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瞬间鸦雀无声,朱元璋一气之下踹倒了案桌,这帮人怎么敢,怎么敢的!
【或许张信等人没有错,但这严重破坏了南北关系,】徐妙锦道,【于是老朱将参与本次会试的官员全部下狱,唯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六月,老朱亲自策问,重新钦点了61人,全为北人。因此此榜被称为北榜。但他并没有否认刘三吾等人列出的南榜。】
朱元璋黑脸道:【这帮南方人怎么敢的,真当老朱我的刀钝了吗?】
徐妙锦迟疑了一下道:【洪武三十年,您都70了,眼瞅着就要给朱允炆让位了,那些人没将您放眼里也正常。外加朱允炆又是个绝对的文官支持者,他们自然不怕。】
听到着,朱元璋的头有开始痛了,他到底选了个怎么样的继任者啊!
徐妙锦道:【朱允炆一上台就提高了文官的地位,他的政治盟友几乎都为南方文人,别的基本难以靠近他身边。从建文二年,明朝第八次科举,来自吉安府(江西)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一甲前三就能看出南方文人有多嚣张了。】
【朱棣靖难登基之初为了拉拢南方文人,特令来自吉安府的解缙担任主考官,然后这帮人就玩了一个大的,】八卦系统补充道,【那次科举的结果:状元曾蓕(gui,第四声)、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全部来自吉安府。】
朱棣顿时火大,这拉拢归拉拢,但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他头上蹦迪啊!
【解缙什么下场?】朱标好奇的问道。
【被锦衣卫用酒灌醉,埋入雪中致死,】徐妙锦道,【朱棣当初被他的一句好圣孙忽悠瘸了,封了朱高炽当太子。南方文人以为他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结果朱高炽当皇帝后却被刺了他们,玩起了南北分卷考试,规定录取人中南方占比六层,北方占比四层。然后朱瞻基发现状元基本被江西、浙江、南直隶的士子瓜分,于是他将又考卷分为南、北、中卷,比例调整为南卷五成半、北卷三层半、中卷一层。】
【这个不错,爹,下次也这么搞吧。】朱标道,【不能再让南方文人一家独大了!】
【南方文人一家独大的下场就是程朱理学成功取代了经学(经学原本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渐渐演变为一种特指研究及注解儒家经书的学问)。】徐妙锦厌恶道,【自宋以来,士大夫们极力抢占武将的生存空间,美名其曰‘武夫误国’,却从来没想过只会空谈的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朱棣挑眉道:【你这是打心底厌恶程朱理学啊!】
徐妙锦嫌弃道:【谁会喜欢只会窝里横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啊,不想着如何打败辽金一统山河,只会跪求安稳的懦夫倒是有脸将怒火发泄到女人头上,。】
朱棣闭嘴了,他虽然觉得程朱理学好用(利于统治),但他并看不起哪些膝盖比谁都软的宋儒。
看到这朱棣安静了,被那种玩意按着打简直是耻辱,难怪徐妙锦不喜欢程朱理学。
【行了,先不说这个了,】朱元璋道,【科举的事情,标儿负责,郭恒贪污的事情朱棣负责,我就一个要求,干净,明白吗?】
【我尽量。】朱棣回道,【基准线是多少?】
朱元璋张口就道:【满六十两一律除斩。】
【这是不是过于苛刻了?】朱标犹豫道,【以六十两为界,监牢怕是关不下……】
【比起砍/头,我估计他们更怕一无所有吧。】徐妙锦吐槽道,【与其杀了,不如抄家,再让他去干苦役。这么好的免费劳动力,嘎了干什么?】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道:【有道理,各地盐矿有点缺人,就让他们去制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