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带着大唐安西军的五百精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了突厥援军的大营,这让摸黑的突厥人完全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是苏定方预料的措手不及,而是呆若木鸡,手忙脚乱,有人慌不得的从帐篷里走出来看看外面的情况,有人赶紧跑向了自己的战马,还有人看着冲过来的唐军想要躲开,这样各自为战的突厥人混合在一起就是谁也不想达到自己的目的,乱作一团。
好在苏定方的目标不是他们,苏定方的精骑像一柄利刃一样穿过了这纷闹的地方没有停留,他的目的是突厥人的中军大帐,他要擒贼先擒王,让突厥人群龙无首,自乱阵脚。
十里地之外的程知节大营,程知节、王文度、裴行俭各自都在关注着突厥援军大营的动态,直到一道烟火飞上高空,裴行俭马上就对程知节道:“大将军,你看,这就是老师发出来的信号,老师突袭成功了!大将军,我们也赶紧出兵吧!”
裴行俭话音刚落王文度就急不可耐道:“大将军,末将以为不可,这件事本就是因为苏定方违抗大将军命令自作主张而起,如果我们再去配合他行事,这不就是助纣为虐,助长违抗上命的不正之风吗?大将军,我们万万不可这么做啊!”
听着王文度的话裴行俭也是着急道:“战机稍纵即逝,哪有对战机视而不见,视若无睹的道理,大将军!您赶紧下令吧,不然只是依靠老师的五百人在突厥人两万大军中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战机不可贻误啊!”
王文度道:“大将军,话说到这里末将也在怀疑这个信号的真假,难道真的仅凭苏定方的五百人就能撼动突厥两万大军?要知道我们在这里已经和突厥人缠斗数日,对突厥人的战力也算是知己知彼,如果现在就依靠苏定方这五百人就能搅乱突厥大营,那我们这么多天的努力算是一个笑话吗?所以末将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苏定方功成的信号,还是他失败后求救的信号,如果是求救那就是在拖我们下水,末将以为不可出兵。”
裴行俭看看处处和自己作对的王文度已经恨不得跟他打一架,可是自己的老师还在生死之间等待自己的大军,现在他只能求着程知节出兵,不然等突厥人从大乱中反应过来那自己去不去都没有意义了,甚至可能自己老师的尸身都收不回了。
裴行俭悲愤的道:“大将军,末将的老师不是这么苟且偷生的人,末将知道如果不是真的功成老师就算是粉身碎骨,马革裹尸都不会发出这个信号的!这是一个大唐将士的尊严!”
程知节被裴行俭的肺腑之言说的有一些意动,大家都是大唐将士,知道为将者尊严这两个字的重要性,身前的尊严就是死后的名,就是后人的脸面。
王文度看程知节似乎快被裴行俭说动也开始着急道:“大将军,莫以为末将只是杞人忧天,就算苏定方达到了扰乱突厥援军大营的目的,但眼前还有另一部突厥两万大军在侧虎视眈眈,如果我们大军出动难保突厥人不会全军尽出,这样只怕我们会因为这一次偷袭反而成了和突厥人的大决战,这有违我们的战略意图啊,我们为什么合兵一处?不就是因为突厥人援军新到,人多势众吗?固守以待援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现在就跟突厥人决战啊,不然必败无疑!到时候我们只怕是战死也不能挽回这一战的颓败啊!”
程知节看王文度说的也有道理,的确,现在突厥人不止援军一个大营,还有已经和唐军缠斗了数日的一个大营,如果自己去支援苏定方的突袭,那另一个突厥大营的大军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出兵的,会不会配合起来夹击自己?如果这样的话那自己就会首尾不相顾了,必败无疑,所以王文度的顾虑也是正确的。
一时之间程知节这位大唐名将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裴行俭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拖过去,他拖得起,自己的老师可拖不起,咬牙道:“大将军,就算有这种可能末将相信可能性并不大,老师突袭突厥大营是反其道而行之,哪怕就算是大将军一开始不也一样没想到老师会这么做吗?突厥人也不一定会猜到我们敢做这样的事,所以他们首先要担心的是这是不是我们针对他们的阴谋诡计,我们是以有心算无心,突厥人一定会先查明情况才会出兵的,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可以打他们需要反应过来的时间差,还有就是如果大将军还担心的话我们可以分开出兵,末将愿意做先锋先去帮助老师,大将军可以作为后军随时待定,想来这样就不会有意外发生!大将军,末将请出战!”
裴行俭现在已经不指望程知节和王文度能够配合自己出兵,他只求程知节能够答应他的出战请求,让他带领本部四千五百余人赶紧奔赴战场,哪怕不能达到重创突厥援军的目的也要把老师救出来,或者自己和老师一起战死沙场,因为他没有完成老师给他安排的说动程知节出动大军的目标,他有愧于老师。
程知节知道裴行俭说的有道理,也是眼下最合适的做法,也就同意了裴行俭的出战请求。
裴行俭甚至连对程知节行礼的时间都没有就直接转头跑了出去,他甚至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在他来到大营的时候就安顿部下不要离开自己的战马,要随时做好出兵的准备,所以在裴行俭离开中军帐后不消片刻大营外就响起了疾驰的马蹄声。
中军帐里的这一阵口舌之争王文度没有输,但裴行俭也没有赢,只是程知节并没有随了王文度的心意,他还是想要出兵的,他不管王文度和苏定方之间的明争暗斗,他才是这一次出征的大将军,他有自己的大局为重。
程知节马上也是做出了安排,他赶紧向着突厥本部大营派出细作,注意查看突厥本部大营的动静,然后再决定自己出兵与否。
一刻钟后细作来报说是突厥本部大营灯火通明,却并没有兵马走出,程知节就知道裴行俭的猜测是对的,突厥本部大营不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这是防备的姿态,于是也就不再犹豫,立马就要出动大军奔袭突厥援军大营,配合已经过去的苏定方和裴行俭,只是希望时间还来得及。
听到程知节的命令王文度是彻底失算,所以程知节还是要配合苏定方出兵,那自己去了也是给苏定方的战功锦上添花,于是犹豫一下道:“大将军,末将还是以为突厥本部大营是需要防备一下的,您看?”
程知节稍微思考一下道:“你这么说是对的,既然这样你就带领本部五千人守在大营吧,防止突厥人切断我们的后路。”
王文度领命,程知节随后带领大军向着突厥援军大营而去。
王文度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拖延了时间,结果怎样就要看天意了。
当程知节率军直捣突厥援军大营的时候就注定了突厥人的大败,虽然因为王文度的拖延让裴行俭和程知节没有在第一时间支援苏定方,但这并没有改变突厥大败的结局,只是影响到了唐军的战果。
突厥援军大败,唐军追击溃军二十余里,斩杀一千五百多人,突厥人所丢弃的铠甲兵器、牛马纵横交错的散布在广袤的原野上无法统计,他们也没有时间统计,毕竟他们只是打突厥援军一个立足未稳,一旦突厥本部大营反应过来再发生战事那就是得不偿失了,并且现在击溃突厥援军就算是已经达到了目标,也就赶紧收拾了战场回到大营。
王文度也就等到了这个失望的结果,他终究还是没有挡住苏定方立功,有这一战的功劳苏定方就要在二人的比拼中压过王文度一头了,虽然王文度还有首战之功傍身,但哪里比得过眼下苏定方的袭营奇功?这完全可以改变唐军和突厥人的战场局势,使唐军从人数落后的局面反而在击溃突厥援军后占据了主动权,他的首战之功还是比不过苏定方这一次逆转战局的功劳。
在唐军击溃突厥援军的过程中,溃军四散而逃,最终还是有很多逃兵跑到了突厥的本部大营,突厥本部才知道自己的援军已经被唐军击败,这让突厥守将一阵愣然,他下午得到的消息唐军已经合兵一处,所以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援军,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假象,是唐军的瞒天过海的计策,所以自己等不到援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