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49章 皇后机关算尽被误 昭仪下定决心入局

第149章 皇后机关算尽被误 昭仪下定决心入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刘贤妃因为“加害”安思定公主被治罪死后,太子李忠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母,养母皇后就成了李忠唯一的娘,这都是王婠的深谋远虑。

但人算不如天算,王婠没有到刘氏在李忠心中有什么样重要的地位,她也不知道李忠心中对她的恐惧,加上王婠的急功近利,她太想清除李忠心中刘贤妃的存在了,于是在这样压力的逼迫下,李忠又回到了过去那个胆小恐惧的李忠,他开始躲着皇后跑,然后躲着皇后的宫婢跑,被找到的时候就哭喊着“我不要做太子了”,开始穿宫女的衣服,就像他娘以前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这才是李忠的安全感。

刘贤妃以前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已经做了太子了,为什么会穿宫女的衣服,因为她没有看懂李忠从始至终都不想做这个太子,或许也是因为李忠不知道太子是什么东西,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娘亲做宫女的时候,那时候生活很平静,不会因为犯错就被各种各样的老师训斥,也不会莫名其妙的就跪在皇后的宫门口请罪,李忠只是一个庶皇子,却一夜之间成了大唐的太子,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他害怕了,恐惧了,他只想回到从前,那时候娘亲刘氏只是一个宫女,所以李忠才喜欢穿宫女的衣服,可惜刘贤妃一直不懂自己的儿子,还因为母凭子贵她成了四大妃之一的贤妃,这是她几世修来的福分,她恨不得自己的儿子把太子之位抓的紧紧的,以后再做了大唐的皇帝,她就会是皇帝的娘,所以吃苦受罪算什么,刘氏认为这都是值得的,为此哪怕让她去死她也会做,最终她就甘愿做了皇后的替罪羊,因为皇后可以让她的儿子做太子,做皇上,刘氏认为自己死了也值得。

还有就是,在这些事情上刘氏和李忠也没有选择的权利。

只是不管是王婠还是刘氏都没有关注李忠的心思,在她们心里李忠只是一个小孩子,她们可以帮李忠做所有的选择,却不知道李忠的心里已经难以承受,刘氏还活着的时候好歹还能安慰自己的儿子,毕竟她是李忠的生母,可是刘氏没了以后王婠很明显没有这样的母爱和耐心,所以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李忠精神失常也是常理之中。

在发现李忠的失常之后王婠还以为只是一天两天的意外,她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忠忘了刘氏情况就会好转,不曾想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在身边的宫婢低声说道:“娘娘,太子,太子会不会是疯了?”

王婠转身一个大巴掌照着侍婢打了过去:“你闭嘴!你才疯了,就算你疯了太子也不能疯。”

侍婢看着双目通红的王婠不敢再言语,按理来说王婠是不会打她的,她是王婠从进李治的太子东宫开始就跟在王婠身边的老人,在整个后宫皇后不出,她就是皇后的代言人,身份之尊贵仅次于四大妃,是王婠真正的心腹,可是现在王婠打她了,因为王婠自己也乱了分寸。

王婠很绝望,因为李忠对她来说不只是一个太子,是王婠对儿子的执念,对皇后之位的执念,是王婠身居皇后之位多年阴谋诡计的心血,是王婠算计所有人都能赢的最后的依仗,为此她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她在这场权利的赌桌上□□了自己的一切,李忠是保证她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可是现在侍婢说李忠疯了,这就代表王婠会赌输,输的血本无归,这是她不能忍的,所以下意识就打出了这个耳光,这个耳光不只是打向侍婢,还是这老天,苍天不公,为什么李忠会疯?如果是天意如此,王婠打的就是这老天,

是啊,这真是天意弄人,王婠机关算尽太聪明,她把所有人都算计,李治,长孙无忌,萧未央,长孙德妃,刘贤妃,李忠,武昭仪,安思定公主,所有人都是她的棋子,都在她的算计之中,只有她是唯一的赢家,结果到头来李忠成了一个疯子?当初她阴谋加害安思定公主就是想逼疯武昭仪,结果武昭仪没疯,李忠反而疯了?这是什么因果报应,现世轮回?王婠不服,她也恨!恨这个贼老天为什么这么捉弄自己,王婠甚至可以容忍李忠是一个傻子,但不能是一个疯子,傻子可以做皇帝,但疯子却不行,所以李忠疯了就代表着太子之位不是他的了,王婠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之前她还在心底嘲讽长孙无忌和长孙德妃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看来自己才是一场空啊!

王婠马上就想到了应该给李治医治,失心疯是一种病,是可以治好的,前一段时间武昭仪因为丧女之痛不就失心疯了吗?现在不也是好好的?所以一定可以治好,王婠认为自己还没有输,她一定要治好李忠。

王婠道:“马上去请御医过来。”

侍婢闻言就要转身去请御医。

王婠又阻止道:“不行,你别去,不能请御医,现在太子失心疯的消息不能传出去,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不能请御医,这样,你出宫去请郎中,记注不要让别人看出端倪,还有就是让郎中进宫的时候遮住脸,换上女人的衣服,有人询问你就说本宫的身体出了一些问题,所以需要诊治,切记不可泄露了太子失心疯的事,明白了吗?”

眼下王婠一定要保守住李忠失心疯的秘密,不然这件事被外人知道了,在朝堂上提出了疯子是不能做太子的朝议,王婠就会满盘皆输。

侍婢跟在王婠身边多年,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马上表示明白就去宫外请郎中来为李忠症状。

一时间后宫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长孙德妃因为怀孕心切,已经找了数不清的御医和郎中为自己诊治,可都是说身体没问题,怀孕只是时间问题,还请德妃娘娘静心,心态最重要,德妃能静心才是见了鬼,她早就过了能静心等待的年纪,现在就是一个字,急。

然后就是武昭仪哪里,听说因为武昭仪在安思定公主死后郁郁寡欢,皇上心疼的不得了,所以特意把武昭仪的娘和姐妹从洛阳城接了过来,就近安置在宫外以方便一家人团聚,这样的偏爱可让后宫一众妃嫔眼红的不得了,偏爱就是偏爱,试问后宫哪个妃嫔有这样的待遇?

紧接着就是皇后处,最近也是医妇、医婆(古时候对女性医者的称呼)频繁出入,说是皇后娘娘的身子出了问题,需要诊治,可奇怪的是皇后娘娘治病不请宫里最好的御医,却请宫外的医妇、医婆,这就有些不寻常,这时候就有人打趣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没准皇后娘娘还没有放弃怀孕之事呢,这些年皇后娘娘什么时候就少找了郎中御医了?你说也是有意思,咱们宫里的这些女人想生个孩子还真是难啊,皇后娘娘、德妃娘娘都是一子难求,而有些人进宫三年就能生两,还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旁边的人低声道:“你说会不会是皇上的问题?”

就有人哂笑道:“切,皇上有什么问题,连那些低微的教导皇上男女之事的宫女都能为皇上生了三个皇子,萧淑妃更是一个人就为皇上生了三个子女,你说皇上有什么问题。”

又有人疑惑道:“那萧淑妃现在怎么不生了呢?”

又有人说道:“还能是为什么,失宠了呗,有了武昭仪忘了萧淑妃,一代新人换旧人,旧人落泪谁又闻。”

这些话传到萧未央耳中的时候又是一阵恼怒。

李治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看向了身边的内侍监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内侍监赶紧躬身道:“皇上,都在老臣的把握之中,不会有问题的。”

什么问题?不管是李世民从新城公主之后到驾崩的十几年就再也没有子嗣,还是李治的妃嫔少有人怀孕这都是前后两位皇帝的人为之举,而做这个事的人就是内侍监,所以李治看到皇后和德妃都在找御医郎中企图怀孕,李治害怕出了问题所以询问内侍监。

后宫的热闹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有人在后宫的入口一看就知道现在进来的是要去哪个宫的人,皇后娘娘的凤仪宫,还是德妃娘娘的寝宫,还是武昭仪的蓬莱殿,皇后娘娘那里是医妇、医婆,蒙头盖脸的,所以看衣着就知道,德妃娘娘那里是郎中间或是有一些医妇医婆,看起来就比较正常,不像皇后那里的藏头露尾,武昭仪那里就是武昭仪的生母杨氏和姐姐,妹妹,更好认,期间甚至有三拨人遇到一起的时候,也是各行其是。

直到有一天杨氏把自己在宫门口听到的闲话当做解闷跟自己的女儿如意说起的时候,杨氏本以为只是一些新奇事儿,顺便夸耀一下自己的女儿会生孩子,另外的皇后和德妃还要满世界找郎中,却引起了如意的心思。

如意让姐姐武顺去门口看着,自己更加仔细的询问杨氏到底是什么情况,之前她对这些闲话并不在意。

杨氏不明白女儿的想法,但还是说了一下这些事,什么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为了怀孕都开始在宫外找郎中和医妇求良方,宫门口遇到了一看就知道进宫的医婆是给哪个娘娘诊治的,因为去往皇后娘娘宫的医妇遮头盖脸的,看不清长啥样,倒是个子都不低,这句话让如意赶到了奇怪,看病就看病,干嘛遮头盖脸?这是想隐瞒什么?所以皇后并不是找医婆治疗不孕,这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猫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