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盛窈小脸通红,紧张的将册子捡了回来,又颇为嫌弃只用食指和拇指提溜了起来,放进嫁妆箱子底部。
不多时,李嬷嬷亦来了,瞧着姑娘模样,想来赵夫人应当也提了,怕赵夫人说的不详细,李嬷嬷刚想要再说说,楚盛窈羞的倒进被褥里,用枕头蒙住脸。
李嬷嬷也不着急,笑的慈善,“姑娘不必担心,闺房和乐,夫妻更会顺遂,到时候跟着世子便好。”
与此同时的镇国侯府,褚昭看着百名呈上来的画册,问道:“这是何物?”
百名笑嘻嘻,不过那笑意格外荡漾,“这是夫人送过来的,说是世子明日大婚用的,世子提起看看。”
百名未将剩下的话说完,王夫人的原话是,以免世子手足无措,露了怯,丢了人。
世子这么些年,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着风月事向来看淡,即便到了晓事的年纪,王夫人送来的丫鬟都没收,可谓是清心寡欲的很。
瞧着世子一副清淡如松,风华皎月的模样,实难将其与床帐间的事联系起来。
难怪王夫人有这般的忧虑了。
褚昭让百名将托盘放在一旁,叫他出去了。
百名尚可惜未瞧见世子打开画册的模样,默默的关上了门。
“瞧我说,你就多此一举,我曾跟随世子瞧见过楚三姑娘几面,若不是顾全大局,世子怎会看得上。”东三对这即将要嫁进来的楚三姑娘感官并不好。
也就样貌好些,其他的哪点儿配得上世子。
东三并未还嘴,老实的将褚昭房间里的蜡烛换好。
褚昭原还是静坐着,直到关了门,书房里只剩下他一人,不知怎的原本还看的起劲儿的公文,此刻索然无味,他目光不由得移到那托盘上。
画册并不大,如同书房中其他书一般大小,若是放在其中都难以察觉其中的乾坤。
他轻咳一声,走近中间的圆桌。
夫妻敦伦是大事,即便不满意新妻,到底也不会在此事上委屈了她。
也就瞧瞧罢。
他手在触碰到画册时,竟然比起往日里烫了几分。
……
天光大亮,来来往往的小厮丫鬟步履匆匆,忙的脚不沾地,一直跟在赵夫人身侧的楚盛萱心中仍有妒意,但在赵夫人的再三嘱托下只得按耐下来。
全福嬷嬷替楚盛窈上妆,她在京都为不少的姑娘打扮过,头一次瞧见媚与娇共存,却又丝毫不显俗气。
嫁衣被丫鬟送过来之际,嬷嬷去搭了把手,在替楚盛窈换上嫁衣时,她手不经意碰触到一团绵软。
楚盛窈退后了步,身体微微颤动,脸颊是羞怯的红。
嬷嬷抿了抿嘴唇,掩住心底的喟叹,丰腴的身姿再加上这含羞带怯的容颜,当真是妖若牡丹
生的这般的妙!
都说褚世子被迫娶的,依她看,嫁人后三姑娘必定被夫君捧在手掌心。
男子面对这般的媚色,必定无法自持,日日宠爱着。
楚盛窈脸颊的红多了几分,尤其是在嬷嬷盯着她的胸脯多看了会儿。
“姑娘安心,老婆子我啥都见过,您生的这样正正好,其中妙用您成婚就知道了。您与世子一定夫妻和合,白头偕老。”
嬷嬷知晓楚盛窈扭捏的缘故,耐心安抚着。
楚盛窈缓了会儿,姿态从容了些。
和合她不求,只愿日子好过些,夫妻恩爱她也不苛求,相敬如宾便是极好的。
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李嬷嬷赶紧找来了红盖头给她盖上,这盖头她还是昨日才绣好。
由秋泠和春和搀扶着她出了门,告别楚明德和赵夫人,楚盛窈跪在老夫人面前,泣不成声,“祖母,孙女这就去了。”
老夫人点头,扶了扶她的凤冠,“今日出适,在褚府尊亲敬长,与夫君凤翥鸾翔,山遥水长,与己顺与本心,只得自乐,去吧!”
“尊祖母教诲。”
楚盛窈再次朝着老夫人磕头拜礼。
她知晓祖母说了许多话,最重要的只是后面的几个字。
顺从本心,自得自乐。
行了拜礼后,楚盛窈被楚盛承背上了花轿。
这个兄长,她平日里接触的少的,关系不大亲,只知道他曾为她说过话。
身为兄长,楚盛承也嘱咐了几句。
只是不是一母同胞,到底是少了几分亲昵
楚盛窈回应道:“多谢大哥哥。”
被搀扶上花轿,满目都是盖头的红,只听见集市的叫卖和迎亲队伍的吹啦,她熟记礼仪并未四处看。
轿子很稳,几乎叫人感受不到颠簸,楚盛窈的心却渐渐的与锣声相合,胸腔处震动比起平时快上些。
她嫁人了。
如今才真正生了些实感来。
紧张和一些未知的情绪随了一路,直到花轿停下,喜婆递来了红绸,她抓住绸缎才发现自己手心出了汗。
红绸的另一头不出意外便是她要共度一生的人,楚盛窈深吸口气,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心里的思绪像是缠在一起的线,喧闹的祝福以及婚事冗长的流程让她来不及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