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宁璋 > 第232章 第232章

第232章 第23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兴州城不可谓不是蓝泰和的福地。

百姓们不谙世事,只管听官令,而所有职官又都是蓝氏门生,自然唯蓝泰和马首是瞻。兵卒不通官场事,从前孟肇戎戍守兴州城一十三年,这里戍边的将领都是他曾经的手下,他们瞧在孟家姻亲的关系上,对蓝泰和也格外信任。只需蓝泰和表露出如今所做乃孟肇戎的意思,那些人听惯了发号施令,根本不会有谁写信向昌安城求证的。

如今蓝泰和管住了兴州,兴州城里城外两幅面孔,那兴州城门一关,所有官兵百姓都以蓝泰和为尊。至于昌安城收到的消息,那都是蓝泰和有意放出来的,自然也都是假的。

蓝泰和结交宋国的那白衣祸乱,什么章国的探子宋国的人脉尽为他所用,他也愈发觉得自己有些呼风唤雨的本事。

人的欲望一旦膨胀,便容易忽略很多细节。

比如……他从没去求证过,如今结交的人到底有多少宋国的习性。

事实上,宋国那些白衣祸乱虽确有其事,其势力却只在宋国,未至章、祁境内。兴州城的那些人,实则是咫尺楼的人按尚远的意思安插的,就是为了引蓝泰和上钩。

杯中酒、枕旁风,内外将蓝泰和灌得忘乎所以,他握住了兴州城的命脉,又将算盘打到了孟家的兵上。他想要更多的权力,还得有更多的兵力来支撑,他谋的是让孟肇戎带回昌安的那一半孟家军,那就得与令璋里应外合。

他有这方面考量的时候,才想起令璋叫人送来的许多封家书,那会儿才认真看了一遍,发现令璋前几封还是软语温言,想是原先的气已经散了。再往后看,令璋又透露出她与昌安城的贵眷们结交,从她们那里套了许多朝堂的话。他记得令璋原先是很清高的,一向不肯沾染朝堂事,果然还是晾了几天好用,都主动替他筹谋了。

蓝泰和本来还愁如何说动令璋,如今看令璋这意思,大有可用之处。他便顺着令璋回信,偶尔松一松,偶尔又紧一紧,将她的一颗心全吊起来。

令璋自诩聪明,以为自己略施小计就能笼络住蓝泰和,可偏偏蓝泰和就利用她这小伎俩,让她在昌安城四处游走为他蓝泰和做招牌。

通过令璋的散播,昌安城只知孟肇戎在兴州办差办得辛苦十足,所受磨难艰险也非常人能想。蓝明玉体恤,还拨了些体己的银钱给兴州赈济。

她时常跟颜双仪说,兴州那边难料理得很,所驻军队兵力不足,蓝泰和时常来信表达心忧。说完这些,经常又会补充一句,听说那戏子也被他带去了兴州,可是戏子果然只是个乐子,遇了事,还得是姻亲靠山才有指望。

这些话,颜双仪深有体会。

自嫁入孟家,颜双仪便选了一条难走但是有用的路。她知道论能力论情感,都比不得原配夫人,而她有又见到了邵筝儿是如何放下身段去讨好孟肇戎的,这条路已经有人走得那么好了,她需要加倍的好才能与之匹敌,那么不如另辟蹊径。孟家图的是声名,她便学了万棠刚正不阿的性子,看上去永远只做对的事,而不必在乎别人开心或是不开心。

久而久之,大家只知道她是刚正不阿的颜夫人,哪怕她偶尔做一些不正确的事,旁人也想不到她那里去。就连孟老太太也一味的偏帮她,谁要是说她不好,那一定是见不得孟家的好声名。

这条路果然有用,颜双仪有时候想,她熬了那么久,把那些她不喜欢的人一个个熬走了,终归现在谁都不如她,她的女儿也是昌安城中数一数二的好名声。如今她的亲生女儿姻缘坎坷,也是遇到了个小妖精,她自己吃过的苦,便不能让女儿再吃一遍。她就得让孟家有用,才能让她的女儿底气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