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等你回家 > 第44章 民心难违

第44章 民心难违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老先生说:“五胡乱华,是汉人的噩梦,是几乎临近汉人灭绝的一个时期。

此时,一个挽救汉人于灭族边缘的英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国的凉明王---张寔。

前凉最初的奠基人,是西晋凉州刺史张轨,西晋以豪强大族立国,因此这些远离中央的地方大族,实际控制着当地的军政大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尤其是西晋陷入‘八王之乱’后,晋中央无力顾及边地,因此凉州便独立了。

张轨死后,其子张寔即位,西晋灭亡后,张寔带领凉州军民割地固守,并尊奉晋朝年号。

后张寔之子张茂即位,改元永元,从此,标志着张氏凉州彻底脱离晋朝独立建国,史称‘前凉’。

前凉立国前后七十多年,不但熬垮了匈奴政权‘前赵’,羯人政权‘后赵’,还熬垮了慕容鲜卑的‘前燕’。在五胡乱华最暴虐的岁月,前凉一直屹立不倒,维持了独立和稳定。

直到前秦崛起,前凉才被符坚所灭,但此时北方已经归于相对的安稳,胡汉关系已经极大的缓和,前凉已经完成了其拯救北方汉人的历史使命。

可以说,前凉中前期是五胡乱华时代,一片难得的‘净土’。

当时,著名的天象大师说:‘天下将乱,避乱之所唯有凉州而已。’

根据历史记载,避难凉州的中原士人络绎不绝,所谓‘自张氏以来,凉州号为多士’,正是前凉政权的存在,使得北方保证了‘衣冠不坠’。

张氏政权统治期间,基本做到了稳定内政,张轨之后的历代前凉君主,稳定物价,鼓励农桑,收拢流亡百姓,招揽中原流亡名士,同时还积极的开办学府,教授汉人文化知识,才使中国文化没有断流。”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琵琶一曲肠堪断。”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风萧萧兮夜漫漫。”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河西幕中多故人。”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故人别来三五春。”

一阵唢呐solo声响彻夜空……

唐老先生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00年的唐宋繁荣过后,中华民族又到了危亡的时刻。

‘靖康之难’到底有多惨?简直是被世人羞辱引言。

谁来拯救这即将灭亡的大汉民族?

第三个张氏英雄出现了,那便是‘川人自古不负国,张浚救亡立南宋’。

张浚[1097-1164年]为南宋宰相,三次受命为都督[宣护]诸路军马,领导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刘锜、岳飞、杨存中、李显忠等人抗金,是一位‘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式的抗金统帅,是南宋立国期间战外敌、平内乱最大的功臣,是南宋立国第一台柱。

张浚的治国理念是:‘王者以百姓为心,修德立政,惟务治其在我,则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天下舍我,将安归哉?固不侥幸于近绩也。仰惟陛下躬不世之资,当行王者之事,以大有为,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国势既隆,强虏自服,天下自归。’

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年]曾对这段话指出:‘既然统治者必然是少数人,被统治者是多数人;而力量很明显在数量占优势的多数人那里,也即,明明是被统治者拥有更强大的力量。那么,为什么更有力量的多数人,宁愿克制自己的情绪和喜好,去屈从于少数统治者的情绪和喜好?’

他得出一个适用于所有政权的颠扑不破的规律,即是:‘作为少数的统治者,最终只能依赖观念,来统治更有力量的多数。【1】’

由于宋高宗及以后的继任者,违背‘权力最终来源的多数人信奉的特定观念’,导致南宋最终灭亡。

但是,张浚为南宋立国以来的70年朝政的善治理念,却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唯有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指导下的理念,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比如忽必烈,一个游牧民族的皇帝,善用汉人治国,再一次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花门楼前见秋草。”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岂能贫贱相看老。”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一生大笑能几回。”

[歌曲]“哎呦~哎呦~”

[和唱]“斗酒相逢须醉倒。”

唐老先生讲:“现如今,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危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凋零,西方文化的入侵……谁是那个让我们中华民族重返世界之巅的那个人?我们都翘首以盼……”

淳于溷扼腕叹息道:“可惜,像我们这般年纪的人,是看不到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