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阴阳师]恶之花 > 第13章 传记十三

第13章 传记十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最早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来自过去的光景闪现,回溯她身为人类最初的画面,是一条呲牙咧嘴向她扑过来的野狗。

凶恶的畜生无人驯养,四处流浪,饿得瘦骨嶙峋,还抢走了街上行人的食物,被追着打了几条街,最终钻着二条街的某道墙洞进了贵族的偏僻院府,反过来将对人类的恐惧深深烙印在了她幼年的心底。

记忆的开关从此打开。

理所当然的,第一个被她记在心里的人,是突然出现为她赶走了野狗的姐姐。

在牙都还没长齐的年纪,连话都还没有学会好好说,就算想模仿他人叫出「姐姐」这个词,她也只能对着那个比她高些的身影磕磕巴巴地喊道:“尼尼……”

“尼尼——”

“尼尼。”

豆大的泪水溢出眼眶,她在对方不知所措的安慰与怀抱中哭泣。

在尚且懵懂的幼时,她就像初生的婴儿,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只是本能地哭泣,就算野狗突然闯进她所在的院中也不知道逃跑,就算饥饿又惧人的觅食者叼着骨头朝她威胁性地呲牙,还好奇又傻乎乎地想要摸摸它。

而她的姐姐保护了那样愚蠢又无知的她。

就像一张白纸上最先拥有色彩的英雄,那么小的身影曾经也那么高大,勇敢又温柔地拯救过她年幼的生命。

也是那份原始的恐惧和由她赋予的安心矛盾地拉开了记忆的匣子,拉扯着她懵懂的灵魂迈上人生的长河,让她从那以后,总爱追在年长她些许的姐姐身后。

“尼尼……”

“尼尼——”

“尼尼。”

“姐姐。”

从“尼尼”变成“姐姐”,只经历了一个春夏秋冬。

再长大些,大人的忽视和下人的敷衍便能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从来没有人陪她玩,除了家族必要的宴席外,她一直住在偏僻的院子里,所谓的姨母并非疼爱自己的母亲,就连唯一想见的姐姐,也只有一起学习书画和歌时才能在一起。

可是,她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更加亲昵,反倒开始疏远,最后变得避而远之的陌生人。

对此,年幼的她困惑、不解、伤心,追逐跟随的脚步也随之变得迟疑、犹豫、止步不前。

好几次,她站在原地哭,眼泪垂在眼睑处,最后难过地落下,很想要询问那个冷漠离她而去的身影为什么不再理她了。

“是我做错了什么吗?”

“是我太爱哭了吗?”

“为什么不再理我?”

“不是说会保护我吗?”

“姐姐……”

无法从当事人身上得到的答案,是从喜欢窃窃私语的下人口中得知的。

“那位生得可真漂亮,像她的母亲,就算现在小小年纪也能看出是个美人坯子,将来定像她母亲一样貌美,勾了无数公子的魂。”

“相反,她上面那位就不太行,和夫人一样,相貌上平平无奇……当年,夫人和她的妹妹也是这样,所以最后被选定送进宫中当女御的是那位夫人,可惜啊,她自己搞了个私生女出来,断送大好的人生……”

虽是惋惜的口吻,但是却夹着莫名其妙的窃笑,爱嚼舌根的下人总是喜欢说些上面人的风流韵事打发苦闷的时间,他们三三两两聚在光线黯淡的柴房里调笑,丝毫没有想到她会在门外偷听。

他们说:“不过就算如此,那等好事也轮不到夫人,当年夫人可忌妒自己的妹妹了,两人其实很不和,据说还曾经为了同一位公子争风吃醋,所以如今夫人对这个外甥女大概也是不喜欢的,很怕自己的女儿走了自己的老路……”

当时还不懂上一辈的恩怨情仇,也不懂男女间的爱恨嗔痴,她只是迷迷糊糊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个母亲。

而且,在下人口中,她的母亲病了,还病得不轻。

明明还很年轻,可是嘴上却总是信口胡诌,说着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鬼话。

明明在大家过去的印象里,是个文静且优雅的贵族之女,可是却在生了孩子后一夜间变得粗鲁且无礼。

往日擅长的和歌诗赋通通被嫌弃地抛之脑后,曾经恪守的规矩礼仪也覆灭在了她风风火火的十二单下。

据说她用膳时的动静很大,奔跑起来的身躯不像套在束手束脚且沉重的衣物里,而是犹如带风狂冲的野兽。

除此之外,就算见外人她也没有以扇遮面的意识,贵族女眷间流行的黑齿白面她嗤之以鼻,就算告诉她这是贵族的象征她也坚决不弄……还有好多好多在别人看来非常丢脸不堪、甚至可以说是难以启齿的事情都发生在她身上——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礼仪都被她以自己的方式扭曲成了怎么舒服怎么来的风格。

这样的叛逆理所当然遭到了家中长辈的唾骂和摒弃,往日乖巧的女儿突然变成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异类,当家的对此总是唉声叹气,不愿承认自己有这样一个奇怪的女儿。

她的母亲将这一切解释成了自己的失忆,说自己生了孩子去一趟鬼门关喝了孟婆汤回来全忘了,可另一方面,她有时会说些奇奇怪怪的、让人听不懂的话,于是,大家认定她得了癔症发了疯,一直将她关在府中的偏院。

据说她曾经试图逃跑,还翻墙爬树,最后被别人撞见,直接从二条的大街上拽了回来。

当时她蓬头垢面,一边哭,一边咒骂,其形象完全不像贵族家的女眷,还让京中的人们取笑了好一阵子。

后来,为了防止她后面再次逃跑,或是其疯言疯语让家族蒙羞,上面便下令从此将她囚禁在那里,无事不得外出,更不许他人探望。

所以,身为女儿的她也从来没见过自己的母亲。

但是,在得知了对方的存在后,心中就像埋下了一颗种子般,有什么难以形容的东西开始破土而出,以致于她经常偷偷去见她。

为了见自己的母亲,小小的她学会了爬树攀墙。

偏院的陈设老旧,但为了困住她的母亲都加高了院墙,那里就像一个狭小又冷清的囚牢,若不是院外的一棵老树生得高,幼时的她是见不到她的。

但是,那也并不轻松。

她必须避开人偷偷去,爬树的动静不能太大,还不能惊动任何人。

而且,她细胳膊瘦腿的,衣服又长又重,要爬上那棵老高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一次,她失败了。

无论如何都爬不上去,衣服和长发都折腾得凌乱不堪,为了不让人起疑,她没有再继续,但是自己却在离开的路上气得狂掉眼泪,从后冷静地抚平衣裙上的褶皱。

第二天,她又再次去尝试。

然后是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可能是她技术见长,也可能单纯是她长高了些,她终于如愿爬上了那棵能趴在墙上偷看院中人的老树。

从那以后,她最喜欢的季节变成了夏天。

秋天的时候,树叶开始枯黄,凋落,树上的叶子变得越来越少,冬天,老树的叶彻底落光,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哪怕来年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绿芽刚冒的枝头也稀稀拉拉。

只有夏天,绿叶茂盛,蝉鸣响动,能很好地隐藏身形,就算在树上再久,也不怕被人发现。

哪怕那些日子里,大太阳晒得她脸颊通红,哪怕蚊虫咬得她起了红疹,她也能够忍耐忽视。

在那些隐秘而好奇的窥视中,她发现她的母亲意外是个很爱笑的人。

下人口中的母亲总是疯颠无理的形象,但是有时她拖着迤逦的长衣出现在院中时,那不染黑的牙齿笑起来明快又干净,没有刻意抹白的脸也泛着血色的红,比府中的任何人看起来都漂亮。

她看上去过得很好。

虽然家人常年不去看她,也不让她外出,不管是吃穿用度还是侍候的待遇都不比外头的好,但是她看上去过得不错,没有想象中的郁郁寡欢或是疯疯癫癫,也不会胡言乱语或忧思成疾。

风华不减的姬君哪怕被藏在偏僻的院落里,也像灼樱一样美丽,那样的人却喜欢夏天的牵牛花。

牵牛花,又叫朝颜花。

白天绽放,夜晚凋零,只有短暂的花期。

夏天的时候,那些常见又可爱的花朵会开满院落的一角,她的母亲就会在那样的景色中散漫地写写字,或是在院中讲讲故事唱唱歌,没事时甚至会直接躺走廊上睡一个漫长到天黑的午觉。

不需要注重繁文缛节,不需要与多余的人虚与委蛇,也不再需要时刻与身边的人勾心斗角,她的灵魂仿佛超脱禁闭的墙院,得到了一种另类的自由和惬意。

连下人都说她被关进偏院里后,就乖上了许多,已经不再像前期那般胡言乱语、大喊大叫了,比以前正常了许多,但是,她一次都没有提起过她这个女儿,仿佛早已将她遗忘。

第一次和那样的母亲说上话,完全是一场意外。

下着绵绵细雨的春日,阴云密布,残花飘落的土地泥泞一片,小小的她拖着长长的衣褂攀上树,却在靠近墙头时没抓稳,一个翻身就从墙头上翻进了院中。

啪叽一声。

像雏鸟落地。

疼痛让眼眶生理性发热,她皱着脸吸了吸鼻子,浑身溅满了污泥,自己努力从院中的湿地中爬起。

可是,朦胧的眼帘中突兀映入一双木屐。

紧接着是一只素白而葱白的掌心。

她愣愣地抬头,就见手的主人站在她面前,撑着油纸伞,低垂着细长的颈,朝她温和而柔软地笑:“怎么把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呢?”

不远处,朱红的浮桥架在水波晃荡的池塘上,鱼群翕动的声响夹杂着渐大的、淅淅沥沥的雨。

与她一样黑发黑眼的女人被墙角探来的花枝勾乱了发丝,将满身污泥的她从潮湿的土地上拉了起来。

被春雨打湿了翅膀的鸟雀掠过天际,她们彼此的影子在油纸伞的阴翳下交叠。

已经忘了当时的自己说了什么,也忘记了自己是怎么爬起来的,只知道,一只温暖的手不顾脏,轻轻捧着她的脸,为她擦去了脸颊上溅到的泥。

她呆滞,神情空白,耳边仿佛所有的雨声都已远去,只有自己的心跳很清晰,以及她母亲带笑的声音:“你是谁呀?”

她一时呆愣在原地。

偏巧对方还在问:“你是谁家的孩子呀?”

就此,一眨不眨的瞳孔微动。

她在黯淡的春日中像一只被雨打湿的雏鸟,脏乱的袖摆重重垂下,与此同时,一种隐秘的期待和忐忑突兀地从心间升起,她的眼底亮起光,其嘴角翕合片刻,才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