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算是六部之中最穷的地方了。
京中百姓断案有京兆尹,官员犯事有大理寺,刑部唯有在抄家砍头的时候才会起一个传递诏书的作用。
这次,皇帝破天荒的拉了个人来做刑部尚书,又着刑部来处理京中刺客,刑部上下可称的上是打了鸡血一般,
只是这股激情在这位侍郎大人一次又一次称病不见下渐渐消退了。
云歇迈步跨过门槛,头一次见到了刑部建筑。
怎么说呢,装潢还不如他前不久斩杀的贪官家。
两个刑部的官员上前一步询问道:“云侍郎,可要先去饮一杯热茶?”
“不必,且先去看看那几个刺客。”
刑部大牢。
虽是寒冷冬季,这里也是一股扑面而来的腐烂臭气,不敢想象若是天气热起来又该是怎样的臭味。
王颂年假装不经意的打量着云歇的表情,见这位身娇体弱的贵公子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心下不免有几分意外。
大牢中的犯人在秋日时刚清了一波,眼下算是一年中人最少的时候了,里头的人看见官服加身的人就不顾一切扑了过来,脸死死的贴在栏杆上,伸出手向他们的方向够着。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狗官不得好死!你不得好死!”
“求求你们了,我是冤枉的,放我出去吧!”
随着他们动作牢房里的空气愈发浑浊了起来,饶是王颂年也不免皱起了眉头。
他又瞄了一眼云歇,却发现云歇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王大人,你们这牢房管理的也不怎么样么。”
王颂年气的胡子都直了:“胡说!关进刑部大牢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只待来年秋后问斩,自然是不肯悔改无法管教的!”
其实也未必都是所谓的罪大恶极。
在宣国,牢房也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像是寻常偷鸡摸狗的,一概交给京兆尹,官员失德之类的轻罪就关押在大理寺,而刑部关的,都是抄家灭族的罪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刑部大牢是犯人最多的了。
若是云歇来说,谁反杀谁,再把他的党羽之类的砍头就好了,何必牵连彼此不熟亲戚。
如今天下纷乱百年,人口越来越少,若有一日外族入侵,只怕连反抗之力都没有。
云歇轻飘飘的瞧了他一眼,随后一边抬脚走到骂的最狠的那人面前,一边从袖口中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匕首。
在那人惊恐的目光下,寒光一闪。
他的手腕落在了地上。
“啊啊啊啊啊!”
那人抱着断手在地上翻滚哀嚎。
云歇笑笑:“这就对了嘛,别伸手,我不喜欢。”
其余犯人心有戚戚,也不敢动了。
这的人或许无辜受牵连,或许蒙冤下狱,今时今日东宫没有给他们平反的能耐,就只能劳烦他们发挥一下最后的余热,成为他立威的踏脚石。
“好了王大人。”云歇转过身,掏出手帕擦拭着染血的匕首,对着王颂年说:“现在耳根子清净了,我们走吧。”
王颂年一言难尽的看着他眸底终于有了几分正视。
那几个刺客在牢房最里处。
越往里走,越阴暗、湿冷。
耳边是烛火的噼啪声,与犯人偶尔的抽泣。
几人终于来到关押刺客的牢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