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殿下她过于纯情 > 第11章 佟氏

第11章 佟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旨意下达的当天,佟氏的老夫人就递牌子进宫了。

佟氏一族在大梁开国时就是有功之臣,被授予成国公之爵,承恩典世不罔替。如今这代的国公爷是佟皇后之父佟晁。佟晁年轻时能征善战,在交州一代领兵时,以一人的威名就压得海寇多年不敢进犯。

可惜,许是他在沿海驻守久了,风邪入体,患了痹症,渐渐的连刀都握不住了,便只能交了兵权,回京荣养。

佟皇后是他的长女,闺名琼华。先皇为她赐婚时,佟晁还掌着交州十万兵马,成国公府也正值鼎盛。

而当时的弘德帝还只是一个不受先帝看重的皇子,若不是有“嫡出”的名分,和成国公这位岳丈的扶持,不好说最后登上大位的还是不是他。

也正因如此,佟皇后入主中宫多年无所出,弘德帝也得看在成国公府的份上,保全她作为大梁皇后的体面。但这样的“保全”,也在弘德帝与成国公府之间划下了隔阂。

众人都明白,等帝王认为自己几年的退让与容忍,足以抵上往日旧情时,成国公府的荣宠也就走到尽头了。

早年便受痹症之苦的佟晁,一直捱到手脚水肿,彻夜疼痛难眠,还紧握着交州的兵马不放,也是因为担心兵权不再后,成国公府会更快地垮台。

幸而,在他撑不住前,佟琼华终于有了身孕。

中宫传出有喜的那一日,别说成国公府如何欢喜,连弘德帝都高兴得罢了早朝,在凤仪宫里陪了佟皇后一整日。

后来,在李愿的抓周礼上,弘德帝亲手将一枚夔龙纹白玉环戴在了只抓了一支笔的李愿的颈间。得知了此事的佟晁,也干脆地请旨乞身,交出兵权,回了京城养病。

帝王与国公府之间的暗波汹涌,因为这个有着两家血脉的孩子,暂且平息。

成国公府人丁不兴,佟晁常年在外领兵,府中只有一位发妻和二女一子。长女为皇后,母仪天下;次女靠着科考入仕,有长姐和国公府倚仗,也算是官路亨通。唯有幼子出生就体弱,二十多岁时还染了时疫,撒手人寰,只留下了一位夫人与一对孪生儿女。

佟老夫人此次入宫,正是带着这两孪生子。她一手牵着一个,由凤仪宫的掌事太监领入内殿,瞧见正榻上的佟皇后,便躬着腰要跪下行礼。

佟皇后连忙叫起,让赵嬷嬷带着殿内伺候的宫人退下,自己红着眼眶地扶住了佟老夫人的手,哽咽道:“母亲,我们母女许久未见,怎么一来就做这些虚礼。”

佟老夫人说着“礼不可废”,却也没再跪下去,只伸手摸了摸佟皇后的脸,心疼道:“娘娘怎么清减了?”

说完,又环顾了一圈奢华富丽的宫殿,忧心忡忡地问道,“这还未到天暖的时候,怎么不点地龙,也不见熏笼和炭盆子?早春是最怕受寒的呀。”

佟皇后与凤仪宫的宫人都习惯了在殿内也加衣,因而不觉得天冷。但佟老夫人才进内殿,就解下披风交给了宫女。佟皇后也不好叫她再穿回去,便吩咐太监抬了座熏笼进来。

烧熏笼的功夫,佟皇后扶着佟老夫人到软榻坐下,方得空打量她的外甥和外甥女。

“笙儿,箫儿,快过来让姑母瞧瞧,都这般大了。”佟皇后朝二人招手,笑得和善。

佟皇后与幼弟差了十多岁,她出嫁时,后者还在牙牙学语,是以二人并不亲密,更遑论是他的子嗣了。但好歹是同胞兄弟的血脉,往后说不得还要靠他们撑起国公府的门楣。她作为佟氏女儿,自然愿意多加照拂。

佟笙与佟箫按规矩磕了头后,才上前叫了一声“姑母”。因不常进宫,举止有些拘谨,连答话都要先看一眼佟老夫人。

“算算年纪,今年该十五了吧?”佟皇后感慨道,“上回入宫时,还是缺了牙的孩子呢,一晃眼就出落得这般标致了。”

说着,便从发髻间抽了一支赤金南珠簪,亲手簪在了佟笙的头上。至于佟箫,佟皇后不好赏他首饰,便让宫女取了盒今年新进贡的墨锭来,此墨黑中透紫,温润如玉,一眼就能看出是上品。

皇后少动笔墨,这般好的墨锭想来是给皇太女准备的。

佟笙与佟箫赶忙谢恩,佟老夫人却借此推拒道:“箫儿才疏学浅,用这等好墨岂不糟践了?娘娘还是将这留给太女殿下吧。”

佟皇后笑着道:“母亲这是什么话,难道凤仪宫和东宫还会缺了几盒墨么?”

佟老夫人这才让佟箫将盒子收好,然后顺着话问道:“听闻太女殿下前些日子病了一场,如今身子可好了?我与你父亲早想进宫看望,偏偏你父亲他起不来身,后又听说了太女要静养,不敢扰了东宫清净,便只能在宫外为娘娘和太女祈福了。”

“怎么,父亲的旧病又犯了?”佟皇后急切地问道:“可传太医去看过?”

“你父亲那病是经年累月积下的,太医也没法子,只开了些缓疼的药。娘娘不必太过担心,最近天晴时,已经能下床行走了。”佟老夫人在皇后的手背上轻抚了两下,以作安慰,除此之外,更亲近的举动已是不能了。

佟皇后看出了她母亲的小心翼翼,强忍着心酸,问了几句成国公的病情,听完后还是不放心,便让掌事太监带上太医院的院判去一趟成国公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