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璋小心地将《治国政要》层层包裹起来,忽然心头一动,问:“我娘是不是也看过这些?”
陆夫人道:“没有。”
“那孟肇戎怎么获取的《治国政要》?他在兴州一路当上了大将军,指定就是靠的我母亲——他娶我母亲,就是图谋的这些。”
“可是你母亲从来没有看过。她甚至不知道我们家有这个。”陆老夫人说的很平静。
“怎么可能……”宁璋不信。
陆老夫人叹了口气:“我以前也这么怀疑。你母亲和他刚接触的时候,我就找人把他查了个底朝天,日日夜夜地盯着他。他确实并不知道我们家有这个秘籍。”
“他怎么可能不是蓄意接触的我娘呢!”
“其实要说蓄意,还是你母亲最初先有的。她可怜他……可怜他家里的一些变故,所以有意在暗中帮他。”
宁璋道:“是了,是了。说来说去,孟肇戎还是依托我母亲带来的好处。”
陆老夫人道:“你母亲再怎么帮他,不过就是江湖人的帮法。他们勋爵人家,其实也看不上一个江湖人带来的好处。这些册子,莫说你母亲没看过,就连你舅舅也没看过。”
“有没有可能是他们自己偷偷拿去看的?”
陆老夫人笑道:“这些册子被我保管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其他再无人知道。”
“外祖父呢?”
“他也不知道。”
“那……”宁璋恨不得翻出来无数个证据,想要证明孟肇戎别有用心,可是却一个也找不到。
陆老夫人只给她三天时间,叫她每天过来看,最后能记住多少,全凭自己的本事。宁璋没时间耽搁在孟肇戎身上,只好每天饕餮似的学习。
又一年过去。
二月初的时候,宫里就开始张罗三皇子的婚事了。
令璋从半年前就开始谨守规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再参加过昌安城的机会。颜丹阳时常去忠义伯府看她,和她分享外头的趣事,说的最多的还是大家有多么羡慕她,称赞她能上嫁,又称赞她品行端方、人品一流,就算当三皇子的正妃也是相配的,只当个侧妃未免有些可惜云云。颜丹阳只拣好听的说。
其实一开始昌安城中还有些风言风语,比如大家都好奇,究竟三皇子娶的是孟五还是孟六。说孟五的有,比如她毕竟在宫中做过公主伴读,又曾经救过尚玉等等,说孟六的也有,说是她才是这两年昌安城中的好苗子,得了她才是得了个称职的夫人。有阵子这两派不相上下,是蓝屏月站出来替令璋说话,说三皇子要娶的自然是孟家六姑娘。她是皇后的族妹,大家自然信她的话。因为蓝屏月的仗义执言,令璋对她颇为感激,还专门绣了些好看的料子送到了鲁国公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