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45章 起争执监国责外甥 多指责褚遂良悔过

第145章 起争执监国责外甥 多指责褚遂良悔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孙无忌的话说到后面已经不客气,他心中本就对武昭仪有埋怨,这时候自然不会有好话。

但李治却不同于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说的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也很符合逻辑,可是长孙无忌是人,李治就不是人吗?长孙无忌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武昭仪,李治却是能感受到如意对自己说的话不是假话,再加上当日侍女和刘氏就是李治自己亲手抓到,当时的情况李治历历在目,哪里有长孙无忌说的这些真相?长孙无忌说的很有道理,但李治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所以那就是刘氏和侍女被封口了!所以她们自己承担了所有的罪责。

想到这里李治道:“监国大人,你确定你调查清楚了吗?不是有人串供?你真的认为胆敢加害朕的女儿的只是这区区三人?!一个宫人出身的贤妃,两个宫女?”

长孙无忌道:“皇上,这就是真相 ,哪里来的串供?难不成皇上的整个后宫都会串供不成?皇上要慎言。”

长孙无忌不得不这么说,要是按李治说的串供的话,这个结果长孙无忌真要吃不完兜着走了。

李治早就被这个结果气昏了脑袋,怒喝道:“朕不管,朕只要真相!谁都别想在这件事情上欺瞒朕,也别想拿这个幼稚的结果糊弄朕,朕只要结果,哪怕这个结果是皇后,亦或是其他任何妃嫔,朕都不管!”

长孙无忌看着言语毫无顾忌的李治也是气急道:“皇帝!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你是皇帝,你更要知道自己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都决定着很多人的生死,更别说现在还牵涉到了皇后娘娘,皇上更要慎言!前殿后宫是国家安定的根基,都不能乱,皇后娘娘是后宫之主,其他妃嫔也是皇上的后宫,系出名门,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治怒吼道:“死的是朕的女儿,朕如果连这个公道都不能给,那朕还算什么皇帝!”

殿中一片安静,李治自从继位以来长孙无忌就是监国,二人之间虽然常有分歧,但舅舅和外甥之间也少有争执,甚至算是君臣和睦,就算出了上一次李治想要册封武昭仪做宸妃的荒唐事,长孙无忌还是最终选择了退一步维持君臣体面,而这一次是二人的第一次争吵,并且吵得不可开交。

殿门外只有内侍监一人守在这里,他在刚刚长孙无忌过来的时候就遣走了侍奉在这里的内侍和禁卫,他是这件事的知情者,更明白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尤其是涉及到皇帝的家丑,所以早一步遣散了所有人,只有他自己侯在门外,这是内侍监从太宗朝就掌握的眼力见儿。

且不说长孙无忌和李治这里的争执,褚遂良也前往武昭仪所在的蓬莱殿。

如意看到来者是褚遂良的时候,虽然心中还有丧女之痛,但还是勉强对褚遂良笑了笑,毕竟褚遂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褚遂良当年的举荐自己也许还只是皇宫里一个普通的宫女,还有就是褚遂良素有公正贤名,如意希望他能给自己带来真相。

再次见面二人都没有开口说话,但想想二人多年前的模样,都有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当时的起居使成为了今天的托孤大臣,同中书门下三品,当时的武才人成为了现在的武昭仪,只不过不是同一个皇帝的妃嫔。

最终还是褚遂良开口道:“你后悔吗?”

一句话把如意问了一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褚遂良接着道:“我是后悔了,后悔当初把你举荐给皇上,现今为大唐带来了这么多的风波,这于国无利。”

如意闻言不对,什么叫自己给大唐带来了风波?死的是自己的女儿,她被人加害了,这算什么自己带来的风波?如意不解道:“大人是何意?我听不太懂。”

褚遂良拿出了一些案卷,是这一次关于安思定公主被害案调查的记录,褚遂良道:“你自己看吧。”

如意紧张的拿过案卷,里面记录了刘贤妃杀害安思定公主的动机,说明白就是对武昭仪的嫉妒和怀恨,还有就是两位侍女被蒙蔽的说辞,这么看来安思定公主被害就是这么简单,凶手刘氏,帮凶两个侍女,这个如意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如意震惊这样的结果,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这是假的,我的女儿不是这么死的。”

褚遂良道:“后面还有,你可以继续看下去。”

如意接着看,后面就写的是所有妃嫔的证词,证明宴会当日并没有对安思定公主见死不救,以及皇后并不能确定是装昏的猜测,这样的结果跟当日之事完全不符,自己明明看到当日所有人都对自己的求救无动于衷,现在怎么可能没有呢?想到这里如意马上开始查找,她在找一个名字,徐婕妤,是的,在这件事情上只有徐婕妤当天帮了自己,所以徐婕妤的证词呢?

如意找到了徐婕妤的证词一看,并无不同,所以徐婕妤并没有作证?一时间如意愣在了原地,实际上徐婕妤的证词还是有不同的,她会说自己记不清了,没有注意到,忘记了,看得出来她不想说出违心的话,但她又不敢真的站在整个后宫的对立面,只能装糊涂说不清楚。

如意这时候才理解褚遂良说的话的意思,所以安思定公主被害只是刘贤妃一人之事,自己说皇后是幕后之人就有陷害的嫌疑,所以这就是褚遂良风波之说的由来?

如意连忙道:“大人,这不是真的,我没有说一句假话。”

褚遂良道:“你没有说假话,那就是皇宫的所有娘娘都说假话了?武昭仪,你到现在都还不做悔改吗?”

如意不解道:“大人要我悔改什么?”

褚遂良道:“这是我的错,所以我后悔了。”褚遂良第二次说自己后悔了,:“当年你进宫之后被划分在起居馆,我看你和徐慧聪明伶俐才愿为你们二人在皇上面前请赏,只是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心思深沉之人,我本不想再提及往事,当年在蝗灾事件之后,太子向皇上索要于你,当时念及太子多有荒唐也就没有怪罪于你,只是让你出使高句丽,到后来皇上开恩许你回到皇宫,也是念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到后来皇上驾崩,你作为皇上的才人应该依例在感业寺为皇上守身,你不该回宫的,可你不但回来了,还做了皇上的后宫,这乱了纲常,让人不得不怀疑你的心思了,当年太子之事真的只是太子的荒唐吗?真的没有你的蛊惑吗?至于你再次进宫之后发生的事,先是牵连到高阳公主谋逆,又是意图废立李忠殿下的太子之位,现在又是皇后娘娘涉嫌加害你的女儿,武昭仪,你说这桩桩件件怎么就会这么巧的落在你身上?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所以,我后悔了,你不该回宫的,我也不该在皇上面前举荐你的。”褚遂良悔过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