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父皇请禅位 > 第47章 第47章 严阵以待

第47章 第47章 严阵以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父,我也敬你一杯,祝愿大楚军队旗开得胜,打得燕人抱头鼠窜……呃……”

谢义远不会说漂亮话,刚一开口便词穷了。

“不学无术,以致今日!”谢冲狠狠指着谢义远,然而随即又突然变换表情,温声细语地说道:“但好歹有一片孝心……我不在京城这段时间,你可得乖乖的。否则等我回来收拾你!”

谢义远勉强拿稳了酒杯,他还是畏惧父亲的。

“是,是。都听阿父的。”

谢冲的三子谢义逾年幼,喝了一点点酒就晕乎乎的,被他阿母带回房休息了。王妃徐氏也向来不喜欢这些场合,也早就先行离开。

席间不剩下几个人了,谢宜瑶自知不该久留,也告辞回家。

临走前,谢宜瑶回头看了眼谢冲和他的两个性情迥异的儿子。他们家的内事她管不着,也不想管,毕竟谢冲是她要复仇的对象之一,这样的处境对她更为有利。

只是,不知道她和谢况的那些事,在旁人眼中也会是如此荒唐吗?

……

“江夏王居然怯战到了这种程度。”

“他向来如此。”

晚风从窗户掠过书房,带来一丝凉爽,灯影幢幢下,谢宜瑶和沈蕴芳正在舆图前促膝长谈。

沈蕴芳手指在舆图上划过,分析着局势:“可合肥应当不难拿下。贵主你看,如今淮南上游有义阳,下游有凤阳,而且春夏季节多雨闷热,对北兵作战不利。”

“贪生怕死乃人之常情。毕竟生死一瞬,上了战场自然会有不一样的考量。我先前不愿趁此挑拨江夏王和皇帝的关系,正是想到他的性格。”

谢宜瑶多少能理解一点谢冲的心境。

不过理解并不代表认同。

沈蕴芳似乎很是头大:“将领对战局的影响不可忽视,我总觉得江夏王是个不稳定因素,希望不要出岔子才好。”

“但愿如此吧……”

谢冲有多不可靠,谢宜瑶前世可是切身领略过了,所以她也想早点除掉这个不稳定的因素。

但不是现在。

既然谢况此举是给谢冲立功的机会,这个主帅可就非谢冲不可了,不可能会改变主意。

谢冲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北伐的成败,谢宜瑶还不至于拿此等攸关国本的大事作她计划的一环。

正好军事上的具体安排,谢况不会主动和谢宜瑶说,她怕他起疑心,也不主动问。谢冲作主帅,她还能从谢冲那里想尽办法问来一些细节,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谢宜瑶继续分析局势:“父皇他还是有拿回淮南的决心的,给江夏王派的副将是个能征惯战,有了他的辅佐,我看江夏王还是有八成可能顺利合肥收复、寿阳,甚至有机会窥探青州。”

沈蕴芳认可:“而且北燕并吃不准南楚到底会从哪些地方进攻,多路并进的情况下,他们总要有利益取舍的。”

沈蕴芳的食指顺着长江的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如今由东到西,南楚都有部署。

谢宜瑶点点头,接着说道:“周禄出任雍州刺史后练兵秣马,南方还有在荆州的谢凝作后盾,直接虎视眈眈地威胁着洛阳,北燕不敢派出太多兵力到淮河下游的。这些消息还是江夏王告诉我的,可见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只是惜命罢了。”

谢况先前调兵遣将了一番,现在已经初有成效。而除了屯兵荆襄的周禄、谢凝,被调回京城的郭遐此次又得到了立功的机会,将要跟着谢冲一起出发,驻守姑孰一带,听候调遣。而从襄阳回来的谢冰现在则在京口练兵,京城则由谢况的另一心腹陆渊来守卫。

虽然北伐表面上跟她一个公主毫无关系,但战争中的每一环都会直接影响到朝堂局势,谢宜瑶不得不时刻关注其走向。

分析到此,谢宜瑶和沈蕴芳对北伐前几战还是比较乐观的,至少收服淮南失地的问题不大。

“郭遐、陆渊这些寒门庶族出身的武将,能有今天的地位都是靠着战功和忠心,就算不能打胜仗,也不会反过来害他。所以虽然两年前义阳被围的时候,郭遐没有听从诏令出兵,也没有被皇帝彻底抛弃。真要上战场他还是要靠这些人,世家子弟既没几个靠得住的,也大都不瞧不起用兵一事。”

“可这并非长久之计。这些心腹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而他们的后代未必能有一样的才干和一样的忠心。”

谢况何尝不知道?所以才要广纳人才。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

谢宜瑶并不在乎,只说:“这就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了。”

相反,这对于谢宜瑶来说还算是件好事。

谢况身边真正的心腹越少,她到时候行事的阻力就越小。

所以,真的为谢况推荐可用的人才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