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殿下她过于纯情 > 第3章 进宫

第3章 进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崇政殿内的争议并未传出去,不论是议事的官员,还是中途进殿伺候的宫女们,都明智地选择了守口如瓶。

毕竟牵扯到军政之权与皇室公主,在弘德帝做出决断之前,要是因为话多把自己牵扯进去,就是平白一场无妄之灾。

是以,隔天安成公主进宫为亲子求情,直奔东宫而去时,压根不知道李愿也是主张重惩崔汾的一位。

东宫门庭冷清,无人清扫的落雪几乎淹过了脚踝。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雪上门,却被晾在了紧闭的宫门外。

安成顾不上规矩,遣人上前叩响了朱门上的铜环。连叩了十多下,终于有应呼声从里边传来。

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太监,他飞快地瞄了几人一眼,弯腰行了礼,恭恭敬敬地道:“公主,太女殿下身体欠安,不便见客,公主请回吧。”

“太女昨日尚能进出崇政殿,怎么今日本宫一来,她就欠安了?”安成公主一心只有即将被押送入京的爱子,根本不信这番说辞。

“殿下的确久病不愈,奴才不敢胡说。”小太监低着头,说完就要推上宫门。

安成公主嫁入将门三十年,在崔家向来说一不二。可今日进宫先是在雪里等了半晌,而后人都不曾见到,就被小太监随口打发,以她的性子怎能忍得了。

“本宫是皇太女的姑姑,皇太女病了,本宫自然要亲身探望。快滚开,否则本宫治你个不敬之罪。”说完,她一脚踹开了小太监,风风火火地往东宫里去。

小太监捂着肚子爬了起来,愁眉苦脸地跟在后头,倒是没敢再阻拦。

安成以为说皇太女病了是下人随口搪塞自己,没成想,进了寝宫的内殿,还真闻到了浓浓的药味。

眼前的宫殿只开了一扇宫门,没有点灯,从外望去,只觉得深如渊潭。

举步踏入,殿内一片寂静。暗青色的幔帐垂落曳地,拖出几道长长的阴影。似被茶水泼灭的瑞兽暖炉倒在一旁,静静地散着最后一股白烟。雪窖冰天,黯淡无光,简直比冷宫还像冷宫。

安成一进来就顿住了,环视了一圈后,慢慢走向书架后边,看见了躺在贵妃椅上的李愿。

与往日端庄知礼的做派全然不同,她面前的李愿,披头散发,素面朝天,正望着墙上一扇闭合的窗子出神,对她的到来毫无反应。

难不成真如传言所说,得了失心之症?

“殿下?”安成自己捡了张椅子坐下,挥退了带来的侍女,半好奇半疑虑地盯着李愿看。

“太女殿下?允慈?”她又喊了好几声,榻椅上的人终于有了反应,却也不应声,只是转过头静静地与她对视。

那是一双平静淡漠,却又格外透彻的眼眸,一眼扫来时,仿佛能洞穿人心。

安成公主心头一跳,下意识避开了李愿的目光,同时也否认了先前的猜测:这可不像是疯子会有的眼神。

仅一照面,安成的气势就矮了三分。她自然也摆不出长辈的架子了,只得换个法子,卖起了惨。

“允慈,你可要帮帮你汾表哥啊。他外任为官,一向为百姓劳心劳力,哪知如今竟遭了小人的算计,不仅诬陷他贪赃枉法,还要将他押到京城受审。”她捏着帕子压了压眼角,神色哀戚道:“春寒未消,路遥千里,我只怕他撑不到回京啊……”

“允慈,你知道你汾表哥的为人,他不好金银俗物,胆子也小,怎会贪赃呢,这其中必有隐情。”安成一口咬定崔汾不会收受贿赂,又说江州刺史与崔氏曾有旧怨,定是他出于报复,暗中指使江州官员构陷崔汾。她今日前来就是想请李愿出面,说动弘德帝严查江州刺史。

李愿听完摇了摇头,收回了视线,叹道,“姑母,与其拉孤与江州刺史下水,不如回府写封家书,劝崔侯卸甲归田吧。”

她说得很直白,直白到安成公主尚来不及辩驳前半句,就被紧接着的后半句话吓得面无血色。

“……殿下此话何意?难道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可崔家世代忠良,我夫更是辞别家小亲眷,镇守了西凉近二十年啊!陛下怎能、怎能……”安成坐不住了,她知道所谓功高震主,飞鸟尽良弓藏,可是她从未想过,凉州至今尚未太平,弘德帝居然就容不下崔家了。

来这之前,她惦记的只是长子的安危,这会儿得知,一桩贪污案的背后也许攸关着整个夫家的生死,霎时间,眼前发黑,腿脚发软。

“那是他的妹夫,他难道还信不过自家人吗?”安成颤着声音,保养得宜的脸上忽显了老态。

李愿没说话,也没打算解释弘德帝对崔家还有四分旧情六分忌惮,并不会急着借崔汾的案子发落整个崔家。

她为所谓的帝王多疑、皇权制衡而疲累,念及她这位姑母子孙死绝的下场也算凄凉,才为她提出了这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至于安成信或不信,听或不听,就与她无关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