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家待着,自己的手工活是越来越熟练了,从针线开始上手,到现在都能劈竹拉丝做灯笼了。
王夏至做的是小灯笼,可以串起来挂院子。
“等到晚上一点灯,犹如星海。”挂上之后王夏至满心欢喜。
喜欢的除了自己的,还有止戈她们的,她们制作的各个小动物灯笼也很好看。
“咱们足不出户也能有游灯市了。”
“哇,真漂亮!”四姑娘一进来,看到满院的灯笼,开心的一笑。
王夏至上前迎道,“太太,三姑娘,四姑娘。”
“马上就中秋了,阿娘说过来看看你可好,缺不缺什么?”四姑娘上前牵着手打量道。
“谢谢太太,也谢谢你们,我好多了。”说着忙请人进屋坐着。
四姑娘跟着人绕过屏风,进入内厅。
一进屋内,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窗下拼了一半的小房子,和散落在毯子上的迷你小家具,小布料。
再往另一边看,是铺毛毯的摇椅,边长的小桌上还放着一本未看完的书,和两三碟果子。
看着这些物品,几乎可以想象出,它的主人是过得多么惬意。
“未整理,有些乱。”昨晚拼烦了就放着未动,想着今天接着干,结果今天一天都在弄灯笼,几乎都忘了,现在看着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道觉得很惬意,很喜欢。”尤其是看到桌边上养着胖乎乎的鲤鱼时,四姑娘更是喜欢了。
入座之后,丫鬟们上了茶,王夏至笑着道,“前几日病了,还未亲自祝贺你喜得良缘。”
“你身子好了我才安心,更何况你送的那套孤本书做贺礼,我很喜欢。”三姑娘笑道。
“这迷你小灯笼还有灯芯。”简直就是复刻了外面的那些灯笼,太精致了,四姑娘盯完了鲤鱼,又看回小屋子,满心喜欢的说道, “能点着吗?”
“是能点蜡烛。”
“是止戈他们做的吗?手艺真好。”
王夏至也觉得身边人的手艺太好了,简直是全能型选手。
给我当丫鬟真是浪费。
也不知李延年是在哪儿找到这样的人才。
“她是怎么做到的,我想去问问。”四姑娘转头说道。
王夏至说道,“她现在还在做灯笼”
“我去看看”四姑娘说着看向阿娘。
“我也去。”三姑娘也跟着说道。
“去吧”太太点点头。
两位姑娘出去后,太太看着眼前的姑娘,招呼到身边过来坐。
摸不着头脑的王夏至来到太太身边,然后见太太摸了摸自己的小脸,牵起手郑重的说出今日过来的原因,“当年船行之洲地界,不慎起火,危难之时,是你兄长救众人一命。”
“如今你兄已去,此大恩难以为报。所以我和老太太商量过,想收你为女儿,不知你可愿。”
“太太。”
上面的那句是带着真诚的官方话,下面的这句当是心中话,“当年之事,如今想来依旧后怕,若非你们,我几乎绝后,是你们保全了我这个家。”
大姑娘出嫁,嫁的是老太太娘家亲戚,加之老太太长姐八十大寿,所以除了在外游学的大儿子,还有生病的小女儿,其余二子两女皆跟老太太一道去。
当时要是真出事了,这个家说不定就得散了。
“你们商量商量,再与我说。”说完太太又叮嘱道,“这儿早晚温差大,要注意身子,节后雨水多,这段时间比较潮湿,烤火时要注意些。”
“好,谢谢太太。”王夏至起身送别太太。
人走后,王夏至与姑娘们接着做灯笼。
而对于认亲这事,还是等李延年回来后再说。
第二日,早起后依旧是在院子里跑五圈,然后吃早饭。
早饭吃完后,一边消食一边看着邸报。
看着看着眼睛突然瞪大了一下,震惊的说出了口,“史家居然被削爵革职抄办了!”成年男女一律流放岭南,未满十二者特赦,奴仆全部发卖。
都已经是五天前的时候了。
突然想到自家舅舅就在史家当差,王夏至对着人说道,“止戈,最近有没有京中来的信?”
“姑娘,尚未有。”
是了,京中就是有信也这么快到。
的确,家中压根没时间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