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八岁的李忠不懂,所以他看着自己的娘为了保住他的太子之位跪在王皇后的凤仪宫门外请罪,李忠不敢做太子。
这个道理李忠的生母刘氏不懂,她满心以为李忠做了王皇后的养子,有了嫡子的身份,得到了王皇后的护持,这样李忠就能坐稳太子之位,有朝一日还可以做大唐皇帝,所以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她甘愿去死,哪怕背负了谋害安思定公主的罪行,这是刘氏的天真害了她,因为从始至终她和李忠都没有选择权。
现在她死了,李忠又要被废,而在褚遂良因为冤害刘贤妃被贬的时候刘贤妃就已经被李治恢复了名声,对她也有一些怜悯之心,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虽然刘氏没什么脑子,但单从母爱这一方面来说刘氏也值得人敬佩,李治性格仁儒也就更不好意思直接说“李忠成了一个疯子,不配继续做太子”之类的话,也就想要让许敬宗找一个能够减少李治愧疚的借口。
于是许敬宗道:“皇上,东宫之位,国之本也,现在国本不正,这才是天下人最担忧的事,就算是皇子忠也是这么想的,臣听闻皇子忠在知道皇后娘娘有嫡出的时候心中甚是不安,因为他认为自己窃取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力不胜任,多有惭愧,所以皇上改立太子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许敬宗敢站出来说话,自然是有自己的本事,把李治想要换太子的礼法安排的妥妥当当,不但说换太子之事说成人心所向,还说李忠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闻听者心中一阵不齿许敬宗的虚伪,李忠眼下就是一个疯子,哪来的力不胜任和惭愧?但因为换太子一事本就是之前遗留的旧事,也就没人多此一举站出来阻挠此事。
几日后,由许敬宗代笔的太子李忠愿意退位的手书就送到了李治身前。
许敬宗恭声道:“太子明智,有意自让。”
李治看着李忠愿意退位让贤的“手书”,不吝啬的夸奖道:“前后数四,情辞恳恻,义高旷古,道迈前修(道德高尚,超过诸多先贤)”。
并且为了奖赏李忠的“自让”,李治还特封失去太子之位的李忠为梁王,出任梁州都督。
神奇的是失心疯的李忠在听到圣旨《降太子忠为梁王诏》说自己不再是太子的时候居然恢复过了正常,嘴里也不再念叨着自己不做太子了,娘不要哭,娘你去哪了的话,只是说了一句:“娘,忠儿不是太子了。”这时的李忠十四岁。
后来经过御医的诊治李忠是失魂症的病情可能得到好转,但能不能回复到原来的样子不敢确认,至少现在看起来正常,原因可能是因为心病还要心药医,不做太子就是李忠的心病,现在被废以后就没有了心病。
李治闻听之后也是感到神奇,这算不算是他治好了自己的儿子?
知情的朝臣听说以后也是惊奇,居然有人天生就“不适合”做太子,不然就会发失魂症,奇也怪哉!
在李忠“自让”之后,李治紧接着就下了《立皇子弘为太子诏》,正式宣告武皇后之子李弘为东宫储君,这时的李弘四岁。
然后就是大赦天下,召集五千僧人在大慈恩寺为新太子设斋祈福。
同时改元“显庆”,不再是李治上位时的永徽。
顺带着李治也册封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另一个儿子李贤的爵位,潞王。
这就是武皇后上位后的第二把火,结合她的第一把火可以说是上有老下有小,上有老给自己的父亲武士彟封周国公,下有小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只是接下来的第三把火不知道是什么?
马上有足智多谋的朝臣传出消息,猜到了武皇后接下来可能会做的事,那就是武士彟周国公袭爵的事,武士彟已死,国公位总要传下去,还有就是武家众人坐等升官吧,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嘲讽道:“武家这还真是鸡窝飞出金凤凰,青云直上啊,只是不知皇后娘娘打算怎么让自己的兄弟们一步登天。”
按照人之常情,谁做了皇后娘娘还能不使劲提携自己家的人?所以有人这么说无可厚非,大家都是这么干的,其实也有意外,先帝的长孙皇后恰恰相反,长孙皇后不但几次阻止太宗皇帝想要提拔长孙无忌做官的事,还唆使长孙无忌自己婉拒太宗皇帝的任命,仅她而已。
在大家眼里武皇后肯定不会这样,因为武家本来就是小门小户,还能舍得这到手的官职不成?这跟穷人看见钱不要,饿人看见肉不吃有什么区别?武皇后娘娘不可能有这么高尚,这是大家一致看法。
武家兄弟不知道外面的这些议论,他们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是等着自己被封为周国公的事,再说了,武家兄弟还真不是有钱不要,有肉不吃的人,当年武士彟活着的时候就是“不要、不吃”,没有为自己儿子谋得什么门荫,结果他死的时候武家直接断了仕途,难道武家还能同样的错误犯两次?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武皇后并没有向李治提及武家袭爵的事,而是撰写一部《外戚诫》献于朝堂,诫内所言皇上用人应该唯才是举,反对外戚藉由外戚身份就获得超出他们能力官职的恳切之言。
外戚是什么?不就是武皇后的武氏吗?所以这是武皇后上表反对自己家族?表示自己不会用人唯亲?要是这么说的话武皇后还真有长孙皇后的几分气度。
所以落实到具体事的时候,武皇后请求皇上暂时搁置武士彟周国公爵位的继承,对武家兄弟以观后效再行袭爵。
而对于武家兄弟,虽然官职各有提拔,但皆不是什么重要职位:武元庆升为宗正少卿,管理皇族、宗族、外戚事务,从四品官职,武元爽升为内府少监,掌管内府百工技巧诸事务,从四品官职,武惟良升为司卫少卿,管理兵器仪仗库,从四品官职,武怀运从瀛洲长史升为淄州刺史。
这都是什么官职?虽然都是从四品,可是都是些闲散官职,一点实权都没有,想想王皇后上位的时候,舅舅柳奭直接平步青云进入中枢七相之一,武皇后就为自己的武家人提携这么些无权无势的官职,大家没想到武皇后的新皇后上任三把火是烧到了自己身上,这是自缚手脚吗?
武家兄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目瞪口呆,不是说升官不好,但这些官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完全配不上自己作为皇后娘娘的亲哥哥,试问哪个皇后娘娘是这么提携自己的家人的?尤其是以为理所当然的袭爵周国公之事,居然暂时不议?
武皇后新皇后上任三把火这么烧,这是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