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青天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18章 第十八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彦澄的睫毛闪了闪,他牵起嘴角,同样伸手拂去了江甫渝肩上的风雪,笑道:“我可是太子殿下,甫渝不必担心。”

江甫渝转回头,将披风向上拉了拉,堪堪遮住他泛红的耳尖。他道:“此事还得与知州大人相议,待到营地再细谈。”

沈彦澄看着江甫渝的背影,也没管他看没看见,笑着点了点头,跟了上去。

青州无休止地下着雪,仰头向上看去,除了刺眼的白再无其它。城中的日晷形同虚设,三人依照着地图定下几个救济点后,赶着时间带着车马便到了救济点。

城中依次在东南西北共设了四个救济点。江甫渝所在救济点为南门城下,沈彦澄所在救济点为西门处的庙观,知州所在救济点则为北门处的一家空着的商铺,那几位壮汉则跟着剩余的官员守在东城门处。

江甫渝坐在马车上,拿手丈量着路程。掌柜所言的暗语意思很明显:酒醉不分东西,误入十八里路——暗示所寻线人方位在南北方向,酒馆面向南方,那么线人便在酒馆南方的十八里处。夜巡伴墙醉行,且闻朗朗读书——意思为与线人交接的时候天色还很黑,朗朗读书声则取自唐代颜真卿的诗句之中,暗示交接时间为三更或是五更,根据天黑一线索则可得出交接时间为三更。而所谓“落得发髻湖中,释然拂袖未言”便是与线人交接的暗号。

江甫渝比对了一番,最后将位置定在了青州南边的一处湖泊。

待响亮的钟鼓声传遍了全城,呆在屋中的人们这才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灾民们各个面黄肌瘦,他们裹着厚重的棉服,破旧处的棉絮少的可怜。

走在前头的只有零星的几人,跟在后头的则是一帮乌泱泱的人群,他们慢慢地走着,半天才走到救济点。热粥的香味飘荡在空中,蓬头垢面的男子看了看粥,又畏惧的瞧了一眼维护秩序的军官,颤颤巍巍地问:“你们是来救济我们的吗?”

江甫渝看了一眼那男人,回道:“是,先排好队。”

男子点了点头,站在位置的第一个位置,递上了碗。他直勾勾地盯着粥,眼中地暗淡似乎被点亮了。

“家中有几口人。”

“三口人。”男子愣了愣,抬头看向江甫渝,后又快速地收回目光,无措地抠了抠手。

江甫渝又将碗中的粥舀上了几勺,将碗递给了男子。男子接过碗忙忙道了几声谢,转身向家走去。他回头看去,身后已然排上了一条长长的队伍,队伍的前头有着几位破皮无赖,东张西望。

男子叹了一口气,亦步亦趋的往家走去。

“家中有几口人便有几口粥是吗?”

“是。”江甫渝头也不抬的盛着粥。

“倘若我家中有十口人呢?”

江甫渝抬头看着男子挑衅的笑容,对身后的人轻点了下头,道:“后面的灾民先上来领粥。”

那泼皮愣了愣,随即讥笑道:“凭什么啊?我也是排队来的。”

江甫渝没应答,只是冷冷地看着身旁的侍卫将刀抵在了泼皮的胸口。

“欸,大家看看,官家欺负人了,不讲理了。”泼皮喊道,不甘心地被几位侍卫带走。

剩下的几位泼皮哪敢再出头,他们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彼此,握紧了自己手中的饭碗,没敢再说话。

此后的救济变得异常的顺利,兴许是那泼皮起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江甫渝与身旁的侍卫替换了几班后,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救济。一班人各自寻了几户人家歇下,江甫渝没敢睡太久,索性便呆再马车中小眠着。

江甫渝睡得很浅,他倚靠着椅背,双手盘在胸前,身上盖着白日的披风。

雪地里由远及近地传来了脚步声。江甫渝的眼皮动了动,他睁开眼,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帘下依稀能看见昏黄的烛光。江甫渝伸手摸向后腰的刀,却听那帘外的人停住了脚步,掀起了帘子的一角。

沈彦澄笑着看向江甫渝,眼中的光在黑夜中闪烁着。

“甫渝,我来为你报平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