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说派两个帮手给她。
刘奶妈心里不太情愿,她是奶妈,地位高,这么多年在府里清闲惯了,猛然间来个大活,一时间很不适应。
但这事儿拒不得,她若想继续在府里养尊处优,就不能失去主子的信任。
没办法,只得当下领了任务出府。
好歹银子给的多。
大夫人管家,手里有不少钱,嫁妆又多,很是宽裕。
刘奶妈看着袋子里的一盏盏银元宝,舔了舔嘴。
好家伙,这么多钱,反正我这么辛苦,分我点银子,想必大夫人不会说什么的。
刘奶妈有心从中捞点油水,四处看了看,便趁着周围没啥人,快速掏了两块银元宝,塞到自己胸口衣兜里。
刘奶妈见钱眼开,这在大夫人院子里不算什么,几乎所有下人都一个德性。
因为王氏管下人管得严,经常打板子、动不动就罚钱。
赏钱倒是不少,挺大方,但这样一进一出,下人手里也都没存几个子儿。
像金嬷嬷这样,基本没被罚过,还得了几次赏钱的,屈指可数。
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想多捞点钱?
所以,大夫人院子里的下人们,各个都钻着缝的抓钱。
这刘奶妈还算好点的,至少只拿了两个银元宝,如果换成其他人,怕是一袋子能偷掉一半。
也不清楚大夫人知不知道这件事,但从她派出刘奶妈来看,十有八九应该是知道些风声的。
所以才挑了个贪得最少、又有点办事能力的刘奶妈。
王氏挺疼爱这个大女儿,她想为春娘寻个真正有本事的好妆娘。但技艺高超的梳妆娘子不是这么容易寻的,所以,她这次放出话了,不拘什么人、什么出身,只要有拿得出手的能耐,她就让妆娘将来随她女儿一道进都城侯府!
现在已经是正中午了,刘嬷嬷在北市进进出出了半天,才将将采买齐了成型的木板,花了一串铜板,找了几个脚力,运回楚王府。
十几个家丁小厮忙得脚不沾地、总算赶在大夫人用完午膳前,搭完了场地。
正院后边的大花园里,就是搭建好的比赛台子,明日个梳妆参赛者,脂奴、沈瑾,这都是不必说的。
余下之人,还有二姑娘院子里的会点画妆手艺的丫鬟、在大夫人的庄子产业上很有名的会画妆的家生子、外头揭榜自来的陌生妆娘。
金嬷嬷见五人中有自己的养女瑾姐儿,高兴得眉飞色舞,立刻甩下手里的活儿,揣上一瓶烧酒,就去找佟婆子吹牛皮炫耀。
即便是已经因为嘚瑟跟人打骂了一架,金嬷嬷还是改不掉张扬高调的毛病,什么事都得提前跟别人炫耀,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中场开香槟。
金嬷嬷得意地哼着小曲,晃晃荡荡地走在路上。
突然,前方闪过一道匆匆忙忙的人影。
没想到,临时兴起的偷溜,倒是让她撞见了正着急出门采买的刘奶妈。
刘奶妈一上午尽耗在寻摸合适的木材和工匠上了,哪有时间采买比赛用的胭脂水粉。
只好赶紧用完饭,飞快地跑去北市胭脂店看看。
这不,刚好就和偷溜不干活的金嬷嬷撞上了。
金嬷嬷这个时候倒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来刚才跑过去的人是大夫人身边的刘奶妈。
这下好啊,好机会啊,若是跟她套套近乎,说不定能知道几个题目咧,刘奶妈可是在大夫人身边贴身伺候的。
拿了题,瑾姐儿肯定能选上,到时候,我啊就能三两银子嘿嘿······
金嬷嬷眼睛滴溜溜一转,追着跟了上去。
“刘姐姐,等等,我是夫人库房的金大妹。”
金嬷嬷本名大妹,是家里排行老大的女娃,所以起名大妹,当年她家里穷,又刚生了弟弟,养不起她,便把她卖进了大夫人王氏的娘家,随着王氏嫁到了楚王府。
刘奶妈比她大几岁,所以喊一声刘姐姐。不是真的认干亲,只是为了套近乎、表亲近,才喊了声。
金嬷嬷一边喊一边招手,动作幅度很大、很明显,刘奶妈很快就注意到了。
“原来是金妹子,我这儿正忙着给娘子采买比赛用的物件儿,有什么事咱们晚上再说啊。”
刘奶妈说完,着急地转身就想走。
金嬷嬷一听‘采买比赛物件’,更激动了,眼里都冒出光。
她这厢讨好讨好刘奶妈,趁她采买之便,私底下弄点东西给瑾姐儿,明天绝对十拿九稳!
这等大好事,哪能放她离开,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