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就是杨氏在如意不能和长孙无忌做朋友只能做敌人的情况下想到的人,杨氏希望依靠杨淑妃前隋公主的身份能够招揽一部分前隋旧臣。
燕德妃虽然身份不比杨淑妃,但也能在朝堂上为自己的女儿拉拢一批朝臣,这样就能改变女儿和李治在朝堂孤立无援的窘境。
杨氏说做就做,在和女儿说定此事之后不顾自己年迈的身子,马上就驱车前去拜访隐居在长安的杨淑妃和远在洛阳的燕德妃,按照唐朝规例,在太宗皇帝驾崩后,后宫妃嫔有子的投奔儿子养老,杨淑妃因为两个儿子李恪李愔一死一废,无处可去,李治为了表示对父皇后妃的孝敬,所以准许杨淑妃留在长安城养老,至于燕德妃则跟随自己的越王儿子李贞生活。
杨氏见到杨淑妃的时候就像是两个老妇相见,杨氏是因为年纪要大一些,杨淑妃这个亡国公主在两个儿子被一死一废之后更显苍老,所以见面的只是两个老妇人。
杨氏看着和自己差不多苍老,实际年龄要小很多的杨淑妃哽咽道:“公主殿下。”
杨淑妃看着哽咽的杨氏,认真看了一下道:“是你,牡丹。”
杨牡丹是杨氏的名字,杨氏出生前隋宗室,父亲杨达是前隋纳言,也就是宰相之位,所以杨氏这个宗室女和杨淑妃这个大隋公主也就认识。
杨氏看着杨淑妃还记着自己,更加哽咽道:“公主殿下,是臣女,臣女杨牡丹见过公主殿下。”杨氏说完就给杨淑妃行礼,行的是前隋的礼,不是大唐的礼,前隋是杨氏的天下,前隋亡国是多少杨氏心中的痛和过不去的记忆。
杨淑妃看着行礼的杨氏惨然笑道:“哪还有什么公主,哪还有什么臣女,哈哈,大隋都没了,我们都只是这历史的一粒沙,你看看你,你看看我,只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妇罢了,你起来吧,我们多少年都没见了,起来说道说道吧。”
杨氏就说起了自己嫁给了武士彟,杨淑妃笑道:“这我知道,武士彟还是大唐的十四位开国功臣之一,当年还是桂阳公主在中间牵线搭桥,其实是杨师道的意思。”杨氏点头道:“是啊公主殿下,当年大隋亡国以至天下大乱,我杨氏惨遭诸多乱兵屠戮,待到大唐初立杨氏已经元气大伤,臣女能嫁给士彟已经算是幸运”。
杨氏说接连生了三个女儿,杨淑妃笑道:“你的运气是真的不好。”杨氏笑着点头道:“是啊,臣女做梦都想生一个儿子,可是这辈子都没什么希望。”
杨氏说到武士彟在听闻李渊驾崩后也病故,杨淑妃叹气道:“是个好人,可惜了。”杨氏也是点头。
接着杨氏说到了自己的三个女儿,大女武顺,已经出嫁,二女如意,三女卿婵。
杨淑妃意外的问道:“武如意?这个名字我听过,就是那个武如意?”
杨氏知道杨淑妃说的武如意是哪个武如意,所以点头道:“公主殿下,臣女二女就是当今圣上的贤妃武如意。”
杨淑妃道:“原来武如意是你的女儿,我对这个名字可是知道了很长时间了,甚至早到了先帝在位时。”
杨氏见杨淑妃问起也就如实说起了自己的女儿,不敢隐瞒,因为现在是她有求于人,杨氏就说起了自己在武士彟去世后就被武家兄弟赶出了武家,女儿如意以为武家兄弟是因为想要权势的原因,于是她选择进宫做女官,最终做了先帝后宫的五品才人,后来因为在当年的蝗灾事件中被太子李承乾看中,陷入了太子的好色之闻中,最后被先帝以出使高句丽的名义送到了辽东,直到当今圣上在辽东知晓了太子李承乾的谋逆消息,如意为了掩护李治回到大唐也就一起逃了回来,再然后就是先帝驾崩如意去了感业寺,后来又被当今圣上召回到后宫,然后一路从宫婢做到了昭仪,到现在的贤妃。
杨淑妃只是听着杨氏的叙说就已经感慨道:“你的女儿如意还真是不容易,还能从高句丽那样的虎狼之地逃回来,她另外的经历也足够离奇,我猜想她一定有一些特殊的本事能力,不然不可能经历这么多事还安然无恙的。”
杨氏哭着道:“如意的确经历了很多事,甚至是几次死里逃生,所以臣女现在也是因为如意的事有事求到了公主殿下门下。”
杨淑妃道:“我一个亡国的公主,能帮如意什么事,你且说出来听听。”
杨氏道:“公主殿下与世隔绝日久,可能不了解眼下的局势,当今圣上已经不满长孙无忌权倾朝野,所以有了废后的心思,公主殿下知道当今王皇后背后之人就是长孙无忌,圣上想要废王立武,也就是想要脱离长孙无忌掣肘,现在皇上想要册封臣女的女儿如意为皇后,可是圣上在朝堂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废后之事一直被长孙无忌暗中阻挠,圣上和如意无奈之下也就委托臣女求到了公主殿下这里,希望公主殿下能够助圣上一臂之力。”
杨淑妃才知道杨氏的女儿居然要做皇后了?杨氏势弱已久,杨淑妃知道如意此女能做到贤妃娘娘已经不容易,要知道自己当年也只是淑妃娘娘,和贤妃同列四大妃之一,她知晓其中的难处,所以知道如意不依靠家族的助力就能做到贤妃是何等不容易,现在更让她惊讶的是如意居然还要觊觎皇后之位?这是当年长孙皇后薨逝后自己都不敢想的事,当时只有韦贵妃和阴德妃在抢这个位子,杨淑妃因为自知之明就和燕德妃退出了竞争,现在的武如意居然有这个实力竞争皇后的位子?
还有就是杨氏说的李治想要摆脱长孙无忌的把持朝堂,这个道理杨淑妃知道,没有哪个皇帝喜欢皇权旁落,这说明了李治和长孙无忌之间存在的矛盾。
所以自己应该入局吗?为了杨氏的女儿做皇后?这就成了杨淑妃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