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是这帮勋贵想要看到的了,因为朱元璋下旨取缔了全国官营/私营的妓/院,还令仪鸾司全力打击暗/娼、人口拐卖、赌场以及各种容易成瘾的药物(如五石散、大/麻、鸦/片等)。
这让自诩风流的文人墨客们都要疯了,有上书陈述官营妓/院为朝廷增加了多少税款的,也有写文章骂朱元璋的,还有抓紧消费的……
众生乱象看的徐妙锦不由摇了摇头,心想这才过去几年啊,这帮文人墨客就忘了朱元璋是怎么成为天下共主的吗?若是成化后的皇帝指不定会因为反对过于激烈而放弃推行自己的政策,但现在掌权的可是朱元璋,负责推进的可是朱棣,在这两位头上蹦跶,真是嫌自己命长。
事实也和徐妙锦想的一样,朱棣将跳的最欢的一群人名单列了下来,一边让仪鸾司的人去查他们的黑料,一边让八卦系统收集和他们有关的消息。
两相对比下,朱棣罗列出了这帮人的罪名,有奸/□□女的,有赌/博的,有坐赃的(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得利的行为),有贪赃枉法的……更绝的是朱棣还将档案移交刑部和大理寺核查。
朱棣这么一搞,闹的最欢的那群人的家属只能放弃搞暗箱操作,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暗箱操作的成本越高,危险系数也越高。
给了他们致命一击的则是朱元璋,因为他这次拒绝了‘官当’,让这群人跟平民一样被审讯定罪。
什么叫‘官当’呢?就是官员犯错可以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朱元璋虽然没有明确将这个制度列入到《大明律》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以罚俸、降级和除名等一系列手段来处理官员犯错,而不是和百姓一样被判刑。
虽然这次朱元璋明文规定大明官员不得官当,但他心里也清楚,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明文规定不允许只是让大家脸上好看点罢了。
不过能意识到这是不对的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徐妙锦不指望朱元璋他们能背叛自己的阶级,说句难听的,如今徐妙锦自己都是特权阶级,哪里来的脸去批判呢。
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因为人们的精力被另一起大案吸引走了。
之前徐妙锦搞统计图时,朱元璋就敏锐的发现户部的账不对,不过因为当时没有证据他便将这事按下了。
这次之所以被翻出来,是因为户部有人因‘做赃’被捕了,为了减刑,他供出户部侍郎郭恒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等私吞太平府、镇江府等府的赋税;且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赋税,如吃饭要收口食钱,交税入库房要收库子钱,到寺庙道观上香拜佛要收神佛钱等,用以中饱私囊。
朱元璋看到口供后,那叫一个勃然大怒,脑中瞬间闪现出了各种酷刑。
忙着帮马皇后整理后宫工作量数据的徐妙锦看到历史偏差值突然大涨,不由问道:【发生了什么?】
【朱棣翻出了原本该在洪武十八年发生的郭恒案。】八卦系统道。
【原来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恒案啊,难怪了。】徐妙锦道。
马皇后一脸懵的问道:【明初四大案?哪四个?】
【分别为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胡惟庸与蓝玉案件也称“胡蓝之狱”。】八卦系统科普道。
朱标冒泡道:【蓝玉?妻舅这是干什么了,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
【emm,怕朱允炆坐不稳皇位,所以老朱干掉了以蓝玉为首的功臣宿将,】徐妙锦道,【因这个案件而被诛杀者多达一万五千人,军中的骁勇将领差不多都被杀戮殆尽。】
朱标……
八卦系统补充道:【据说蓝玉在军中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甚至不听君命。某次北征还师,夜扣喜峰关,关吏没有及时接纳,蓝玉就纵兵毁关强行进入。除此之外蓝玉还霸占东昌民田,私蓄奴婢,纵奴作恶乡里。还让家人私买云南盐1万余引进行走私……】
朱棣评论道:【那就活该了。】
【朱棣你真的该感谢蓝玉,】徐妙锦悠悠道,【要是没了蓝玉案,建文朝廷不会无武将可用,你未必能靖难成功!】
朱棣默默匿了,再说下去朱元璋又该打他了。
【郭恒的案子能和胡惟庸相提并论,看来他贪的不少啊,】朱元璋阴恻恻道,【他到底贪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