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总有刁民扰朕学习 > 第25章 朕登基了

第25章 朕登基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朕进了一趟养心殿,仿佛是进去镶了一圈儿金边,出来之后身份都变了。

父皇可真是一点儿也见不得朕闲下来啊。

朕想抗议,可父皇却说自己年事已高,有了颐养天年的打算,更何况,他想要去给朕的皇叔扫墓。

朕看着父皇两鬓微白,没有说话。

朕听说,其实先帝当初并不属意于父皇为太子,而是更想立比父皇年少的皇叔为太子。

可皇叔并不爱朝政,只想纵情驰骋沙场,还与顾将军结拜为兄弟。

可没想到当年凛国与西蛮一战,西蛮派人潜入营帐,在皇叔的食物中下毒,导致皇叔最后死在战场。

而皇叔唯一的儿子柳絮,被父皇封了个闲散王爷,平日里只知花天酒地,父皇因着对皇叔的愧疚,从未对他多加约束。

朕叹了一口气,从养心殿退了出来。

传位一事如此仓促,朕也要做些准备,首先便是在占月阁沐浴焚香,清修一个礼拜。

在这期间,需要请国师为朕讲述国家的星象和运势,以及新皇继位后需要注意的一些可为与不可为之事。

朕跪在蒲团之上,国师邹涵甩着拂尘在一旁道:“殿下继位之后,切记要勤勉于朝政,不可贪玩享乐。”

朕懒懒点头。

国师见状,轻咳一声,又道:“殿下需怀着一颗虔诚与敬畏的心,这样才能佑我大凛千秋万代。”

朕为了这清修,都已经跪了三五日了,日日听着国师念些听不懂的东西,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无奈,朕挠了挠耳朵,挺直了腰板,道:“谨记国师教诲。”

国师满意点头,又接连说了几句,无非是什么一国之君需进退有礼,不可刚愎自用,以及要爱护百姓什么的。

朕都一一应下。

末了,国师又道:“臣曾为殿下算过一卦,殿下登基之后恐有一劫,若侥幸逃过,则百姓顺意,若处理不当,怕会引来国难。”

朕闻言,表情严肃了起来,问道:“国师可有什么嘱咐?”

“有。”

朕抬头看他,只见国师沉声道:“殿下的身份,切莫为外人道也。”

朕心头一震。

大典的前一日,朕在漱潇殿内涂涂画画,用毛笔写了好几张的字,都不如意。

朕叹了口气,将第一百零一张废纸揉成团扔出去,却刚好扔到进来的江礼脚边。

江礼将纸团捡起来展开看,只见上面皱巴巴写着‘永和’两个字。

江礼好奇道:“殿下这是在做什么?”

朕瞥了一眼他手中的废纸:“当然是在想国号。”

朕将桌案上已经写好的拟定的国号搜罗起来给江礼看:“你来的刚好,快来帮本宫看看这几个国号用哪个比较合适。”

江礼依言接过,一张一张看过去。

“永瑞、永景、永合……”

江礼道:“这些都很好,只是……”

朕问道:“只是什么?”

江礼迟疑道:“殿下不觉得这些国号与陛下的国号极为相似吗?”

对啊,父皇在位时的国号是永谐。

江礼笑道:“殿下不必局限于效仿陛下的国号,先帝在位时,国号尚为崇安。”

有道理啊!

朕睁大了眼睛,经过一阵冥思苦想,在一张干净的纸上重新写下了两个字,递给了江礼看。

江礼接过后,先是沉默,而后抬头望向朕,问道:“殿下选用这二字可是有什么含义?”

“当然有!”

朕将宣纸拿了过来,解释道:“本宫孝顺,又德才兼备,故而为‘孝德’。”

江礼:……

见江礼不说话,朕又追问道:“如何?”

半晌,江礼才艰难道:“甚好,甚好。”

朕满意了。

如此一来,今年便为孝德元年。

登基那日,凛国上下一早便开始庆祝起来,大街小巷都装扮得喜庆,大红的灯笼挂了起来,百姓们欢声笑语,扶老携幼,街道两侧围得水泄不通。

鼓车上敲响的鼓声如海浪一般波涛汹涌,伴随着人们的呼喊声震耳欲聋。

朕坐在游行车上,接受百姓的叩拜,帝王的仪杖从街头蜿蜒至巷尾,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吾皇万岁万万岁’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所到之处皆是乌泱泱的人群。

朕看得头晕眼花,理了理身上绣着金云祥龙的蟒袍,罕见地局促起来,对走在一旁身着正装的江礼低声道:“这个游行什么时候能结束?”

江礼回道:“还剩半个时辰,游行需从皇宫出发,绕京城游行一圈以表天家威仪。”

朕瘪瘪嘴,想起昨日父皇所说,今后朕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天子所为,不可再像之前一样行事莽撞。

思及此,朕便耐下了性子。

游行结束之后,便是登台祭祖,告慰仙灵,以保凛国昌盛。

祭祖的高台是在占月阁前搭建的,虽是匆匆建成,但该有的一样也没落下。

诸位大臣陈列在两侧,锦缎铺向高台,国师拢着拂尘与父皇母后一同立在台上。

正值中午,晴空万里,烈日高照,是个吉祥的好兆头。

齐公公拿着传位的圣旨,在众人面前宣读。

“太子听旨。”

朕闻言,一撩龙袍跪下,俯首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先帝崇安遗诏登基以来,在位二十有二年,虽天不佑我大凛,使其遭战乱之害,失平淮于西蛮,然朕居安思危,日勤不怠,重用商道,增强国力。恐再覆辙,非殚精竭虑不能已矣。今大凛国盛民强,朕永谐,终不负先帝所托,亦复何憾。

太子柳永锦天禀仁孝,有勇有谋,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今布告天下,咸使闻之。望尔恪守本心,与世俯仰。”

朕将双手举过头顶:“儿臣遵旨。”

朕接过圣旨,望着上方高高的祭台深吸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