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奭认同的点头道:“既然李忠是被你收养的,那他对你不敬,你自然可以放弃收养他,这样他就会失去嫡皇子的身份,一旦他失去了这个嫡皇子的身份,谁还会认为一个庶生皇子有上位大宝的资格呢?”
王婠看着柳奭开始认真的思考这个办法的可能性,柳奭说的没错,王婠收养李忠他才有了成为嫡皇子的名义,这是他上位太子的名份,一旦李忠没有了皇帝嫡子的身份,那他就不应该继续做太子,可是?王婠犹豫道:“可是舅舅,一旦我这样做就再也没有了后退的余地,算是彻底跟长孙无忌撕破了脸。”
柳奭叹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为今之计你只能选择破釜沉舟,长孙无忌的狼子野心你是明白的,一旦长孙德妃能够怀孕,李忠算个什么东西?到时候你都难以自保,你说得对,这就是彻底的跟长孙无忌撕破脸,因为时间不站在你这一边啊,你无子就是你身为皇后最大的漏洞,现在你只能跟时间赛跑,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听到这里王婠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最近如意的确在李治那里替王婠美言了很多,李治也的确经常过来王婠这里,王婠想着自己赶紧怀孕,她作为皇后这么难就是因为差一个孩子。
这时候柳氏也听出了柳奭的言外之意,想要王婠放弃对李忠的收养,担忧道:“你也知道婠儿最大的缺点就是无子,现在又要婠儿放弃对李忠的收养,这样的结果婠儿不是还是没有皇子傍身吗?到时候萧淑妃会不会卷土重来?这样不是弄巧成拙么?”
王婠也有这样的疑惑。
柳奭道:“自然不能这么做,我的想法是既然婠儿想要依仗武昭仪的孩子博得皇上的欢心,既然李忠迟早都会被取代,那婠儿在放弃对李忠的收养后就可以收养武如意的孩子,这样就不会出现无子的情况,然后再罢黜李忠,扶持李弘上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还是要跟长孙无忌撕破脸,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王婠不想也不能坐以待毙,所谓困则思变,相对比长孙无忌来说,王婠虽然是大唐皇后,但她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实力,思考良久王婠还是默默地点头认可了舅舅柳奭的想法,王婠能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还坐稳皇后之位,离不开柳奭的出谋划策。
此时的李治也在如意的蓬莱殿生气,嘴里口口声声的说着有些人为了一些门户私计就意图左右他这个皇帝的想法和作为。
门户是什么?世家、家族;私计是什么?自私的想法,李治认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些世家世族的自私想法,就是私权,相对应的就是李治自己的皇权,现在李治认为一些大臣一些自私的想法都是为了自私自利,是想做权臣,至于这个人、这些人是谁,李治自己没有说出口,站在一边的如意听懂了李治要说的话,但也没有说出口,或者说不敢说出口,因为如意知道李治当初想要做这件事的意图之一,就是李治皇帝与臣子共治天下的说法,所以才会用这件事来做试探,结果就是这样不如人意,没了分裂朝堂的宗室,李治这个皇帝说话依然不算话,而这个最大的阻力很明显就是长孙无忌,李治尚且没有说出口,如意又怎么敢说出来?再者如意又该如何说出口,这样的君君臣臣不是君压过了臣,就是臣压过了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就是君臣之道,如意又该如何劝解?
或者说如意现在脑子也不清醒,在这件事上面李治是为了试探自己的皇权,王婠是为了摆脱长孙无忌的控制和长孙德妃的威胁,她只是为了对萧未央复仇,所以她就连李弘万一到手的太子之位都承诺会让给王婠万一可能的孩子,她只是这件事里面的一个小角色,现在只是提到了罢黜李忠太子的事就被否决,甚至都进行不到新太子人选的谈论,如意想再多都没用,这就是跟她八竿子打不着,大戏还没轮到她出场就已经谢幕,如意不知道这到底是福是祸。
可是李治不甘心,一个简单的试探他就已经溃败,这算什么皇帝?李治仁儒,但李治也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年轻气盛,有抱负,想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有什么错?他是皇帝,整个大唐都是他的,可是他连自己的太子是谁都不能左右,这算是谁的继承人?
要说当初决定李忠做太子的时候是由于没有选择的空间,又面对着高阳公主等宗室的纷争,是为了朝堂稳定,所以才会用李忠解一时燃眉之急,现在高阳公主等人已经伏诛,李治有了改变这件事的想法,这很合理,可是事实证明李治说的话不如朝臣管用,那李治含泪斩宗室还有什么意义?没了宗室坐大了世家?李治这个皇帝没有丁点收获,反而充盈了门户私计?就问这样的结果李治怎么甘心?
在李治还在愤懑的时候王婠也来到蓬莱殿拜访,说是拜访其实就是来见李治一起商讨这件事,把她在柳奭那里得到的主意说给李治听。
如意看见王婠过来赶紧行礼拜见皇后娘娘,李治还是阴着一张脸。
王婠察言观色知道李治还在为这件事闹心,不是对这样的结果无动于衷,不然王婠可不敢把话说出口,如果李治都无心恋战,王婠就只能知难而退,不过现在看来李治是咽不下这口气,王婠该怎么做也已经胸有成竹。
李治听着王婠说的话,放弃收养李忠?这样李忠就会失去嫡皇子的身份,也就没有了上位太子的资格,庶生皇子不配做一国之储君,李治听着这样的话有一些心动,他之前没有这样的想法,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也可谓是对长孙无忌支持李忠这个名义上的太子釜底抽薪,你说李忠可为太子,但一个没有了嫡皇子身份的庶生皇子还怎么做太子?
可是如果被朝臣以国家不可没有储君这个借口拒绝怎么办?李治问王婠。
王婠诚恳的说道:“皇上,这也是臣妾特意过来武昭仪这里的原因,臣妾自知国家不可没有储君,李忠作为太子德不配位,其中有李忠的责任,但也有臣妾这个养母不称职的责任,臣妾不配为母,现在臣妾愿意发《罪己诏》自惩,并且解除臣妾对太子李忠的收养,但念在自己身为大唐的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不能没有孩子,所以想要收养武昭仪的生子李弘为养子。”
这就是柳奭给王婠想的办法,以退为进,曲线救国,不提李忠的太子之位,王婠作为皇后自认为作为养母失职,所以不在收养李忠为嫡皇子,那么自然会有人提及李忠本来的庶生皇子身份,一个庶生皇子配做一国储君、一国之君吗?然后王婠再收养李弘,那么李弘就是皇帝和皇后的嫡皇子,并且还是唯一的嫡皇子,李忠又凭什么霸占着太子的位子?李忠的太子之位可以不罢黜,但就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配不配稳坐东宫!
李治闻言感觉这是个好办法,他倒想看看这一次“朝臣们”又该怎么婉拒自己!
不过李治吸取上一次的经验教训,没有上来就跟朝臣硬碰硬,于是先是宫里有了流言,说是皇后娘娘因为自己失职于太子的养母夜不能寐,茶饭不思,想要撤回对太子李忠的收养,甚至为此向皇上请了《罪己诏》。
紧接着坊间就有了这样的传闻,太子李忠有失格之举,但皇后娘娘不忍斥责,反而把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配做太子的母亲,所以想要收回李忠的收养身份。
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有人知道李忠到底对皇后做了什么才会逼迫皇后做出这样的选择,但大部分人都知道一旦李忠失去了皇后嫡子的身份,他还能继续做太子吗?
这个现在还不被承认的流言让更多的人起了心思,这或许就是皇帝想要罢黜李忠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