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还真不陌生,实乃藏匿于万仞山间的异姓王,不仅是她师叔,亦是包藏祸心的反贼。
因《阴阳登仙大典》与长生流言,隐匿于万仞山间数年,极爱捕风捉影,对掌门之位也虎视眈眈。
他若要屯粮,想必已做好战事准备。
原书最后四分五裂的山河,便有他之所为。
“就晓得,您能..瞧见我,这般模样...不枉我一路跑来。”
鬼身丁曹‘赫赫’笑了两声,像是隐秘最终公之于众、沉冤昭雪,话似倒豆子一般,越来越快,“昨夜鬼魂离体,鬼差来捉,我只当已经死无对证,可它勾我索魂之际,小人大声呼喝您...那鬼差,竟也通情达理,说予我一段......”
“予我一段...”鬼身丁曹忽觉身子一轻,蜷缩的身子竟渐渐伸展开来,甚至能乘风飘浮。
少顷,佝偻的他同骆美宁平视,双唇翕翕阖阖,胡须亦翘起,释然笑道,“心愿已了矣。”
入秋的晨时日虽不灼热,却伤凡鬼。
灼魂之际,鬼身丁曹的笑逐渐狰狞起来,垂于两侧的手直哆嗦,可他不但不避,却往日光之中迎去,高声道,“道长——小人尸首位于驿馆后门通往城外的小巷内,您只需予那驿丞个提点,他自会替我下葬。”
言罢,溘然消逝于天地之间。
他大抵无悔,难怪鬼差愿放他一马,许是被诚心所感吧。
骆美宁只觉胸中五味杂陈,燃起了方才便取出的往生符篆,替他念诵了段咒文。
“诶!”
尚且来不及去往后门处寻丁曹尸首一见,那驿馆驿丞便匆匆自正厅闯出,穿过中庭,直冲她们厢房而来。
见骆美宁已换好衣裳立在厢外,他便扯出笑来。
这方地界仍余有裱纸烧尽的灰味儿,甚至夹杂着后门逸散的些许血腥。
黑灰随风扬起,缓缓散尽。
“道长!甚好,您既在外头,也不劳烦女侍通报。”驿丞跑得急,大口大口地喘,即使这般也不曾注意到空气里氤氲的怪味。
他屈下身子以广袖遮掩自己狼狈模样,擦拭额前汗,又道,“这外头有人寻郡君一叙呢。”
骆美宁蹙了眉,心头猜遍了昭王、伊三水一众人等,最终还是问道,“谁请我家郡君去叙话?县令大人?”
“哪儿啊。”
驿丞一挥手,“打北...北边儿来的,昨夜正好逢县令宴请,郡君下榻驿馆的消息也送了上去,那边一合计,便相邀郡君前去一叙。”
“哦?一叙?”骆美宁不动声色,面上甚至露出和善又欣喜的笑,“北边儿来的,莫非是哪位…皇子?”
驿丞又是摆手,犹豫半晌,小声道,“虽不是皇子,却也差不得太多。”
“哦——”
骆美宁拖长了语调,“本道知晓了,是河间王殿下?”
驿丞颔首,显露个讨好的笑,“到底瞒不过道长,劳烦道长通报一声,那处唤郡君一同去用早膳。”
“一同去,那本道可否同去?”
驿丞顿感为难,他捋了捋胡子,赔笑道,“下官晓得不远处有家早点铺子,城中生意十分红火,待送郡君前去了,下官便替道长去买来,在驿馆中用膳,可否?”
骆美宁庆幸昨夜问话时便给驿丞留下了个不好相与的印象。
待他一番话毕,不敢大口喘气之际,她顿时冷下脸来,一甩道袍袖摆,“这个河间王,不识好歹,不辨仙姿...我们郡君,不去也罢!”
“哎呀!”
驿丞也顾不得许多,凑上前去又是作揖又是行礼,“神仙道长、仙姑诶,您是不晓得那河间王为人呐,全是个说一不二的主,他派了队兵候在驿馆之外,下官只能通报不是?”
他伸手指了指天,“您且将心揣在肚子里,下官保证,他们在县令那处享用什么,下官便予道长什么饮食。”
“哼。”
听闻:有官兵候在驿馆之外,请郡君一聚又不许人跟随,可不是来着不善?
本是打定主意谋反之人,还指望人真有什么好心?真有要事相商,修书昭王远比寻得尹锦素闲谈来的有用。
骆美宁不敢再多耽搁,只怕那伙官兵不余多少耐心,进门来找。
一时计上心头,朝驿丞道,“本道自去通报郡君,你与本道去备方才说好的早膳,逾时,我将郡君托付于你…你需令我好好享用一顿,不得有半分怠慢。”
驿丞似有些为难,但骆美宁瞪眼瞅着他,丝毫没有服软的意思,“嗯?”
他也只得将就应下,备了银两,匆忙朝那口中的早点铺子处去。
骆美宁风风火火从外扽开了厢门,端坐圆凳之上的尹锦素被声响吓得一怵。
“嘘。”
骆美宁做个止语的手势,凑到她身侧,“莫怕。”
又将那件上家驿馆里讨来的粗布外裳给尹锦素套上,随意抓了把灰在手中,往尹锦素脸上抹。
尹锦素虽蹙着眉,却无反抗之意,乖乖顺顺地,甚至小声道,“可有什么我能做的?”
骆美宁将一众行李令尹锦素拿在手中,“你去后门等我,若遇血渍、尸首切莫慌张,待我牵马来。”
尹锦素听她吐词若连珠,额前冒汗,只当是昨日驿馆之事再临,忙颔首称诺。
仍将两画卷与鬼神鉴、聚灵瓶随身,又以断恶斩剑尖沾了水,在方才同驿丞周旋处留下‘后门救丁曹’几字。
一切理罢,虚掩了门扉,只身往马棚,上了鞍具牵了马,便是连马后所拖的车都不曾要,携了车上一条薄褥子,慌忙忙将马牵至后门。
......
尹锦素似存了替骆美宁节省时间的心思,望着门扉,纠结半晌那舆车两侧如何过得去逼仄的窄框,又怕骆美宁来的急,便早先抽离了后门门栓。
吓一大跳。
待骆美宁身至后门,便见尹锦素顶着张煞白的小脸,搂着满怀行李包袱,远远呆在后门外的小巷,时不时瞅一眼丁曹的尸身,直打着哆嗦。
待骆美宁瞧清尸首,方知丁曹此前说话为何漏气:他身中数箭,脖子上的一支贯穿了前后,而也独有脖子上的这根被折断抽出。
许是中了气管,无法吐息。
身上一众羽箭却未取出,堵着血,流不太多,却仍浸透了衣裳。
恐似已存死意,只欲死前托出真相。
小巷拖了一路的血迹,绵延到尽头。
见此,愈发唏嘘。
她又沾着丁曹的血留下几个字:县令河间王同谋粮,望兄替吾下葬。
“走!”
干脆利落翻身上马,及近尹锦素处,双手擒起她的身子,又用方在舆车内携来的褥子将她一遮,扯了缰绳火急火燎离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