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见鬼,你男的?[穿书] > 第81章 辨阴阳(1)

第81章 辨阴阳(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神康三十二年初秋,河间王起兵而反。

越冬,三十三年早春,昭王借道汝南落霞山,天降奇兵,与常覅、汝州守将三方合围,歼霍方时逆贼,收缴降兵三万余。

盛京都京一扫糜颓。

雪尽露新芽,二月迎芳华。

“诶呀呀,但见箭雨淋漓纷纷下,那个火势凶猛,将数万人的营寨燎烧,浓烟滚滚打他个措手不及…真可谓是天亡不义之师、风助昭夏子民!”

盛京第一酒肆,风云汇。

肆高五层,一至三楼呈回字形,中镂空,四面设环状雅间,恰能俯瞰一楼中堂,时而优伶乐舞,时而评话说书。

骆美宁倚窗而望,只觉这一楼堂内夸夸其谈者有几分面熟,蓄着八字胡,自称百事知。

救难汝州、剿灭敌军之战已于两京盛传数日,酒肆茶楼间,无不道神佑昭夏,丕绪①中兴。

“昭王神勇,仅率近卫千人,便有胆识逆水而上背袭霍方时...”

“我朝中有常覅守将弃暗投明、九千岁大人假意投敌相助,这翻山趁势攻其不备之举,倒也不算稀奇、不值吹嘘。”

循声看去,一楼中堂所设雅座上坐着位体阔肩宽的大汉,胡须浓密自鬓角起蔓延开来,遮鼻掩唇,眸若点漆,声如洪钟。

“壮士说笑,”八字胡轻抚衣袖,“常覅守将弃暗投明乃我朝廉查使岑理群大人巧言规劝而降。霍方时起兵之际,岑大人尚在溢州蒙冤入狱,若非昭王搭救,哪有什么三方合围的局面?”

“看来,百事知亦有孤陋寡闻之处,”虬髯大汉露出排齐整的白牙,“殊不知昭王身后谋算者另有其人。”

“哦?”

“谁?”

“细讲。”

看热闹的永远不嫌争执,七嘴八舌地撺掇起来。

八字胡百事知尚且从容,问道,“不知壮士所谓何人,既有勇有谋,却还能深藏若虚?”

虬髯大汉一笑,“倒也谈不上深藏若虚,陛下之龙子也,运筹帷幄,反败为胜,便是所谓的天佑昭夏。”

旁侧雅座上,有人叫了句,“哪位皇子殿下?”

虬髯大汉唇一抿,双手抱拳朝南方虚空拱了拱,“其人幼年流落在民间,尚不得机遇认祖归宗,大都不知其名号,才惹得诸众只知昭王之勇,不晓其深谋远虑之能。”

“啧,”八字胡百事知轻扯唇角,倒也不虚气势,“此人在下亦有所闻,据传,其与岑大人一同在溢州大牢内受困多日,不得外界消息,怎能不闻而知河间王起兵而返,终于汝州城下攻城受挫?”

“夜观天象,便可卜算战场时局...星辰大变而斗转星移,泱泱昭夏定有兵反。”虬髯大汉一声嗤笑,好似嫌他见识浅薄。

神康帝已笃信方士数年,两京中人均知‘观星卜算’乃异术,惯好听闻此类异闻——而‘卜算观星’非奇才大能而难通达。

在坐者不由纷纷暗赞这位民间皇子有才有能,只觉昭夏未来可期。

骆美宁眉头拧紧又松,松了又拧,才意会到中堂内所论之人乃君莫言。

自出仓兜坳后,几人好歹一段同路,倒不觉他与这位虬髯大汉口中吹嘘的有半分肖似,只知君莫言似野心逐日膨胀,却也胆小怕事,常常不辨时局。

酒肆闲话总半真半假,全仗浮夸声势牵动人心,八字胡百事知这方落了下乘,面上多少挂不住,神色黯然。

酒客嬉笑,“瞅你,还百事知呢,可还有话辩驳?”

“这战事里恁大的英雄差点儿被你埋没了,不是那大胡子兄弟,我们都因你而被蒙在鼓里。”

无需什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辩驳中八字胡既已无言以对,即使所论为真,也成了假的。

众口铄金。

...

待纷乱皆歇,骆美宁再去寻雅座上的虬髯大汉,却已不见了踪影,茶座上只余半盏清茶。

八字胡百事知被一哄而上的酒客扯下高台,不过半晌,乐工上位,筚篥羯鼓、吹拉弹唱,一派祥和之境。

......

她已于此静坐半个时辰,壶中茶水凉透数次。

今日本有拜会城隍的打算,奈何约风云汇内雅间相见之人尚未现身,碍于对方身份矜贵,只得停滞不前。

年后,骆美宁已收有近十份拜帖。

大抵是尚书令岳良畴有独女暂居外祖吴家一事不胫而走,未多时,竟闹得两京皆知。

即使昙鸾并未与她挑明吴皙秀与岳良畴之种种旧事,只将她与尹锦素二人于吴府一留再留。

身世迟迟不摊开说,昙鸾却仍为她受了帖子,退了几个有意攀附的、退了几个似来说亲的,又有些想推也推不掉,便只能收受。

——当今备受盛宠之皇孙奉寿王正妻,亦是岳良畴的表侄,郤绮文。

坊间多有传闻,当今圣上迟迟不肯再立太子,皆因皇孙奉寿王才是圣上意属之人,只不过,膝下仍有正值壮年的皇子难以越过,只好久久悬而不立。

若说这位奉寿王之奇,三言两语难能详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