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月出 > 第22章 芍药杀(21)

第22章 芍药杀(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彼时天色尚未大白,明允面见药园师后,匆匆入库取药,却在昏暗的角落,发现了缩成一团的阿萝。阿萝讲了父母遇害事,而自己因入山舞蹈幸免于难,想起日前曾来家中胁迫的强人。于是暗中打听,欲为父母复仇。至长安后,偶遇卖蛇胆的老翁,老翁告知她百里大夫询问自己褚神医相关事,阿萝心生疑窦,遂潜入药园,发现百里敬所制之药,与父亲如出一辙。

然百里敬却也在此时发现了她,白日人来人往,阿萝便谎称自己乃园翁女,邀百里敬夜半相会芍药圃。百里敬兴奋异常,当即归宅更衣,待到夜半时,阿萝以舞惑之,以色/诱之,在其沉湎时本欲抽簪杀之,却恐不能一击即中,幸而发现百里敬竟随身佩有宝刀。

百里敬死后,阿萝几次欲翻墙逃出药园,都有武候巡逻,便躲在药库,准备等天明后再混迹人群出去。明允听她讲完,替她支走发现尸体的药园生,又助其翻墙逃脱,留下来毁掉现场足迹一类证据,并将百里敬身上财物搜走,伪装成盗贼所杀,正待拔出七宝刀时,药园师一行已匆匆赶到。

邓璞道:“后面的事,我们都猜到了。你将阿萝藏在家里,却知百里敬之案仍在调查,担心她迟早暴露,而此时医女亡故,你便想出了偷梁换柱之计,让她冒名入宫,那么即使暴露,也不会有人找得到她。谁能想到,真凶竟然隐藏于宫墙之内呢?可是,那些一道入宫的医女们,你们是如何隐瞒的呢?”

明允转头,似看向太极宫的方向,“她们是一群心地纯善的好女子,都愿意保护一个同样纯善,却走投无路的女子。”

百龄心中震动,见明允已正色看向邓璞,“邓司直,阿萝说‘骨肉待我,我故骨肉报之’,她并不后悔杀死百里敬为父母报仇,我也不后悔帮她逃脱。该怎么做,司直但秉公而行,只是那些医女无辜,还望司直袒护一二。”

离开明宅后,邓璞异常沉默,百龄将送他回大兴善寺,对他说:“先生一路凝眉,想必尚未理清头绪。”

邓璞点头,“杀人,乃是犯罪,自然应该将凶手绳之以法,可是...”

“可是,这位阿萝娘子,是为父母报仇而杀人。‘骨肉待我,我故骨肉报之’,何等风骨!而她所杀之人,才是真正十恶不赦的罪人,因此先生为难,不愿意将她付诸法司。况且她若伏法,那位明医丞,还有那些医女们,也都有包庇协助之罪,而他们也都是好人。所以先生纠结于情与理,不知该如何选择。”

邓璞显得十分烦躁,“对!对!”

百龄对他一笑,“那先生就把这个难题抛给天子吧。”

“天子?”

邓璞不解地看向她。

“先生只需面见天子,暂隐阿萝入宫一节,将百里敬为褚氏之女所杀的经过和缘由告知天子,天子定然不会追究。”

“为何?”

“因为天子并不关心谁是凶手,他只想知道此案是否与太子有关。如今既已查清与殿下无关,那么陛下心结已消,其余诸事,于他而言都不重要。而此案中,百里敬罪孽斑斑,对天子而言,他既有欺君之罪,又有诋毁东宫之罪,自己从前竟然偏听偏信于他,致使褚公一家为其所害。倘若将案件始末公之于众,天下人岂不认为天子昏聩,才会有如此奸邪当道?陛下如今是十分在意名声的,他不会愿意自己的君威受损,因此此案最终,仍旧会被定案为盗杀。”

邓璞还有些怔懵,“倘若天子一定要追究呢?”

“那便任由他下诏通缉犯人。可这世上并没有谁见过褚氏女的真容,什么时候才能抓到凶手,就不是你小小大理司直该管的事了。”

次日邓璞入宫,将案情面告天子,隐没阿萝一段,只说此女如今下落不明,问陛下是否要下诏缉拿真凶。

天子复杂看了他片刻,又沉思许久,最后说:“百里敬欺君罔上,杀人害命,九死难抵其罪,那褚氏女为报父母之仇,朕亦为人父母,不欲此孝女获罪,你可明白?”

邓璞道:“臣明白,臣必定守口如瓶。”

当日,天子下诏,经重新审查,百里敬确系盗杀,市井不得再妄传流言。如今案犯尚未落网,诸州需多加留意可疑之人。

这结果一出来,百龄一颗心终于稳稳放下。

公孙弘近来病情时缓时沉,屡屡居家养病,听到公孙止带回来的消息后,大感欣慰。百龄在他身旁,见他愁容消解,默默将药碗递过去,笑说:“阿翁这下可愿好好喝药?”

公孙弘笑了点头,又摇头,推碗说:“不必,阿翁的病已全好了!”

百龄为其无赖大感头疼,虎着脸将药碗向前一送,公孙弘只好悻悻端来喝下。

张鹤卿也在此日上书请罪,说自己监鞫不力,用人失察,险些铸成大错,天子罢其中书令一职,仍留吏部尚书看用。

可惜辛无畏等人的案子,刑部尚未如何审问,辛无畏便畏罪自尽于大牢之中,只能将裴氏过堂审问,问清构陷东宫等事,皆由辛无畏一手炮制。又有人密报,说辛无畏此前曾党附国舅,鬼迷心窍,意图撼动东宫,报复天子。辛氏一族,六十以下,十六以上男子皆斩,女子没入掖庭,其余人等长流岭表,此已另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