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清安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9.

向李亦清借衣服的时候,常安大言不惭地放话要投桃报李,她哪门课成绩都不差,只要李亦清需要,保准随叫随到。这话说得很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常安的成绩画成雷达图是一个标准的九边形,说的好听点儿,算是“九边形战士”,说的难听点儿,没有一门课成绩出挑。赶上哪一科卷子出题刁钻,九边形就得直接凹回去一个角。

“是旧衣服,你有用的话留着吧,比当抹布强。”李亦清想,反正她们是同桌,想请教功课只需侧个头而已,常安的随叫随到也不算是虚假宣传。

李亦清不催着常安还衣服,那件旧衣服就在常安家里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几个月。

整个高一五班磕磕巴巴磨合了半个学期,刘伟刚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和脸对上号。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密,眼看要无法静心学习。

无独有偶,别的班也有类似的情况,一个年轻老师满脸沧桑地回到办公室,在刘伟对面的座位坐下,嘴里念念有词:“管不了,这才两三个月,真是越来越管不了。”

“怎么了这是?”刘伟端起茶杯,高深莫测地抿一口茶水。

“就我们班那群学生,”新老师大倒苦水:“他们刚来那会儿,彼此不熟的时候还好,互相都客客气气,看着一个比一个知书达理。现在呢,一起混了两三个月,好了,原形毕露了,一天天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全在疯玩儿。”

“正常,每届都这样。”

“刘老师,我听说四班石老师为着这事约谈学生,你说……”

“要我说啊,”刘伟一听石老师的事迹,一瞬间表情有点复杂,他熟练地操起神棍般的高深,飘出一句:“没必要,孩子们心里有数。”

然后站起身,带着叮当作响的钥匙串走向自己班级,留一个迷茫的年轻人在办公室摸不着头脑。

今天正好是星期五,按十二中惯例,考完最后一门全校大扫除,然后直接放羊。每个班除了自己教室,额外还要负责一块室外区域。考场桌子被摆得歪七扭八,生活委员常安站在讲台上,指挥全班的桌子归位。

常安踮脚,整个人被微微提起来,手搭凉棚,远眺最后一排:“小清,足球队和舞蹈队的位置不用管,他们要放器材道具,自己会归置的。剩下的不用管了!”

闻言,李亦清立刻撒手把桌子留在原位,比了个OK手势,从容不迫地回到窗边。路过一个倒数第二排的时候,身边轻轻传来几声嬉笑,其中隐隐飘出李亦清的名字。

李亦清分出一个眼神,和几个偷笑的同学对视,仗着自己个子高,她居高临下一挑眉。被围在中间的是个于筝,人如其名,是个戏曲相关的音乐生,平时忙于专业课,在班时间并不多。

于筝被李亦清发射了一个侧身挑眉,很给面子地一捂心口、向后倒去,被周围人熟练地接住后背,又重新站稳。

手上小舞花一翻,于筝抄起专业本事,很像那么回事地来了句戏腔,就是台词听起来不像正经戏曲:“小清呐——青姐但把心头展。”

“……许仙永不负婵娟。”李亦清顺着接下去,眉头应声舒展,露出个他乡遇故知的笑,笑容一闪而逝,又变回雕塑脸。于筝听了李亦清这一声“白嗓”,捧出一颗迷妹眼,紧赶两步抓住李亦清的手臂,忙问:“你看过《青蛇》吗?一部动画电影。”

距离被措不及防拉进,李亦清上半身下意识往后倒去,点头的间隙里,飞快瞥了常安一眼。

于筝抓着李亦清不放,把人拉回围着的几个人中间,兴高采烈说:“我说什么来着?我就说她很适合出小青的COS吧?常总刚刚一嗓子提醒我了,名字里就写着‘合适’呢。”

幸亏于筝不常在班里,不然一个她一个常安,能把“高岭之花”薅下来进泥里打滚。

“是吗?”李亦清眼疾手快地从窗台捞起一对塑胶手套,临时决定再擦一遍窗台,借着戴手套的动作,不动声色挣开于筝的手,“不太了解,放假有机会的话我去看看。”

“嗯嗯!”于筝一点头,放李亦清继续做清扫,而后从课桌抽屉里摸出手机,背过身,从收藏夹里挖出一打落灰的COS信息,统统转发给李亦清。

“哟,打扫完了?考得怎么样啊。”

刘伟阴魂一般端着茶杯飘进教室,不怀好意地明知故问。

试卷像一通杀威棒,各科老师心照不宣地拿出了压箱底难度,打得高一新生嗷嗷直哭,一个个脸皱成苦瓜。

于筝抱着乐器,准备去一趟音乐教室,听了刘伟这话,心态特别好,脸色仍是清爽黄瓜,拐弯抹角地问:“老师,这次是不是判卷子特别快?”

“这叫高效。”刘伟脸上的幸灾乐祸藏都藏不住,“大课间都去哪玩了?怎么人这么少,班长和学委呢?”

“呃……”初中部的旧人们诡异对视,有人避重就轻,端起假笑,回了句:“学委被叫去登分了,其他同学在操场,锻炼身体。”

至于班长孔君遥?

他忙得很,一下课就去政教处开每周例会,带着条理清晰的会议记录回来,把二十分钟的会议内容浓缩进两分钟,在班里交代完工作,扔下笔记本就去隔壁串班——找他女朋友去了。

“锻炼好啊,年轻人就是要多运动。”刘伟走到窗边,看这帮学生的表情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按下不表,只是在窗外运动场上搜索自己学生的身影。

李亦清一如既往地不爱离开座位,常安也一如既往地不消停。

大扫除一结束,高一五班的各路神魔都各归各位。

下午五点是十二中雷打不动的大课间,校风讲究“多元”,五十分钟的大课间里,干什么的都有。艺体生每天要训练,一下课直奔各自训练场地。文化课学生有的留在教室闲聊,有的满校园乱转,个别卷王去图书室看书。

大部人都静不下心学习。

事情要从军训结束那天说起,常安从爷爷家回来之后,触景生情地想起小时候踢毽子,第一天带了个毽子去学校,大课间本来想拉着李亦清一起,李亦清举起英语阅读专项,无奈摇头。

“太遗憾了。”

常安反手在班里集结一帮初中部的“旧人”,大操场要给足球队训练,小篮球场又人满为患,三五个人凑在一起一合计,决定买通体育老师,去校外踢。

十二中紧邻滨河公园,一扇侧门直接通向公园步道,体育课有需要的话经常直接把学生放到公园里活动。他们班体育老师是个新来的年轻老师,本来就容易和他们玩到一块去,被常安用两罐冰可乐“特邀”来一起踢毽子。

体育老师又不是傻子,当然看出常安是想去公园玩,没拦着,只是不放心学生们自己玩,拎着可乐走出器材室,跟着一起在公园活动。

十二中“滨河毽队”新鲜出炉。

几个月里,滨河毽队规模日益壮大。

看到滨河毽队生龙活虎,刘伟放下心,回到讲台坐着,个别卷王凑上去小声请教问题。

一顿地域难度的杀威棒打下来,常安想起自己对李亦清夸下的海口,心有戚戚,暗地里,偷偷摸摸联系学习委员王语晨,以一瓶香水小样为诱惑,让她帮忙偷看一下自己的成绩,如果太过丢人现眼,她也好提前想想到时候该怎么表情管理。

成绩还没发布,学习委员王语晨被喊去帮忙登分,一整个大课间都不见人影。大课间过半才回教室,刚落回座位,周围几个好看热闹的就围了过来,扬着嗓门比音量:

“学委!成绩出了没?”

“我们赌了一个芒果,这次历史物理肯定集体阵亡!”

“不是苹果吗?怎么成芒果了?”

十二中校内抓得不严,每次成绩单还没出,小道消息已经先一步流出来。能流出来的消息往往都很有记忆点,谁写了零分作文、谁物理选择全错,比正儿八经放成绩的时候还热闹。

登分回来的王语晨感觉自己眼前有数字在飘,拧开水杯,把剩的半杯凉水小口喝完,这才慢悠悠答道:“成绩估计明天出,历史物理确实考得不好。”

从学委这里探到口风,赌输了的那位哀嚎一声,不情不愿摸出自己最后一个芒果。

“诶。”王语晨个子小,坐在前排,突然想起常安拜托她的事情,转身看向后排,“常安呢?”

常安当然不可能安安分分坐在座位上,校园那么大,哪里都可能有她的身影。王语晨找不到常安,习以为常,从抽屉里撕出一张便签纸,字迹很小地写了什么,又把便签折两折,揣进袖子里。

常安前桌不在座位上,王语晨鸠占鹊巢,一掌把纸条拍在常安桌面上:“她又扔下你跑了。”

“忙着带领滨河毽队练兵。”李亦清刚好复盘完一套英语卷子,过道里有学生追逐着跑过,仓促丢下一句“下个月的值日表该出啦!李亦清帮忙催一催!谢谢——”也不管李亦清有没有听清楚,又追打着扬长而去,沿途把课桌撞得东倒西歪。

王语晨险些被撞到,脸上的惊恐神情还没散干净:“常安可真神奇。”

“怎么了?”李亦清站起身,两手撑在窗沿,远眺窗外,滨河毽队正训练地热火朝天。

“有她在,一般都很热闹;没她在,只有名字出现的时候,也很热闹。你笑什么呢?”

“没什么。”李亦清忍不住笑腔,“你来看。”

滨河毽队今天迎来了新成员——王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