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 > 第96章 新城公主婚事在即 高阳公主房家失和

第96章 新城公主婚事在即 高阳公主房家失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拜访左相家的消息立马被传开,新城公主即将完婚的消息也被大家重新记起,再结合前一段时间长孙家上位一位德妃娘娘的事,众人都可以想象到长孙家的权势、声望又要上升一个台阶了,虽然只要有长孙无忌在,这些都是锦上添花,但锦上添花也代表花繁叶茂不是,再粗壮的树也不是只有树干,而是要枝繁叶茂才是一棵真的树,才可以庇荫后人,这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其实关于新城公主的婚事算是一件旧事,也算是一件新事,旧事是李世民在位时安排好的婚事,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只不过是中间经过李世民驾崩,只能三年国丧期后现在完成,所以说是新事,但在眼下这样特殊的时间段,才会有特别的含义。

不过也有消息说皇上离开监国府的时候似乎并不开心,不过消息也仅此而已,并没有人知晓其中缘由。

只是李治在回到宫里的时候直奔如意的居所时候是真的黑着脸。

如意察言观色,一看李治的脸色就知道他不高兴,只是还不待如意询问,李治就已经气愤的开口,在长孙无忌那里受的气李治能憋到现在,都算是他这个皇帝顾忌自己的颜面了,知道家丑不可外扬,所以才会一路憋到如意这里。

李治恨恨的道:“朕就知道舅舅还在把朕当小孩子糊弄!当初说什么不知道你肚子里是不是皇子,都是糊弄我的借口!现在你生了皇子他为什么还是不同意朕的提议?难道朕这个皇帝就连这一点自由都没有吗?朕想让哪个女人做自己的妃子都不行吗?”

如意听着李治的抱怨就知道李治去找长孙无忌要妃位的事情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李治都是告诉过如意的,包括上一次为什么会被长孙无忌否了,如意也知道当时大家的理由很合理,所以还劝说李治说大家说得对,这一次李治去找长孙无忌之前还是告诉了一下如意,如意猜测不会顺利,但知道李治想要找回面子的心思,也就没法阻挡,不成想李治又经历了一次失败,这可谓是李治颜面的又一次挫败。

可是李治能为自己商议来一个昭仪的妃位这也出乎如意的意料,毕竟昭仪作为九嫔之首,是仅次于一品正妃的二品妃嫔,就算是在太宗时期,好友徐慧受宠也只是位列二品充容,比之昭仪要差很多,所以如意没想到长孙无忌会做出这样的让步,如果是别人如意倒也不意外,可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问题,先帝的才人,现在还可以了做昭仪?所以如意从来也没有对这件事抱有希望,没想到长孙无忌居然同意了?这还是权倾朝野的监国大人吗?如意有些看不懂长孙无忌的想法了。

话说长孙无忌认识如意,如意能被大家看到还要得益于如意在被册封为才人时和李世民的精彩对答,就是李世民用魏征逼迫自己捂死小鸟的故事考验如意,然后如意君臣一体的说辞,这让大家很意外,然后就是陪同李治在蝗灾事件中的精彩表现,再然后就是在万国来朝时的铁棒训马,这也足够出彩,还有就是保护李治从高句丽一路千里逃亡,这些事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能有这样不平凡的经历总会被人多看两眼,但也就仅此而已,因为她是皇帝的才人,一个女人。

如意早年在宫中也是尽量保持低姿态的生活,因为进宫之前如意跟自己的母亲杨氏有过约法三章,不出风头,不得罪人,不争强好胜,所以虽然经历了很多事,却都是被动的介入其中,没有主动做过什么,这也就让她的存在感更低。

正如很多年前魏征对自己学生如意的感慨:如果你是一个男孩子就好了,这样魏征一定会把她举荐到李世民面前,可惜她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她只能拘于后宫,长孙皇后很贤明,但并不是每个女人都有机会成为长孙皇后,魏征认为如意也是如此。

所以长孙无忌认识如意。

而如意对于长孙无忌的认识就不仅仅是认识这么简单了,如意对长孙无忌更加熟悉,先前她侍奉在李世民身边做侍书,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紫宸殿不说多看,见惯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褚遂良、魏征等大臣商量各种事情,当然还有李治这个太子在场,如意可谓是最不起眼的那个,在场的各位都是位高权重,谁会特别关注一个名为才人实为侍女的如意,但如意却有足够的机会来观察这些人,从皇帝李世民到各大名臣贤相,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这都在如意的注视之下,尤其是一直作为李世民最信赖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从始至终最相信的人,他对长孙无忌的信赖是要超过相信李氏宗亲的,所以长孙无忌是出现在紫宸殿次数最多的人,所以如意就有更多的时间“认识”这位现在的监国大人。

在如意的记忆里,的确是记忆里,从李世民驾崩之后如意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长孙无忌了,皇帝驾崩,如意作为先帝的宫人到感业寺终老,直到现在被皇后金屋藏娇困守凤仪宫,三年多的时间如意都再也没有见过长孙无忌,所以只是记忆里。

在如意的记忆里长孙无忌是一个足智多谋、不苟言笑,不怒自威,且固执己见的人,哪怕是当时的皇帝李世民都会认真考虑他的意见,至于现在,如意哪怕久居深宫也对监国大人权倾朝野多有耳闻,所以长孙无忌是怎么被李治说服的呢?还是说这是李治皇帝的身份发挥作用了?这不太可能,皇帝的身份对长孙无忌来说并不能代表什么,不管是先帝还是李治,所以根由还是长孙无忌自己,这就是如意对长孙无忌想不明白的地方。

想着想着如意有些烦躁,对她来说现在的状况简直是意外,按照她最初的想法,她只是为了报复萧未央对武家的打压,以及逼迫武家兄弟把自己的娘亲赶出武家,所以如意才会一气之下答应皇后的要求,进宫跟萧未央争宠,但仅此而已,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报复,对一个女人的报复就是抢走她最重要的男人。

可是现在呢?如意不只是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甚至是超出了这个目标,自从她进宫之后李治就独宠她一人,对萧未央是肉眼可见的冷淡,这就是达到了如意的目的,可是剩下的超出目标的结果就都属于意外了,她生育一个皇子是意外,李治想要让她做名正言顺的妃嫔也是一个意外,这在之前都是如意预想的结果中不存在的,所以这些意外让她也有些烦躁。

意外就代表着不确定性,而在宫中,不确定性就代表着危险,如意在宫中十几年的时间,从普通的一个小宫女到皇帝的才人,已经不是当初进宫的小白,她已经能够意识到这些危险,李世民的德妃阴氏因为儿子李佑的原因,自囚掖庭这件事如意还是历历在目,所以如意知深浅才知万事难,她也就从来没有做妃做嫔的想法。

另外还有一个长孙无忌,这也是如意惹不起的人,她如果想做妃嫔是摆不脱长孙无忌的关系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如意是绝对不会走这条路的,现在她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又何必自找麻烦呢?可是李治这里......

如意还真是有些烦恼啊,这或许就是幸福的烦恼吧,后宫有哪个女人会不想做皇帝的妃嫔呢?这反而是如意的烦恼,如果说出去一定会被人说是故意炫耀的,但如意真的不想做这件事。

在李治的抱怨中,如意也开始叹气了。

不过如意将会被册封昭仪这件事现在只是李治和长孙无忌私下决定的结果,外人并不知晓,外加现在如意也算是一个知情者,却没人会说出去,现在这只是一个秘密,还并没有掀起波澜。

掀起波澜的是新城公主的婚事,毕竟这是皇上和长孙的联姻,长孙家的权势是实打实的水涨船高。

作为现在长孙家的众所周知的对手,宗室高阳公主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也代表房氏对这件事做出了相对的回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