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
安乐城外守卫流民的士兵营帐外,火光明灭。
执完勤的士兵们,暂时还没有睡意。
便围坐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他们开始谈论起,今日从流民口中听说的外界的纷争与战乱。
那些为了争夺地盘而不断厮杀的各种势力,让人感到无尽的疲惫与绝望。
而安乐城,却如同这乱世中的一股清流,宁静祥和。
仿佛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士兵不禁感慨道。
“咱们安乐城,真是难得的一片净土啊。”
另一人眉头微皱,一脸忧虑。
“是啊,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呢?乱世之中,哪有真正的安宁?咱们安乐城,迟早也要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半晌的沉默。
这话,说出了大家内心深处潜藏的担忧。
安乐城的日子太美好了,美好得让他们总觉得不真实,开始患得患失了。
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哪里配得上过这样美好的日子呢?
有人轻声说道。
“可咱们城主,她似乎并不愿意主动挑起战端。她总说,战争受苦的是百姓,咱们安乐城,要守护的是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
有人忍不住插话,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
“话虽如此,可看着那些不远万里赶来的流民,听着他们从前那样水生火热的日子,有时候,心里也很是不忍。”
“是啊,咱们过好日子,却眼睁睁看着其他地方的同胞们受苦受难……哎,这心里啊……总不是滋味……”
“恩……好多流民的家人,都死在了赶往安乐城的半路上……原本,他们也能很快就过上好日子了……”
这时,一人突然激动地说道。
“你说咱们安乐城兵强马壮,为什么不能去解救那些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呢?”
这话一出,众人突然都安静下来。
说话的人有点懵。
“怎么了?我说错话了?”
这时,李默从暗处走出来。
众人立刻站得笔直,恭敬行礼。
李默:“值完班了,就赶紧去睡觉。”
顿了顿,李默补充道。
“别想些有的没的,一切都听城主指令。”
“遵命!”
士兵们行完礼,立即离开了。
遣散了众人,李默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他理解士兵们的矛盾与挣扎。
他明白,士兵们的期盼,也不无道理。
他们这些手握兵器的人,最渴望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同享安乐。
安乐城之所以能保持这份宁静,是因为城主的善良,和超乎常人的智慧与远见。
城主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更明白和平的可贵。
城主也渴望让更多的百姓能享受和平的安乐宁静。
但她选择的,不是大多乱世群雄所选择的,去占领尽可能多的地方,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她只是,广开城门,尽自己全部的力量,在自己的地盘里,接纳更多的人。
不遗余力,不计付出。
但是,区区一座县城,又怎么可能,容纳得下全国的百姓呢?
其他城邑的首领们,会允许自己治下的百姓们离开吗?
关闭城门之后,受尽压迫的百姓们,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城主能去占领那些城邑,该多好啊!
可让一个善良的、厌恶战争的人,去主动挑起战端,又谈何容易呢?
*
天空灰蒙蒙的。
离安乐城不远的一座城邑,城门紧闭,透着一股压抑与不安。
城墙上,自立为王的首领王明,望着远处安乐城的方向,面色铁青,双眼如炬。
城门虽已紧闭,但仍有他的子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逃往安乐城。
他不甘地怒吼着。
“这群该死的贱民,竟敢背叛我,偷偷跑去安乐城!”
他愤然转身,对着底下一群战战兢兢的人咆哮。
“是谁?!是谁在暗中帮助他们逃出去的?!给我查!查出来,我要他生不如死!”
然而,问责与威胁并未平息他的怒火,反而让他更加疯狂。
他一把夺过侍卫手中的长枪,跨上战马。
“给我杀过去!”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数千名士兵跟随着他,如潮水般涌出城门。
他们手持长枪和利刃,纵马直奔安乐城而去。
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排队等候进入安乐城的无辜百姓。
只因他们选择了更加和平繁荣的安乐城。
里面,或许只有几个潜藏出逃的王明治下的子民。
“选择安乐城的贱民,都该死!”
王明的嘴角,挂着一抹残忍的笑意。
他率领着一队士兵,如同失控的野兽般,冲向安乐城。
远远的,他望见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王明手中紧握着马鞭,狠狠地抽在了马身上,高喊。
“给我杀!一个不留!”
此刻他的眼中,只剩下杀戮与征服。
安乐城的城墙上,守卫远远看到一群人骑马朝安乐城冲了过来,顿觉不妙,急忙敲响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