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阿瞒绑定了咸鱼系统 > 第26章 救灾

第26章 救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夏侯渊则带领一部分人负责收集和分配物资,确保每个灾民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阿瞒的带领下,谯县的居民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捐出了家中的衣物和食物,有的提供了医疗服务。

一时间,谯县成为了一个充满爱心和希望的避风港。

阿瞒还特别关注那些孤儿和失去家庭的孩子。

他亲自设立了儿童保护区,安排专人照顾这些孩子,并确保他们能够接受教育。

曹阿宝,这个最小的孤儿,成为了阿瞒特别关照的对象,他时常在忙碌之余,亲自养孩子。

袁绍则利用自己的人脉,向周边郡县发起援助请求。

不久,各地的援助物资陆续到达谯县,极大地缓解了救灾的压力。

袁绍还组织了一支队伍,负责维护秩序,防止有人趁乱作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民们在阿瞒等人的帮助下,逐渐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他们开始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春耕热闹的景象在谯县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尤其是阿瞒的咸鱼屋附近的贫瘠之地都被灾民们开荒种植下了新的作物。

夏侯惇和夏侯渊带领的重建队伍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许多倒塌的房屋得到了重建,还新建了很多房屋,让灾民们有了安身之所。

在这次救灾行动中,阿瞒、袁绍、夏侯惇、夏侯渊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经历了艰难时刻,也共同见证了希望的诞生。

但随着阿瞒他们救灾工作的深入,谯县的官员们开始对阿瞒等人的行动产生了不满。

他们认为这些行为干涉了地方政务,甚至有些官员私下里指责阿瞒等人是在炫耀自己的能力,试图抢夺他们的权力。

一日,谯县的主簿桓昭找到了阿瞒,态度颇为傲慢地说:“曹操,你此举虽然是出于善心,但未免有些越俎代庖。救灾之事,自有官府料理,你不过是一学生,岂能擅自指挥?”

阿瞒听后,心中虽有怒气,但仍然保持着冷静,回答道:“桓主簿,我等并无取代官府之意,只是见百姓疾苦,故伸出援手。若是官府能够妥善处理,我等自然不会插手。”

桓昭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你们这些所谓的救援,不过是临时之举,长久下去,如何维持?而且,你们收集物资,组织人力,未免有些僭越了。”

袁绍在一旁听不下去了,插话道:“主簿,我们做的事情,都是官府本应做的。如果官府能够及时行动,我们何须出面?现在灾民得到了安置,秩序得以恢复,你却来说这些风凉话。”

夏侯惇和夏侯渊也站了出来,表示支持阿瞒和袁绍。

官府在灾荒面前的不作为,才是导致民间自救的原因。

双方争执不下,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谯县的官员们开始威胁要上报朝廷,指控阿瞒等人擅自行使官府职权,扰乱地方秩序。

阿瞒和袁绍对视一眼,想着如果与官府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将对救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于是他们决定采取更为圆滑的策略,以平息这场冲突。

阿瞒对桓昭说道:“桓主簿,我等并无他意,只是想帮助灾民度过难关。既然官府有所不满,我们愿意将救灾工作全权交还给官府,但请官府能够立即行动,不负百姓所望。”

桓昭听后,态度稍有缓和,但仍有些狐疑。

阿瞒接着说:“我们愿意将收集到的物资和临时住所的管理权移交给官府,并协助官府完成交接工作。只希望官府能够保证灾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阿瞒的坚持和妥协下,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

谯县官员同意接管救灾工作,并承诺会继续保障灾民的生活。

阿瞒等人则退居幕后,转为监督和协助,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次冲突虽然暂时平息,但阿瞒也深刻认识到,要想真正为百姓谋福祉,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高的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