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239章 千里追击锲而不舍 赈济捐粮前功尽弃

第239章 千里追击锲而不舍 赈济捐粮前功尽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苏定方等人则继续率众追击,风雪亦不能阻隔。

在长安的后宫,李治和武皇后说了朝堂之事,武皇一声怒斥:“落井下石,厚颜无耻!”

陇西世族以粮食来要挟李治这就是落井下石,还想要以此换回李治赦免褚遂良这就是厚颜无耻。

李治无言,他觉得自己舍弃皇帝的尊严和长孙无忌说借粮之事会是旱灾的转机,能解决灾民裹腹之事,没想到陇西世族这些人胃口这么大。

接着武皇后气急而笑,哈哈,哈哈。

李治莫名其妙的看着武皇后道:“皇后,你在笑什么?”

武皇后道:“臣妾笑陇西世族鼠目寸光,狼心狗肺,他们世代受陇西百姓的供养,现在却对百姓落难视若无睹,他们就是大唐的蛀虫!皇上,他们不是想要换回褚遂良吗?那就给他们吧!”

李治惊讶的看着武皇后,朝堂这一口气李治都觉得憋屈,武皇后怎么会同意陇西世族的要求?难道真的让他们用一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换自己赦免褚遂良?

武皇后道:“皇上缺粮,他们自以为抓住了皇上的命脉,所以才能这么卑鄙的提出要求,既然如此,那就把褚遂良送给他们,但是,这是有条件的。”

李治问道:“什么条件?”

武皇后道:“他们捐粮,那就让他们去治理旱灾,如果治理得当,赦免褚遂良也无不可,如果治理失当,那就数罪并罚!”

李治才明白武皇后的意思,陇西世族想要用捐粮来换褚遂良,那这些粮食也不经过李治的手,直接为陇西世族所用,他们用自己捐的粮食来赈灾,捐多少粮食李治都不管,他只要一个结果,赈灾得当那就赦免褚遂良,赈灾不得当那就追究这些赈灾之人的失责,该怎么做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武皇后这是把难题丢给了陇西世族。

于是在第二天的朝会上,李治明说自己可以赦免褚遂良。

陇西世族的朝臣都开始高兴起来,他们没想到李治这么快就会屈服。

但是还不等他们高兴李治接着道:“赈灾之事由侍中韩瑗和中书令来济全权主持,如果赈灾得当,朕就赦免褚遂良。”

朝臣皆是一愣,他们没想到李治会以这样的方式“屈服”,如果赈灾得当赦免褚遂良,如果赈灾不得当呢?李治没说,但他们都懂。

陇西世族也没想到他们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企图用一点粮食换李治赦免褚遂良,但李治觉得这样的互换筹码不对等,现在就把添加筹码的选择权丢给了他们,还把韩瑗和来济加到了筹码上面,如果他们还想换回褚遂良那就需要赈灾得当,这势必需要他们在捐粮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捐粮的数量,直到赈灾结束,可是这些赈灾的粮食需要多少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可是如果赈灾失当,到时候别说赦免褚遂良,只怕负责赈灾的韩瑗和来济都要被追究责任,听到这里长孙无忌隐晦地笑了起来,但笑的很苦。

只是李治和朝臣固然斗的针锋相对,食不果腹,饱受旱灾之苦的百姓却是他们暗斗的战场。

李治这样的安排的确在一开始发挥了一些作用。

首先捐粮是陇西世族自己说的话,所以他们也不好意思糊弄主持赈灾事宜的韩瑗和来济,一旦言而无信不出粮食,这样的话就是把自己的面子放在地上踩,会被别的世家看不起的,还有就是想要李治赦免褚遂良也是他们一起的提议,这时候退出就是不讲道义,也是丢脸的事。

所以一开始虽然各家不情愿,但也咬牙切齿的拿出一些粮食赈济灾情,这样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也得到了李治的一些褒奖,如果是这样的结果李治也不会食言赦免褚遂良的事。

但陇西诸世家没想到灾情就是一个无底洞,或者说他们每天都能吃饱就错估了这场旱灾的严重性,当越来越多的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发放赈济粥棚的时候,当这些世家发现自己还需要拿出更多的粮食的时候,他们的眼里没有了颜面,没有了褚遂良,没有了韩瑗和来济,只有他们自己,所以主持赈灾事宜的韩瑗和来济断粮了,虽然他们数次亲自去各家登门求粮,但这种事只要有一家断粮,其他早就有心思的几家也会毫不犹豫的断粮,所以粥棚断粮之事已经不可避免,那赈济灾民之事就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更严重的事,还有更多的才得到消息的灾民在涌向各地发放赈济粥棚的地方,到时候数不清的灾民聚在一起却没有可以苟活的粮食,谁也不知道这么多人会不会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

尤其是长安城,这里设置了关内最大的赈济灾民的粥棚,也就聚集了最多的来自各地的灾民,如果没有粮食的时候灾民随时都可能变成暴民。

李治和朝臣都没有想到事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陇西世家说好的捐粮先是砸了世家的脚,现在世家断粮这个石头又有可能砸了李治自己的脚,只怕谁也躲不过,这就是太宗皇帝说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韩瑗和来济马上就意识到了这样的风险,想要各家继续筹措粮食赈济灾民,但没想到的是各家这时候宁愿把粮食召集自己的护卫来自保,也不想来赈济灾民。

然后就是灾民不受控制的开始饿死在长安城内,长安守卫每天都需要往城外搬运尸体,这时候守卫也是瘦骨嶙峋和灾民无异。

堂堂大唐长安城出现持续饿死灾民的事,李治也意识到赈济灾民的事已经失败,自己已经到了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不然只怕他的长安城要饿殍遍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