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111章 高阳公主执意孤行 濮王李泰饮鸩自薨

第111章 高阳公主执意孤行 濮王李泰饮鸩自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是真的无能为力吗?李泰在一个月明星高的夜晚独自喝着酒,之前李泰都有人数众多的门客陪着,但自从长孙无忌来过之后,李泰就遣散了自己的门客,现在就成了他一个人对月独酌,李泰一边喝酒一边思索着李治面对的困局,现在作为亲兄弟,李承乾已经亡故,他李泰只有李治这一个弟弟了,话说长兄如父,他们兄弟两现在已经没有了父亲,也没有了长兄,那他李泰这个哥哥就要接过父皇李世民的遗愿,让自己的弟弟活下去,让自己的母后能安息,所以李泰一定要想出办法解决李治现在的难题。

可是想来想去李泰发现自己才是眼下难题症结所在,自己就是高阳公主手中的棋子,是高阳公主指向李治的刀,李泰明白自己不是无能为力了,他可以有选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泰看着自己的影子仿佛是父皇站在自己的身边,也好像是大哥李承乾站在自己身边,李泰醉意朦胧,泪眼婆娑喃喃道:“父皇,兄长,我这么做应该不是错的吧,我错过太多了,这一次,我不想再错了。”

李泰的手中酒杯落地,碎了一地,反射着星光点点。

只一会儿的功夫濮王府的下人快马加鞭的奔向长安城。

此事千里之外的长安城还是夜色朦胧,李治就在自己的紫宸殿被一个噩梦惊醒,自从如意离开后李治除了去皇后那里看完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会夜宿在紫宸殿,这也是因为政务繁忙的原因。

李治在被噩梦惊醒之后也没有了睡意,可是也没有起床的心思,只是躺在床上想着梦里发生的事,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然后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监走了进来。

李治紧张的看着内侍监,心中有一些害怕,最近一段时间从来都没有好消息传来,难道今天又是哪里有民变发生吗?

内侍监甚至没有顾忌什么君臣之礼,而是直接走到李治身边轻声道:“皇上,濮王殿下,薨逝了。”内侍监尽量保持镇定,但声音还是丝丝颤抖。

李治一个震惊问道:“你说什么?”

内侍监重复道:“皇上,濮王殿下,薨逝了。”说完从袖中拿出了一封信。

李治看着内侍监手中的书信,颤抖的手拿了过来,信封上是熟悉的字迹,濮王李泰亲手书信,上书:稚奴亲启。

李治抽出了信封中的书信:

稚奴,我的弟弟,当你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我已经追随父皇,母后和兄长而去,弟弟勿念。

稚奴,哥哥有错,哥哥对不起你,当年被皇位所迷惑,做出了陷害兄长,威胁亲弟的大逆不道之举,让我们这好好的一家人分崩离析,辜负了父皇的疼爱和母后的遗愿,这都是哥哥的错,只怪哥哥悔悟的太迟。

现在我大唐外有突厥、高句丽和吐蕃等大敌,内有民变发生,值此多事之秋高阳等人还依托哥哥的名义在朝堂上争权夺势,哥哥明白你在其中的为难,所以哥哥不该熟视无睹,只是这样的困局下唯有釜底抽薪方可一举解决此事,从此宗室也不再是弟弟的威胁,所以哥哥愿饮鸩而去,以弥补当年的过错。

这件事我已经嘱托家人在我死后秘不发丧,八百里加急送书信于你,如何处置就看弟弟和舅舅的商议。

李治呆呆的看着手中的书信,刚刚他还在为李泰的突然去世震惊,但看到书信之后才明白李泰是自己饮鸩而死,自杀!就是为了解决自己这个弟弟现在面对的难题,这就是当年为了皇位威胁自己的李泰?自己的哥哥?稚奴?这是自己多长时间没有听过这个称呼了,在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会这么称呼自己,那时候自己称呼他们为皇兄,现在兄弟三人就只有自己了?

李治不知道该说什么,但眼泪已经不受控制的留下来。

内侍监看着李治的神情不对,但李泰薨逝这件事可不是小事,于是提醒道:“皇上,现在需要去请长孙大人过来吗?”

李治马上醒悟,收起了手中的书信道:“马上去请长孙大人过来,什么都不要管,直接把人拉过来,你亲自驾车去接!”

自己亲自去接?

内侍监听到李治这么说没有言语,而是马上备车疾驰而去,到了长孙无忌的宰相府邸都没有一丝犹豫,直接把长孙无忌从床上拉出来,什么官服也没有来得及穿,只是随意的披了一件常服就被内侍监带上马车,一样的疾驰跑向皇宫,路上长孙无忌还想问一问内侍监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没有得到回应,这样紧张的气氛让长孙无忌想到了几年前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

待长孙无忌来到紫宸殿的时候,看着李治就吓了一跳,李治这时候的双眼已经哭的通红,李治不等长孙无忌询问一声“舅舅”,就把李泰的书信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着李泰的书信,老泪也是潸然而下,喃喃道:“青雀,青雀,你这又是何苦呢?舅舅只是想化解你心中的误会,不是说对此事无能为力,你这又是何苦呢?”

第二天上朝,众臣还以为今天跟往常一样,是对李泰是否可以回归长安的吵闹,但马上就有人感觉到了异常,上朝的时候皇帝已经一反常态的坐在上首,双眼通红面带悲色,在看监国长孙无忌也是面色沉重。

就在众人还在猜测发生什么的时候,内侍监已经站在高处昭告道:“根据均州传来的消息,大唐濮王,因病不治,于前日薨逝,皇上有诏,从即日起,辍朝治丧,退朝。”

字越少事越大,内侍监口述的诏令区区几个字震惊了所有人,濮王薨逝?那就是魏王李泰死了?现在所有人都还在因为他该不该回来吵得不可开交,可是他就死了?这算什么事?

但李泰的薨逝就代表着现在围绕着他回归的局已破,没有再讨论的价值,那就要尘埃落定了,众人的眼神看向了还没有从这个消息中清醒过来的宗室诸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