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98章 贤妃娘娘私情省亲 武氏母女双管齐下

第198章 贤妃娘娘私情省亲 武氏母女双管齐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接着娘亲杨氏的话,如意也借机说到了自己和“世伯”的交集,说是感谢世伯在当年蝗灾事件中对自己和李治的照顾,当时废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佑因为惧怕民变发生危及自己的安全不敢再亲身入险担任巡视之责而临阵脱逃,只能由自己陪着还是晋王的李治继续巡视灾情,最终真的身陷民变的危机中,还是得益于世伯委派的侍卫护卫住了李治和自己的安危,所以对于李绩这样的恩情如意和李治都是铭记于内,不然也不会有如意的今日。

李绩感慨当年皇上虽然年幼,但已经敢于亲身犯险,无惧危情,气概和胆略已经胜过废太子多矣,能有今天的皇位也是苍天有眼,实至名归,是百姓之福,苍生之福。

如意又说到在先帝驾崩之后也是幸赖有世伯作为顾命大臣,算是帮助李治渡过了即位后的动荡期,世伯是名副其实的辅政大臣,实为群臣之楷模。

李绩对答道顾命辅政是先帝的遗诏,自己这么做都是在尽身为臣子的本分,皇上既然即位成了皇上,不管是对先帝,还是对皇上,那自己还是臣子,是臣子就要做臣子的事,不敢奢望做什么群臣楷模,只是自己要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接着如意像是对李绩说什么秘事一般道:“最近发生的一件事世伯可能有所不知。”

李绩知道贤妃现在就要说出自己的来意,装作好奇道:“不知是何事?”

如意道:“是世伯因病缺席的这一次紫宸殿议事的一件事。”

自己缺席紫宸殿议事的一件事?所以自己缺席的这一次中枢六相议事发生了变故?自己却偏偏没去?可是中枢议事议的是什么事?“废后”之事!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李绩不知道。

李绩道:“这还真是不巧,老臣只是一时生病,不料却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

如意道:“事情的确不小,但却跟世伯没什么牵连,不然侄女也不会不马上告知世伯,是事关右仆射褚遂良大人的事。”

李绩震惊,事情牵涉到褚遂良那可不就是一件大事,因为褚遂良是和自己一样的三顾命大臣之一,还是长孙无忌的臂膀之一,他出事就是大事。

李绩道:“不知褚大人出了什么事?”

李绩问出问题却不见如意回答,而是潸然泪下,李绩和夫人不知说到褚遂良武贤妃哭什么,杨氏看着自己的女儿怜惜道:“如意,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你也要从那件事上走出来。”

如意哽咽道:“是的,娘,世伯,伯母,是侄女失态了,因为褚大人的事牵扯到了侄女那不幸的女儿的事,所以一时情难自控。”

李绩惋惜道:“是安思定公主被害之事吗?娘娘要节哀啊。”

如意道:“侄女谢谢世伯,说到褚大人和安定的联系就是安定被害之事,当初安定被人谋害是褚大人负责调查此案,当时褚大人认为以杀人动机来说刘贤妃就是案后元凶,侄女虽有疑惑但褚大人一意孤行皆不认可,只是认为凶手必是刘贤妃,最终导致刘贤妃身死,而这一次弘儿被害之事褚大人却又说萧淑妃是凶手,同样的巫蛊之术凶手就不可能是两人,所以就说明上一次安定被害一案褚大人认定凶手是刘贤妃那就是一件冤案,并且最终冤死了皇上的刘贤妃娘娘,这样安定和刘贤妃娘娘的冤情从何出述说?只怕是没有一个人能对这样的冤情当做无事发生,即使是清名在外的褚大人自己,这就是紫宸殿发生之事。”

李绩才知道自己错过的居然是这件事,安思定公主被害一事就这样被人翻了出来,在这样一个巧合的时机拿出了褚遂良办下冤案之事,不管是多安思定公主本案还是冤死刘贤妃之事,这都是打到了褚遂良的七寸,并且这件事很难善了。

李绩问道:“不知褚大人这件事皇上如何处置?”李绩不得不问,冤杀了皇上的贤妃娘娘,此罪当斩,李治会杀褚遂良吗?更重要的是长孙无忌会允许李治杀了褚遂良吗?

并且李绩知道安定公主这个案子的结果都是出自长孙无忌等人的操纵,并不只是褚遂良一人之事,现在李治只把他一人拿出来说事,恐怕就是因为褚遂良是阻止李治废后的急先锋,所以李治要杀鸡儆猴?只是李治有这个手段吗?现在李绩还不知道具体内情,但他还是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这个侄女,自己这个当年能够让李治在险象环生、九死一生的蝗灾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人,李绩也是当年事情的知情人之一,他知道事情最大的功劳是如意的,并不是李治或者废太子李承乾的,究于此在这之后李绩依然很关注如意的发展,不管是如意在万国来朝上的铁棒驯马还是从高句丽生死逃亡,亦或是再次入宫成为李治的后宫,李绩看出了自己这个侄女非常人可比,可以说李绩这个大将军的本能让他比任何人都更早注意到如意,所以这一次李治能直击褚遂良要害真的是李治的本事吗?再想到现在如意对自己的拜访,李绩在心中感叹自己这个侄女的厉害之处,只怕很多人都小看了自己这个侄女了,就看现在“废王立武”的局势,当初谁能看出如意有上位皇后娘娘的可能?这些话李绩都想和自己的妇人说。

如意不知道李绩已经看着她想了很多东西,只是道:“侄女不知,因为当时有长孙大人为褚大人求情,说是褚大人乃先帝顾命,刑不可加身,此事也就暂且再议,侄女就来告知世伯。”

话说到这里以后如意也就没有再多做停留,甚至没有提起一点“废后”之事,就像是完全不想给李绩世伯添这个麻烦,而是告知世伯养病要紧就告辞离去。

武贤妃前来虽然没有对“废后”之事提及一个字,但李绩却看出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事关“废后”之事,好一个旁敲侧击啊,先是说出当年退婚一事让李绩感到亏欠,然后说到当年蝗灾之事是李治感恩,又说到了褚遂良冤杀刘贤妃之事证明现在李治得势,这哪有一句废话?说是私下来拜访,说的也都是私下的事,那目的就是要私下的交情,就问李绩会怎么做?

夫人听着李绩的解释才知道自己这个侄女的高明之处,夫人刚刚还为武家不追究当年退婚一事沾沾自喜,没想到这件事后面的谋划这么大,大家都是女人,为什么自己就这么浅薄?

夫人还打算问李绩接下来怎么做就看到管家又走了进来道:“大人,二公子来了。”

当年因为李家的退婚毁了李思文和武顺的婚事,正如李绩夫人所言李思文对李绩夫妇多少还是有一些不满的,但李思文到底还是忠孝之人,虽有不满也只是减少了自己和李绩夫妇的来往,没有大事一般不会主动前来,除非李绩派人召唤,今日李思文却主动前来,难道是有什么大事?

没想到李思文进来之后就和李绩夫妇说起了“废后”之事,说是要做忠孝之人,既然皇上想要废后那就应该支持皇上,而不是横加阻挠,这不是为臣之道。

李思文从来不和李绩夫妇说起朝堂之事,今天他的前来出乎李绩夫妇的意料,稍后李绩才知道是贤妃之姐武顺拜访了自己的儿子,顺势说起了朝堂之事,这才有了李思文来找自己的爹,最是难忘少年情啊。

李绩不知道自己当年的准儿媳和自己儿子说了啥,但李绩知道自己儿子和自己说了啥,所以武贤妃哪里是高明啊,简直就是高明,旁敲侧击不够,还要隔山打牛,双管齐下的拜访了英国公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