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公主和小狸猫 >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雪溪听夏潇然说朝廷不想打仗的话,便越发觉得遇到了知音。气的直拍桌子说,“大帅能打仗,我从小就很佩服。可他着实是个老顽固,明知道朝廷是什么德行,还不知道便宜行事。”

她说着眼睛都红了,“当初收到那份八百里加急的圣旨,我都已经说服了传令兵,让他假装摔倒拖延一个时辰送信时间,让大帅假装没收到消息,直接开战。但他却不肯听我的,还说我小孩子不懂事。”

她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夏潇然,希望得到一个答案。

夏潇然知道白忠则在想什么。一位带兵在外的将领,如果不讲原则,最后难免心大眼大,就会变成武阳侯。从最开始的先斩后奏,到最后收到叛乱的消息却不告知朝廷,反而隐瞒消息抢占先机,给自己的子侄们抢占立功机会。这样一来军队即便能打仗,也就废了大半。

可她不能说白雪溪是错的,因为西北军面对的敌人是匈奴。他们全民皆兵,小孩子都能杀人,一个成年的骑兵,能对抗晋国的十个普通兵卒。所以朝廷里的人都很害怕,可正是如此,才必须正面打一场大胜仗,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给摇摇欲坠的晋国朝廷树立信心。

然而这或许都是年轻人阳光积极的想法。

作为一名老将,白忠则深知,朝廷太会拖后腿了。如果真的不管不顾打起来,朝廷肯定会断粮,或许还会临阵换将。除非能保证在数天内打完胜仗,时间稍微拖长一点,就要遭受反噬。

作为亲眼见识过皇帝逃跑,太子投降无耻面目的人。夏潇然想的更阴暗,为了投降,为了逃跑,他们甚至有可能直接战前杀将,而不是换将。

这听起来很愚蠢,但匈奴人只需要传出谣言,说白忠则要谋反,计划就能轻易成功。

纵观历史,这样的事同样屡见不鲜。

而晋国朝廷的构成情况,就是发生这种事的绝佳土壤。

夏潇然小时候就了解到,晋国朝廷重文轻武是基本国策。整个朝廷高层全部被文官把持,武将在中枢没人。因为文臣和皇帝合谋,他们最怕的就是武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刚好白忠则就有这样的实力,他如果不能自我克制,也确实没有谁能制约他。

所以文官们想出了绝招,他们给武将设置出条条规则,同时宣扬忠诚道德的思想,把思想从小根植于武将心中,用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所以夏潇然有时候也不得不感叹。那些顶级文官们即便没有修行法术,似乎也能学会操控人心的傀儡术。

然而人类终究不是神,人类制定的规则总是出现缝隙漏洞,经过长时间的运转,最终都会走向分崩离析。

比如规则的掌控者皇帝是块烂泥,像武阳侯这种投机分子就能投皇帝所好,通过联姻,跟外戚取得了联盟,发展出了自己的一方势力。

还有那些封出去的宗亲,也因为看到皇帝的虚弱纷纷脱离了掌控。三百年后,这个国家风雨飘摇,外忧内患不断。真正遵守规则的将领,却被规则牢笼束缚。

就好像上天给人开了一个小玩笑,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会用自己制定的规则作茧自缚,最后达成将自己勒死的命运。

“如果一个王朝终究毁灭,又何必死守不放,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新的。”夏潇然在白雪溪期盼的目光中,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这句话。

尊重历史规律嘛。

在这样一个崇拜自己的年轻人面前,夏潇然坦然的敞开了自己的内心。她相信这个年轻人能够接受,并消化这突如其来的冲击。

白雪溪果然没让夏潇然失望,她只是瞳孔一缩,很快便又扬起了笑容说,“公主说的对,我可不能像祖父那么固执。死守着一个僵化的朝廷,不堪的君主。”

“可就算要换朝廷,匈奴人该怎么办?”白雪溪觉得还是应该要打。

夏潇然的回答却又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他们要议和,那就议和吧。”

既然匈奴人议和的原因只是想要拖延时间,其实是正中了夏潇然的下怀。虽然他们想拖延的时间不是三年五载,可是再多出半年一年的时间,对夏潇然依旧是有利的。

她对白雪溪说,“我知道一种水泥方子,是绝佳的粘合剂。一百人一天修一座城墙,三天修一座乌堡不成问题。到时候我们把乌堡修满整座草原,让匈奴人的马都跑不起来,到时候把人圈起来放养羊,看他们还打什么。”

白雪溪担忧道,“我祖父会不会同意,他会不会把水泥送给朝廷。”

夏潇然说,“水泥做起来很麻烦,用量也很大,我需要半年时间做出足够的分量,再送去西北军。这段时间就要看你的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