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尼采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
哲学课上,江荻恹恹欲睡,不知是哲学老师那枯燥的解析让人提不起兴趣,还是肚子饿得缺氧导致头晕。江荻觉得这些哲学家们要是跟自己一样每个细胞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就没精力去思考什么存在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了。要是他们都跟自己一样饿得头晕眼花就只能想到美食了,一想到美食,江荻觉得更饿了,她无法理解划粥断齑的范仲淹在饥饿时是怎么记住那些圣贤书的,总之自己一个字也记不住。
有句话说:“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出现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江荻还处在金字塔最底层,没有物质就没有精神,而精神食粮是填不饱肚子的。
她写了封信给杜笙平,说她想休学,却被这个蓝颜知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训斥一顿。江荻估计他这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可能无法理解自己饥肠辘辘地看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感受。”江荻整天琢磨着是休学还是饿着肚子完成学业,要是能跟李白一样靠写诗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也不错,但江荻自认为没这个天赋和才情,且读书少,所以觉得这个目标可望不可及。
历史老师的课倒是上的精彩绝伦。这历史老师虽年轻,但满腹经纶,博古通今,上课时旁征博引,生动诙谐,许多历史故事信手拈来、引人入胜,让人在捧腹中不知不觉就学到许多课外知识。
收到钱程第三封信的时候,已是深秋了。信中他说他们学校在举办秋季运动会,他不小心拉伤了腿,结果没拿到好名次,运气是不是有点背。江荻不知道自己学校办不办运动会,初中时每年都参加,后来已不想在众目睽睽下奔跑跳跃了,所以没什么期待。信中他终于表明心意,说他喜欢江荻。江荻不知他这喜欢从何而起,难道就因为高考三天去他家吃过饭,还有那晚他抱着自己伤心流泪?
纪伯伦说:“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难道就因为我陪你一起哭过,你就喜欢我了?江荻知道他喜欢的是林琅,和林琅分手后,没听说他喜欢过其他同学,只专心学习,现在却说喜欢自己,江荻总觉得不真实。就算自己是林琅的好友,但自己不是林琅,且不喜欢做林琅的替身,所以不相信他的表白。回信说:“好好养伤。”
江荻的专业是法律,之所以填报这个专业,一是因为这个专科院校专业少,选择性小;二是因为初三下学期的《宪法》课江荻学得不错。既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选法律了,因为英语已废,财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