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春晓 > 第11章 时穷(十)

第11章 时穷(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顾允道:“不渴。”

杜长蘅嘿嘿一笑,便要告辞,顾允又道:“有劳近日去团营问问,年前有谁支用过石脂的。”

杜长蘅忖度道:“这是为了纵火案么?这案子不是分给湖广司了,尚书还在亲自管呀?”

顾允言简意赅:“他们不能指望。”

离了刑部回宅,苏晓已穿戴好了,向他辞行。

新袍子是贺平送来的,她自己那件官袍,除非打补丁,已不堪再用,苏晓更衣时才发觉,身上中衣,只怕是顾允替她换上的。

看贺平的样子,并不知她是女子,遑论其余人,是以,只能是顾允替她换的衣裳。

整个人即刻被搁进了蒸笼,跟着包子一起热气腾腾了。

生死攸关不必拘泥男女大防,顾允这等正人君子定是闭眼而为——好在一会便说服了自己,又凉快下去了。

贺平看了眼顾允,向她笑道:“晚饭都备下了,苏大人吃了再走也不迟。”

苏晓笑着摇了摇头,她已在这里白躺许久,实在不好继续腆颜叨扰,顾允却蓦地问道:“那本册子看过多少了?”

苏晓道:“约莫十之三四。”

“看出了什么?”

“乍一看似乎是青册,仔细看,赋税数额却许多不对,国朝成法,官田一亩征税粮五升三合五勺,民田减二升,下官知苏松一带多官田,可册上的折算起来,大多还要高于官田征额,然亦有部分人家,征额却低于民田。”

说着嗓音一沉:“而这些人家,据册上载,名下田产人丁皆不少,是以下官推测,这并不是本青册,而极可能是盛启春从青浦县衙带出的实征赋税册。”

换而言之,青浦官吏对小民课以重税,而对乡绅大户征收不满额度,将本该大户缴纳的部分赋税,分派给了贫苦民众,而盛启春作为青浦县衙算手,或许便是想将这本册子昭之天日,才招致杀身之祸。

顾允道:“若是实征册,写明征收额数即可,何必再添上田亩等?”

苏晓不则声,顾允说得是,添上田亩,等着哪一日给他们看出来么?那么,这册子究竟是什么呢?

苏晓忖了忖,还是没有开口询问,这是刑部案子,个中情事本不该她知,之前之所以让她问话,是因为顾允曾欲留她,至于现下问,只是想看看她知道多少了罢。

“大人,”门外忽地一声,“晚饭好了。”

顾允道:“吃了再走罢。”

苏晓踌躇一下,道了声“多谢”,晚饭端过来,一色清粥小菜,苏晓万想不到顾允如此迁就她这个伤患,简直不知再说什么好,直直看去,才一张口,顾允道:“一向如此。”

苏晓把嘴一合,饭毕,亦未再多说什么,一揖告辞。

救她一命,又许她留在衙署,顾允对她已仁至义尽,但她亦知,经此一别,两人不会再有干系了,日前之事,到底是她贸然行事,暴虎冯河,自然人不相与。

苏晓忽而怅然,若非一心想进刑部,彼时恐怕也会再多想一想,可见世事当真如手中流沙,攥得越紧,失得越多,经此一事,她此后务必要步步小心了。

贺平将苏晓送出去,顾允一人默坐了会,离座起身,推门走到廊下,那头,苏晓却一脚跨入院门。

见了他,站定了,远远道:“大人,册中本还有一张纸条,下官明日送去刑部。”

院门一丛竹,余晖流过竹梢,又流尽竹边人一身,暧暧然似玉生烟。

翌日,苏晓一早到了东城兵马司,将纸条送去刑部。

再回兵马司衙门,刘奇也来了,乍见了她,一连串问道:“你这几日跑哪去了?不是告了七日假,怎么就又回来了?你怎么了?脸怎么白得像只鬼?”

苏晓才要作答,刘奇脸上却又浮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我平日倒是错看了你,只当你是个不开窍的榆木脑袋,没成想你小子这么上道啊!”

苏晓不知他忽发什么疯,默然坐到炭盆边,刘奇跟着坐了下来,一封文牍横到眼前,笑嘻嘻的:“喏,吏部新鲜送来的。”

苏晓愣了愣,一伸手欲去拿,忘了臂伤,顿疼得龇牙咧嘴。

刘奇将文牍往她手里一塞,瞪她一眼:“不就是去刑部任个主事么,至于乐得这模样,笑比哭还难看。”

苏晓充耳不闻,急急抽出文移,先看印再看字,是真的。

顾允不仅许她留下,还让她去刑部任职了。

那夜听着她的剖白,他分明是个不为所动的样子,苏晓仍旧不可置信,像一大把饴糖蓦地塞进了嘴中,分辨不出甜滋味,只是发懵。

刘奇啧啧道:“这顾允与卢仕荣向来不对付,你将卢仕荣得罪了,跟了顾允最好,唉,你到底是怎么就把他说动了,还能让他在铨选前向吏部就要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