲在地上仰头看他。
王国权哼笑:“年轻人,看着吧。”
宋湖阳看不出来,却无意注意到码头沿边站着的人,于是叫他:“督察,海军旁边那是什么人啊?”
王国权:“什么什么人?”
他应声眯眼眺望,待真正看清之后,却一言不发了。
褚本兴于是也看过去。
跟前的人没得到回复,扭过头满脸疑惑。
“——看见、他们胸口那个徽章没有,”王国权开口道,宋湖阳顺着他虚指的方位望去,“那是通城租界区的象征,他们是租界的人。”
宋湖阳感觉奇怪:“我们不也是租界的人?”
“那不一样,”褚本兴说,“你人在巡捕房就背靠租界,人走了谁还管你是谁。我们也就明面儿上有个身份,背地里是人是狗谁知道。”
王国权越听越觉着不对劲儿:“那照你这样儿讲,狗进去都能有个职位了?”
褚本兴撇头看天:“我没说过这话,你可别污蔑我。”
“当狗也比当人舒坦,天天累死累活还没牲畜过的好。”王国权叹气,“有时候真想退休了。”
“别退啊,狗一日三餐也难对付,”褚本兴说,“当人好歹能挣点钱养活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说的怪好……”王国权瞅他,“那你是孤家寡人一个活的潇洒,我有老婆有孩子的,我要跟你一样这么想我一家老小怎么过?卷铺盖睡大桥底下去啊?”
褚本兴:“我接济你啊,不还有我么。”
“我我我、我也可以……”宋湖阳头顶目光,颤颤举手。
“还接济我…”王督察在两人肩上重拍一掌,“得了吧、你俩还是先管好自己吧。”
“嘶……真的,”褚本兴龇牙咧嘴摁肩,“我认真的老王。”
王国权望着他沉默半晌,最后拍他的肩: “你真不真我会不知道?这不还没到那一步么,我这老当益壮正能闯,指不定比你活的时间长。”
褚本兴:“……变着法咒我啊?”
“你爱咋想咋想。”
他抬腕看表:“时候不早了,我那边有个会要开,你俩自己看着办吧。”
“成。”褚本兴站起身。
早春的天气尚且还冷着,岸边寒风肆虐,宋湖阳拉紧外衣站在原地,遥遥望向那个背影。
阳光刺目,他闭上眼,心中的担忧只增不减。
“你就是褚、对吗?”为首的中年法国人笑眯眯的与眼前人握手,“我在租界久仰你的大名。”
半小时以前闯入警戒的一行人,似乎难以对付,探长把他挡在了身后,带着人离开了岸边。
褚本兴客气一笑:“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巡捕房一个小喽喽,走到今天全靠王督察的栽培。”
“你很自谦。” 弗朗兹收回手,望向四处,“说到王先生,怎么没看见他的身影?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今天没有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