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婚在南国并不算什么稀罕事,谢容这个年纪要考虑太子妃的事其实也很正常,就像当年谢宜瑶也是差不多年纪就定好了未来的夫婿人选。
这样小的孩子,自然不可能会有夫妻之实,但住在一处,彼此之间总会生出些情分。但谢况还有提前将人接过来,可见其谨慎。
“陛下也是很满意孔家的。”
司贵嫔依旧笑着,谢宜瑶啜了口茶水,掩盖自己一时的失态。
自从她在法明那里听说,给阿母供灯的人是司砚之后,谢宜瑶心里总是有个疙瘩。
算上前生,谢宜瑶已经认识司砚几十年了,但她仍不能了解司砚。她就好似一个神秘的盒子,既吸引着谢宜瑶去打开,又让谢宜瑶因未知而感到恐惧。
谢宜瑶只愿用理性从利益出发去思考,她现在仍需依托着“太子长姊”的身份行事,维持和司砚的良好关系,将来未必没有用的上的时候。
所以供灯的事情谢宜瑶不曾主动提起,即使是再隐晦的暗示也没有。也没有人会主动提起袁盼,她们这几年间就这样一直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
闲谈了一会儿,因着彼此都还算熟悉,也不至于接不上话,并不难捱。不一会儿就有人来传,陛下得空,还请公主殿下移步。
谢宜瑶跟着内官到文德殿时,谢况正独自一人在内。
虽然文德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但毕竟是禁内,并非任何人都能随意进来的,先前和他在此处商议政务的大臣,虽然谢宜瑶不知是谁,但绝非泛泛之辈。
“坐吧,”谢况语气随意,“刚从贵嫔那过来?”
谢宜瑶请过安,边坐下边说:“是,儿本想也看看容弟,没想到今日不赶巧。”
“阿容平日学习太过刻苦,华林园他是不大去的,这次和孔家女儿一起,倒也可以放松放松……太子妃之事,贵嫔应当同你说过了吧。”
谢况稀松平常的语调,让人听了不免以为这只是寻常人家中父女的对话。
“孔家女朕见过了,年纪不大却很知书达理。只是有一点,万一阿容不喜欢,那旁的优点再多,也没有办法。他在朕这个做父亲的面前,总是没有一个‘不’字的,这反倒不好。阿容黏你,你不如也替为父把把关。”
谢宜瑶道:“难为父皇想得周全,容弟定也心知肚明。只不过两情相悦虽好,但太子的婚事,也不能全凭私情决断,还是要以大局为上。”
这话从谢宜瑶嘴里说出来,着实是有些诡异的。
当年她不愿接受和王均的婚姻的时候,后来劝他不要让谢宜琬改嫁的时候,谢况都是用这样的话劝她的。
她和王氏绝婚,明面上看起来是君父的意思,而非她“任性”的结果,因此谢况此时很难用她的婚事来驳斥,哪怕谢宜瑶这话并没有说得不妥的地方。
谢况没来由的感到莫名心虚,轻咳一声,便掠过了这个话题。
“你今日入宫,可是有要事要禀?”
谢宜瑶便把女学的事一一和谢况汇报了,先是说了办得如何,反响是如何的好,再讲了在筹备期间,又是有哪几位府上的官吏出了力。
谢况听着,时不时满意地点点头,以示肯定。
“朕今日还从道审那里听闻,他家女儿每逢要去学堂的日子,都很欢喜,起得比他还早。”
又点拨了其中几处不足后,谢况道:这事你办得很不错,出乎了朕的意料……既然如此,朕有件事本想让旁人去做的,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现下交给你府上,如何?”
其实也并非什么要紧的大事,不过是让公主府上的人打着视察食邑的名头去吴郡看看,还可顺道去吴兴、会稽、义兴等郡探查探查。
吴地富庶,农业商业都很发达,不仅可算得上是京城的“谷仓”,还是税收的半壁江山,那里除了世居吴地的高门望族,还有一些近些年起来的新兴家族。
而与此同时,三吴的穷人也不少——毕竟富人的钱也是有来源的嘛。因此,前朝时这一带出过不少“暴乱”,因着吴地离都城太近,很让皇帝们头疼。
虽然谢况称帝后倒是太平了许多年,但他也不能完全放心。
这样的差事,谢宜瑶自然是应了的。和之前让她去京口不同,这可是一次光明正大的“视察”,虽然谢况不过是想借此敲打敲打三吴地上的豪强们,并不能让她在吴地做些什么。
但借着这样的机会,她也能增加一点威势,很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要不是谢冲去世的话,谢况是不会让她有这样“锻炼”的机会的,甚至开公主府的可能都不会有。
虽然七年对于一个新王朝很长,但目前太子也仍就这么一丁点大,宗室中可用人才也越来越少了,唯二两个皇弟被谢况在各地调来调去的,诸王子也没有几个格外让谢况喜欢的,喜欢的像谢义远,又不成器。
所以谢宜瑶知道现在谢况对她的“重用”,更像是权衡利弊之下的“万不得已”,但借着公主的身份也能打消一点高门大族和地方豪强的警惕,倒也算是个宗室王侯没有的利处。
这件事并不需谢宜瑶亲自出马,只要她府上去几个人就是了,谢况点了黄玄和邓扬,其余人随谢宜瑶自己安排。
“朕相信你的能力。”他说。
谢况着重挑出这两个寒庶出身绝非无心之举,但谢宜瑶并没有多问。
黄玄这几年间变化不小,耿直的本性不改,但少了几分软弱。邓扬其人,以谢宜瑶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虽然性格有些招摇,但胜在确实有能力,且会讨好人。
他们这样的底层官吏,没有点心性和手段,还真混不出头,要被那些名流世家的士人排挤不说,偏偏他们身上还担着徭役,就连官场上升都十分困难。
相比而言,能在千古未有的“公主府”上办事,已经是一种幸运了。若是有幸被吴郡公主提携,能抵在底层苦干几十年呢。
谢况将具体的事宜与谢宜瑶吩咐清楚,谢宜瑶一一记下,面上妥首帖耳的样子,叫谢况挑不出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