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十世红颜 > 第365章 第57章 老剑神

第365章 第57章 老剑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终,师弟师妹因和师兄一般皆是向往与祖师会面,在师叔祖的应允下,一同前往通天渊西面拜会祖师,才不是什么四手难敌双拳俩人加一块也拗不过师兄呢……

通天渊禁空,如瑾白这等身份与实力,也只能步行上山。所以,若想拜会老剑神,不可从通天山的东面直接飞到西面去,必须下山,绕过裂谷,从西面重新上山。

到了山脚,便要绕过那贯穿山体的裂谷,去到通天渊西面。裂谷底部有深潭,名唤通渊潭,通天山,通渊潭,合称便是此地通天渊。

从裂谷往下望去,便能见到潭水之平静幽深。偶有棕色的小鹿在潭边饮水,这才让狭长的潭水面上激起几分涟漪,但很快又风平浪静了下去,如从前般的幽静。

天渊宗弟子则是充当了导游,毕竟师叔祖较为安静,一路沉闷似乎也不太合适,便由他们向三位客人介绍一下通天渊的地貌与天渊宗的历史渊源。

苏霖弦倒是有兴趣与他们探讨这些,聊了聊老剑神几位弟子的传奇、天渊宗的几位赫赫有名的剑修以及关于通天渊的江湖传闻。

譬如说关于通天渊的“护宗圣兽”(第2卷第88章提及),天渊宗弟子自然是笑谈只是民间传闻。通渊潭的确极深,但天渊宗在此这么多年,有无数长老或弟子下潭探寻过,除却常见的水生生物和一些灵智初开的小灵妖,也没什么特殊的,这只是一处普通的寒潭罢了。

苏璃没有插话,心中却是对此有所怀疑。一般越强调普通,便越有大问题。

在拐上西山之前,在通渊潭被山体挡住视线之前,苏璃往裂谷底部望了一眼,正巧看见水面中央忽地漾起了波纹。可她顿住脚步再看时,那本该散开的涟漪陡然无影无踪。

是鱼吗?

还是幻觉?

……

走到山门,陆从野发现那层屏幕的确消失了,但却还有着另一层屏障。想来这一层才是寻常的阻隔,先前的那一层,则是老剑神为保闭关的清净而加设的,如今出关,自然是不再需要了。

再往上走,路便狭窄了起来,两侧错落种了许多青翠的竹子,竹叶几乎都要挤到路上,故而林中小径最多只能容许两人并肩而过。

山间向来是有风的,竹叶密处,便得沙沙的树叶摩挲之声;竹叶稀处,便有风穿堂而过的呼呼声。二者共鸣,和着万物之籁,便也是一种静谧。

此景倒是寻常,可若此地是老剑神居所,似乎便不一样了起来。天渊宗的三位弟子也不再充当气氛组,又或者说,这次担任的,是名曰安静的气氛组。

小径向上,或是石阶,或是缓坡,并不规整,似乎揭示了此地主人无心修葺,又或许说,是不拘一格。

再往上,竹林便稀疏了许多,小径也不再逼仄,加之坡度收缓,整体的空间感便宽敞了起来。

一行人中,也便只有瑾白走过这样的路。而张法林也说,他从前跟师父走的路不是这样的,他记得是一条很宽敞的路,两边也没有竹林,才短短几年,变化这般之大,实在令人唏嘘。

而瑾白则是道出实情,通天渊西面笼罩着一座巨大的幻阵,自打入山门以后便算踏入了阵法。

此阵不杀生,但若是没有接引,不怀好意的来者大概率会被困在其中无法自拔。我引你们走的这条路,通往师父的居所;张法林曾经所走的路,通往会客殿堂,自是不一样的。路便不用记了,这是大师兄曾经布下的阵法,师父都不一定明白其原理,幻阵之中,仅凭眼睛看可起不到多少作用。

张法林尴尬地笑了两声,一旁他的师弟师妹只能无奈地捂住自己的脸,摊上这师兄,生活可是有够精彩的。

苏璃若有所思,说蚩黎还精通星象天衍、奇门遁甲之术,倒也不是传闻夸大,其人是有真本事的。

须臾,小径到了尽头,一行人也来到了平地上。

这是一片宽阔的空地,一面是崖壁,此方是来时路,另一方还有通向更高处的路。其余,则是由竹林环绕。

空地当中,有着一片苍青色的竹屋小筑,细细数来,正是九间。如果考虑这是瑾白所说的老剑神的居所,再想想他们也住在这里,是不是代表着一间屋子是老剑神的,有七间屋子对应着七位弟子。还有一间,那是什么呢?

老剑神的书房?膳房?柴房?

还是说,是弟子八的屋子?

竹屋当中,有着一片一片或接连或间断的池塘,甚至有些竹屋本就筑在池塘之上。偶见几尾游鱼跃出水面,为几片漂在水面上的孤独而单薄的莲叶也添了许多生气。

兰时过半,槐序将近,莲叶开始出现在水塘当中,倒也不会太过令人惊诧,最多让人叹一声通天渊西面这边天气宜人、风光甚好。许是再过些时日,便能瞧见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若是无法得见,便又是一场憾事。

在竹屋的围栏之外,还可见凉亭悬于水塘之上,原木色的栈桥分外有格调。凉亭再往外,便是一小处未被竹林掩住的断崖,若是站立在那儿,便可观各类草木之繁盛、品春意之盎然。

此地的确是生机勃勃的,尤其是见老剑神拿着一只花洒,去浇离水塘较远的花木时,便更能体悟到生命对于生命的珍视。

老剑神,人如其名,已经上了年纪了,须发皆白,但精神很好,直起身来,依然是腰背挺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