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等你回家 > 第28章 文化自信

第28章 文化自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教师接着说:“同样,我们来看一看欧洲的芬兰。

2020年,芬兰的中小学全面取消了语外、数理化、史地生的分科教学,全部进行全科教学,采用PBL教学模式【1】,以问题为中心,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孩子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活下去的能力。

教育全部由‘知识结构’为中心,转化成以‘胜任’为中心的教育。

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教育,也必须是与时俱进。如果,中国在10年内,还是依规现行的语数外、数理化的,还是这种以知识框架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未来在国际上,将毫无竞争力,因为这事儿,考试机器比人干得好。

全世界都转向‘胜任力’教育,而我们依旧循规蹈矩,还在用知识评估选拔的标准,我觉得,如果10年内,我们的中考和高考还在的话,那就真完了,势必以丧失中国的国运为代价……”

听了老教师的慷慨陈词,淳于溷漫条斯理地说:“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曾经说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可见,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教育事业怎么改?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其实,习总书记早已给出了方式、方法及答案。只是我们的各位部长们,没有意会到他的深意!!”

老教师问:“什么方式、方法和答案。”

淳于溷道:“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只提了两个理念,一个是‘中国梦’,另一个是‘文化自信’。”

老教师问:“不是‘四个自信’么?”

淳于溷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胡总书记提出来的。但这三个自信的基础,却是‘文化自信’。因为,只有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才可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习总书记才补充了‘文化自信’。

这‘文化自信’就像一把金钥匙,也只有它,才能打开‘中国梦’的金锁。”

老教师听糊涂了,便道:“你可否细说?”

淳于溷说:“首先说,我们的宣传教育部门理解的‘文化自信’,好像就是多举办几场‘诗词大会’;往课本里多加几首唐诗宋词;多读几本古书籍。

‘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在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本土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这种信念,不仅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自豪感,也来自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对自身文化特色的坚守和发展。

坚持文化自信,意味着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文化自信’上升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武器。

如何应对?当然不是照搬照抄别国的!

不要盲目效仿芬兰进行‘全科教学’,打乱我们的分科课程;美国搞MTC新模式上大学,我们也新模式了;人家在课堂上加上‘机器人学’,我们就开设‘科学课’了……

我们的各位大部长啊,能不能好好理解一下总书记的‘文化自信’?能不能用心研究一下中国的古书?

芬兰的‘全科教学’和美国‘MTC新模式’都是我们老祖宗玩儿剩下的!

首先,芬兰的‘全科教学’,不就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么?

想一想我们孔老夫子教学,不就是这么不分科,因材施教的么?他的那部‘半部《论语》治平天下’的治国辅政第一书,不就在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下成书的么?

再说,美国搞的这个MTC新模式,什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新模型’;什么又‘8项能力’、‘61项指标’的……费了这么大劲儿,用我们中国文化,就两个字便解决了。”

老教师问:“什么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