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她一定请最好的南戏班子,给夏悠悠唱上一天一夜。她知道夏悠悠最喜欢这些的,以前宫里每次节日开戏她都很高兴。
当初元宵节要在宫里放灯时,她主动跑去看热闹,才会差点被撞到烫伤。
然而这一次老天爷并没有特意偏心晋国,匈奴那边没出现任何天灾人祸。
夏潇然回家后,就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送信人,却是白忠则的孙女白雪溪。她和父亲一同来到建安城,她父亲去宫门口等待召见。而她则主动打听到安国公主府门前,特地来感谢夏潇然,在祖父面前说好话,才让她有机会跟随父亲出战。在上次的一场遭遇战中斩敌三人,有了一点小成就,被提拔成了一员小校,手底下可以带领二十人了。
她看到夏潇然便要跪下来拜谢恩情,夏潇然连忙上前,想把人扶起来。然而这争强好胜的女孩子,却开始跟她角力。夏潇然感受着手上下压的力度,掂量着也有两三百斤,在普通人里确实是有天赋的。
其实这也不稀奇,白家本来就是武将世家,结亲的女子也大多出自行武人家。白雪溪的身高就有一七五以上,比她还高小半个头,也比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男人高许多。
像她这样出身条件的女孩子,其实也不少。可惜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家长为了让女孩儿好看,苗条,多半会克扣她们的饮食,从小给她们穿着窄裙绣鞋,连出门的机会都难得,想要完全释放出天赋就很困难。
夏潇然放任白雪溪用尽了全身力气,甚至咬紧牙关,她的手依旧分毫不动。等到白雪溪自己泄了一口气,才将她扶起来说,“你很有天赋。上战场好好历练,为白将军分忧,他年纪不小了。”
白雪溪杨起笑容,用崇拜的目光看着夏潇然,用充满活力的声音答道,“末将遵命。”
做完保证,她才放松下紧绷的身体,用原本清亮的声音说,“安国公主殿下果然像传说中的一样厉害,末将真是钦佩不已。”
夏潇然点点头,抬手打断了她继续表达崇拜之情的澎湃情绪,严肃的开口询问道,“匈奴人为何突然主动议和!”
白雪溪冷哼一声道,“不就是知道要输了,所以投降吗?还说什么议和,真不要脸。”
“要输?”夏潇然示意白雪溪仔细讲讲。
白雪溪仔细说出原因。原来去年西北军尝试在并州长城外修建乌堡,想要一点点的往外扩充实力。今年初匈奴人兵分两路,从高丽和凉州方向打过来,便没人去管并州外的乌堡,直到上个月白忠则回到西北军大帐前,忽然发现去年在城外乌堡里栽种的冬小麦竟然丰收了。
西北军额外得到了一季的粮食,一下子士气大盛,在匈奴人前来挑衅时,直接出关打了一场胜仗。就在白忠则排兵布阵,打算一鼓作气打败匈奴人的时候,却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说要跟匈奴议和。原来是赫连金打败战后,偷偷联系了夏汨,向皇帝递交了议和书。
白忠则已经把匈奴人压制住了,再打下去就能获得全面大胜。如果能消灭赫连金的部族,那么匈奴人连续损失了两支大部族,未来几年内肯定无法再战,晋国也能取得修养生息的机会。
然而君命在前,即便白忠则将在外,也不敢承担擅开边衅,破坏议和的罪名。他只能暂停一下主动出战的计划,继续维持防守的阵势。
但他知道,匈奴人没有诚信可言,他们的议和只是缓兵之计。只要他们的可战之兵没有被削弱,他们就可以随时撕毁契约,重新打过来。
“赫连金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西北军把这一季的粮食消耗完,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就会卷土重来。”白雪溪最后愤愤不平的总结道。
夏潇然也赞同这个观点,点头之后接着询问道,“白将军有何打算。”
白雪溪别扭的说,“大帅让我父进京,向陛下阐明厉害。最好能给西北军多拨付两个月的粮草,再把赫连金等人留在京城,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打下赫连金手下的部族。”
她说这话时底气不足,因为她也觉得祖父是在异想天开,对那位荒唐的陛下竟然还不肯死心。
夏潇然听到这话也摇头道,“朝廷里的人都怕打仗,他们不会同意。”
所以上天确实给西北军保留了三分运气,可惜全被晋国朝廷的人祸给抵消了七分,最后还倒欠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