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本侯凭什么做牛马! > 第111章 相认

第111章 相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思及此处,李淮水几乎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此时就站在面前的薛仪安。

即使已经初步接受了在“孟婆汤失效”的证明下,薛仪安的前世就是蔺如晦。但在如此前提下再去回忆当初她“梦中呼唤”的行径,当真是令她此时觉得有几分窘迫。

二人此时面面相觑,眼神却难得的皆是不敢交错。

终究是李淮水厚着脸皮轻咳一声,佯作无事发生的模样开口:“原来如此,难怪今日我便觉得郎君…呃…先生有些变化。”

这身份转变太过魔幻河迅速,以至于李淮水一时半会都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称呼如今的薛仪安。

似是被她的窘态逗笑,薛仪安也看出了李淮水的为难:“不必在意,百年已过,这里早就没有什么‘蔺先生’了,便还是如常唤我就好。”

二人达成一致,李淮水的视线才复又落到先前薛仪安带来的“受禅书”上。

“先前郎君说的话,看来都是真心的了。”

薛仪安见此时李淮水终于没有先前那般的抵触情绪,这才完全放开了将心中话一一说出:

“纵观这几年的布置,我自然是知你的心思。新帝尚幼,此时不禅代更待何时?”

对李淮水来说,这话从蔺如晦的口中说出,显然比薛仪安更有说服力。

若说薛仪安会为她着想敦促禅代一事,她也许还会犹疑河怀疑,但若是蔺如晦,李淮水则是从心中便有一种莫名的信赖感。

“郎君说得有理。”

二人就此事又是一番商讨,俱是互相透了个底。直至天色渐暗,宫人前来通传晚膳,两人这才收住话头。

虽然李淮水心知薛仪安的变化,但在外人看来,他依旧是那个被囚禁内宫的世家弃子。是以一如往常一般,薛仪安跟随在李淮水身后,一副乖顺老实的模样跟在她身后返回院中。

小厨房备下的菜式都是李淮水偏爱的,而在这些菜色之中,薛仪安却能够更加精准的按照李淮水的需求为她布菜,一时间竟将侍候身边的梅香看呆。

李淮水除了一开始的些微不适应,随后很快便也接受了薛仪安的照顾。二人自此就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又恢复了此前的状态。

… …

一月后,朝堂之上一切照旧。

程子渺如常戴着金冠,由李淮水抱在怀中上朝。只不过所有的奏折,一应是送往李淮水的手中批阅。

这日下朝,李淮水依旧是在朱雀殿代程子渺批阅奏章,唯独与往常不同的,便是这些各地的奏疏中,多了一封百官的联名劝进表。

李淮水心知这其中一定有薛仪安的安排,但即使她心中的最终目的是将程子渺取而代之,此时也要佯作推辞。

是以在看到这封劝进表后,李淮水勃然大怒,当着满殿宫人的面,便将奏疏丢在了大殿的地上,惊的一旁玩耍的程子渺“啊”的叫出声,殿上的宫人更是纷纷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这等狂悖之言竟也敢送到陛下面前!”

侍候在李淮水身后的梅香见状,心知她不过是做做样子,便大着胆子上前劝慰:

“大人何须动怒,人哪有不犯错的?况且几位大人也是朝中老人了,想必也是为了社稷着想。”

见梅香搭好了梯子,身边的宫人便也有大胆附和的,这才渐渐令李淮水收了怒意。

唯独程子渺尚且年幼,丝毫不知殿上发生的事意味着什么,但他身边的乳母与宫婢却是心知肚明。

自从朝堂上有了禅代的风声传出,这呼声在李淮水的放纵及私下鼓励之下,便也越演越烈,逐渐到了每每上朝都有朝臣公然请求的程度。

李淮水见三请三辞造势差不多够了火候,加之薛敬之为首的薛氏并未阻拦,不由的心中蠢蠢欲动。

而如今唯独需要忌惮注意的,便是程子渺身后的刘家和程氏的宗亲。

虽说当年玉姝养在刘太长御膝下,刘氏也算是玉姝的母族。而程子渺作为玉姝的唯一血脉,也算是与刘氏在宫内宫外守望相助。

但因刘太长御先前与李淮水反目最终落败,刘家虽然没有完全清算,如今也是人丁凋零。

虽说单单一个刘氏成不了什么威胁,但程氏宗亲之中难保无人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想法。若是这两方势力勾结,也是够绊住李淮水的手脚了。

思及此,李淮水专程嘱咐了宫外的薛敬之与彭易多加留心。

便是在如此的状况下,李淮水寻了祭奠先帝的日子,大封玉姝生前后宫之中的侍君,将其中位份最高的薛氏族子晋为西宫侧君,只等时机一到,便借由此人与程子渺之手拟一份禅让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