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55章 第55章 串通一气

第55章 第55章 串通一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打直接从寿阳逃回京城,谢冲一直觉得他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就连妻子和儿子似乎都看不起他。

如今周禄、郭遐等人立了大功,虽然让他觉得有些忌恨,但也感谢他们的功掩盖了自己的过,大大转移了京城人的注意,那些趋炎附势之辈现在都上赶着巴结他们呢。

饶是还有与谢冲一同寻欢作乐的狐朋狗友、宠姬爱妾,现在的江夏王府,确实是迎来了最冷清的一段日子。

有识之人都在等皇帝的一个态度、一个决断。

若是谢况打算徇私废公,宽恕谢冲,那么他们便会继续攀龙附凤,讨好谢冲。

但要是谢况赏罚分明,严惩谢冲,那么他们则会选择与谢冲撇清关系。

谢冲本人的态度很是消极,反倒是江夏王妃的兄弟徐朗,曾经江夏王府的主簿,想尽办法在文武百官中周旋。

江夏王府中的属官有不少为了自保而另择新主的,萧延也是其中之一,谢冲并未阻拦他们,这些人本就不够忠心耿耿,放他们走是正好。

至于愿意留下来的那些人,才是可与他共谋大事的。

谢宜瑶那番劝进的话,其实正好说中了谢冲的心思。

他与兄长相差将近十岁,但他与谢况不同,他才刚过而立之年,正是该建功立业的时候。现在太子年幼,如果皇帝有个三长两短,他作为皇弟中最年长的一个,继位也是顺理成章。

因此这些想法,他早就有了,即使没有谢宜瑶的提醒,他也会为此事打算起来。

只是,要等。

他有数不清的财帛珍宝,和一支足够强劲的部曲。

但是谢况还有忠心耿耿的数位心腹,以及甘愿臣服的世家子弟,现在的他根本不能抗衡。

他的那个侄女虽然偶尔会有些奇思妙想,可到底是女流之辈,目光短浅。

但也正是因此,只要靠着她与贵嫔太子的矛盾,还有和她父皇之间的龃龉,就能轻易拿捏。

谢宜瑶建议他去江夏暂且避避风头,确实可行,但谢况是没可能同意的,他定不想让自己离开他的掌控范围。

或许谢宜瑶说得对,兄长终究是有疑心的,怀疑他甚至超过谢冰和谢凝,恐怕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只能在京城做个闲散郡王了。

然而,兴许是念在前朝因为宗室惨遭屠戮而走向衰败,谢况并未治罪谢冲,就连扬州刺史一职也仍然保留,不过剥了几个虚职、减了几成俸禄而已。

这样的旨意,即使混在对功臣的封赏之中,也是足够瞩目的。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他们想到了谢况会宽容处置谢冲,却没想到压根没有实质性的处罚。

然而谢况态度坚定不移,遇上反对的大臣,他便扯到“忤逆君主”的份上,因此百官皆知陛下是一定要保江夏王的了。

就连谢冲本人都没能想到,他的这位皇帝兄长的纵容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然而有成见在先,谢冲只觉得这又是谢况对他的捧杀和监视。

唯独谢宜瑶是预见了这一切的,只因她有前世的记忆,以及对谢况的了解。虽然这一世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但谢冲和谢况的性格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前世谢冲也曾在前线因一些小小的变故直逃京城,当时的谢宜瑶虽不像现在这般关心军情政事,但也会格外留心朝堂上的权力变化,得知谢况没有责罚谢冲时,谢宜瑶免不了大吃一惊。

现在的谢宜瑶多经历过二十余年的风霜,能猜到谢况这么做背后的逻辑,既有兄弟私情,也是权力制衡的要求。

果然谢况还是她所认识的那个谢况,并没有超出她的预料,想到这里,谢宜瑶感到莫名地安心。

然而谢冲却变得疑神疑鬼,虽然在谢况面前多次感谢了兄长陛下的大恩大德,但私下却又做起了两手准备。

以往叔侄二人商谈要事,往往是谢宜瑶主动找到江夏王府,今日却有所不同。

“阿瑶,叔父有一事拜托你,你可否答应?”

谢冲态度放得很低,话里话外却并没有求人的意思。

谢宜瑶回他道:“四叔,侄女并非无所不能的,你总要先说有何事要我相帮,我才好判断能否答应呀。”

谢冲不擅长与人谈判,向来是别人有求于他,若是到了谢况面前,示弱认错这一招则屡试不爽,因此那些交谈的技巧他是一点都不会的。

思来想去,谢冲选择了先拿出他的筹码。

“阿瑶,你可知道你阿母她当年在襄阳……你那时候已经不小了,应当记事了,对吧?”

听谢冲提起袁盼,还一副语焉不详的样子,谢宜瑶不免有些不悦。

“四叔,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不必弄那些弯弯绕绕的。”

谢冲清了清嗓子,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我知道这些年你一直记挂着你阿母。因此我也不忍心瞒着你,实话实说,她当年的死,另有隐情。”

“隐情?”

谢宜瑶起了兴趣,难道谢冲当真知道些什么内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