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主席说:走这么远的路。让她留下吃了饭,才走的。
当时主席住在北门内凤凰山麓的李家窑洞。中央党校在延安城东北五公里处桥儿沟镇。
不知从何时起,她就住下不走了。主席说:‘不走了,好嘛,有地方住。’当时主席住着三间石窑洞,左边是书报室,中间是会客室,右边是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
当然,这一切的安排,都是张部长的指示,若没有部长的指示,李云鹤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再说,要是没有张部长的安排,李云鹤也无法进入主席的住地。
随后,李云鹤随主席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直属队协理员。1949年春,李云鹤随中央机关,从陕西到达北平。
这就是,‘天生美人自陕西归来,建国后,住在中央机关,生活也就渐渐安顿了下来’。”
老学究:“那‘长弓在地【1】,危而不危’……有作何解释?”
淳于溷:“姓张的,给农村出身的李云鹤铺就的道路,看似危险,其实并不难!”
老学究:“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色更鲜……作何讲?”
淳于溷:“从陕西回来的女子,一步登天,正是把‘琵琶’弹的出神入化,技艺超群啊!‘皎皎’是白色的意思,这里多少带点儿她名字的意思;‘皎皎’还有朴素之意,说明,李云鹤自从来到延安,直到去世,一直穿的十分俭朴;‘皎皎’还有面容姣好的意思,山东女子的美,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
加上“色更鲜”,是说,面容姣好、穿着朴素、年仅25岁的李云鹤,却有过五次婚姻了……”
“噢,”老学究笑道,“这样,最后那句‘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就好理解了。就是说,文`革时期,李云鹤等人乱国的事,但就像那兔子的尾巴,他们猖狂不了多久!”
淳于溷附和道:“对,就这个意思。”
老学究又问:“如果说,42 象是说二十世纪后期的事,那么,43 象说的就是现在啰?可是根据卦象,没有一点儿说的准的地方。”
淳于溷道:“那就是,还没有现象!”
老学究觉得淳于溷,对42象解读的颇有些道理,便道:“要不,咱俩在聊一聊43 象?”
淳于溷说:“行啊,你先说一说谶颂。”
老学究道:“第四十三象的谶曰----君非君,臣非臣;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惟有外边根树上,叁十年中子孙结。
金圣叹注解:此象疑前象女子乱国未终,君臣出狩,有一杰出之人为之底定[平定],然必在三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