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花笺纸上 > 第52章 歧路师生殊途同归

第52章 歧路师生殊途同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舜卿不太理解此话何意,说道:“那是应该的。”

夏淳风又笑了,抚了抚髭须,道:“那就好。皇上欲赐婚于你,昨日问你翁翁的主意。我和你翁翁商量之后答应了。”

“赐婚?”夏舜卿惊愕,“怎么都没有问一问我?”

他突然有些手足无措。果然他爹态度反常是有原因的。

夏淳风听罢冷脸,正色道:“安庆长公主看过你的画,很是赏识。华太后和皇上对你也很满意,这才向你翁翁提起。怎么,难道尚公主还辱没了你不成?”

“长公主?”夏舜卿感觉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脱口而出道,“他皇家还让不让人活了!”

夏舜卿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可笑的任人摆布的木傀儡。

夏淳风一听气得站起,抡着砚台向地砖上掼去:“混账东西!说的什么混账话?”

夏舜卿急忙后跳一步,这才没被砸到脚。

夏尧臣见状上前劝慰夏淳风,道:“爹,舜卿只是一时接受不了,气话当不得真。”

夏舜卿想到夏尧臣受的委屈,更是不忿,质问他道:“我说得有错吗?阿竹的事你能无动于衷吗?”

这话似利剑般摧心挠肝,夏尧臣听罢沉默了。

夏淳风听夏舜卿还敢提阿竹,气更不打一出来。他当时一进门就见墙上“民贵君轻”的手书不顺眼,此时更是视之如眼中钉,肉中刺,便一把取下扔在地上,骂道:“我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个无法无天的混账!成天的都读的什么书,你要造反吗?”

说着他又将桌上的画稿攥起往地上扔去。

夏舜卿心疼画作,撇撇嘴道:“孟圣人写得,我如何看不得?”

“民贵君轻”这句并不在科举学习篇章之内,夏淳风不知道夏舜卿怎么就单喜欢这句话。蔡江潮教不出来这个,恐怕是蔡江潮的放任让夏舜卿读多了闲书。他怨道:“我真后悔,当初就不该答应你翁翁送你去老道棍那里学习,让你长成这么个无君无父的混账!”

夏舜卿听了更气了,道:“对学生骂师长,爹你难道不无礼吗?”

夏舜卿以前还从未像这样与他爹顶嘴过。他这个准驸马如今还打不得,打了京城里又要起风言风语。夏淳风气得没了主意。

“你……你给我在家好好待着!皇上的旨意不日就下发礼部,敕书很快就到。长公主你想娶也得娶,不想娶也得娶。那什么宫廷画师也趁早辞了,没的丢人现眼、惹是生非。”夏淳风只能骂骂咧咧,拂袖而去。

夏舜卿转头去看夏尧臣,夏尧臣也在看着他,两人对视无言。夏舜卿又着急又后悔,着急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后悔于方才的口不择言。

夏尧臣突然苦笑:“你原先不是爱写‘天道’二字吗?”

夏舜卿笑不出来。他将那幅字拾起,重新挂回墙上。

夏尧臣问他:“做了驸马,就没人拦着你画画了,不好吗?”

“可我一辈子也不止有画画这一件事。”夏舜卿缓缓说道:“从前是我糊涂,看不到光辉表面下那些难见天日的阴影,看不到天道还有其来不及伸张的地方。我一直心安理得潇然度日,现在才知即便我们这样的人家,也有冤无处说,更何况平头百姓。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

夏舜卿认真地将那幅字扶正,那眼神坚定而真挚。夏尧臣发现,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他的弟弟已是他的同路人。

御史卢为一上任便参了次辅郑远朋一本,言其姑息养奸,致使王照邻为祸刑部数年。满朝皆知王照邻是郑远朋一手提拔上来,但郑远朋只顾培养党羽,对他们的枉法行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以王照邻的恶名最盛。因此卢为一呼百应,从之者众,往日不敢发声的言官也都凑热闹附和。

郑远朋不得不引咎辞职。

然而郑远朋本人为官还算廉洁,又是得皇上信任的顾命大臣之一,夏昭明不宜赶尽杀绝,遂上书为其求情。皇帝朱如是未允其归乡,只让罚俸三年并令其回旧部户部,换户部尚书李正道入内阁。

郑远朋告病不去户部,夏昭明得知,写了一幅“平心静气,寿昌年永”的字让人裱好送去,并说早先对他多有误解,比如去年中秋的传言应当不是他的手笔,请他原谅。

郑远朋并不领夏昭明的情,派人传话说:我知道卢为是你的人。别以为来这么一遭我就支持你搞什么新政了,趁早死了这条心!

夏昭明无奈随他去。

先帝临终时所任顾命大臣,首位为首辅夏昭明,另外还有三位分别是次辅郑远朋、曾道成和崔其守。如今郑远朋出阁,曾道成是个有嘴的“哑巴”,崔其守年过古稀,十日倒有九日病休在家。而新入阁的原户部尚书李正道在胡椒苏木一事之后又对夏昭明言听计从。一时间内阁成了夏昭明的“一言堂”,少了许多掣肘。在京察中评价欠佳的官员很快皆依渎职轻重罚俸的罚俸、降职的降职、治罪的治罪。

尽管因夏淳风停职、陈岩挟私等事件,京察结果无法完全公正,但也相当不错了。

其中原刑部尚书王照邻贪污数额巨大,其子王玄戕害人命,一同被判斩立决;原苏州知府李青天被革职,家产充公;原苏州同知冯胜被判流刑五年;刘国舅被判斩首,财产全数充入国库,其子刘长生被褫夺监生身份与科举资格;原来被判秋后处斩的孙信被改判去南京守皇陵,终身不得出;苏州周家众人或斩首或流放,皆依律定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