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者,不可直视君上。
但她只需一眼,就看出了李思的决心。
温沅芷立时松了口。
“行,不过,我要看着他,君上不会阻拦吧?”
“不会不会,”李思十分开心,对于江澧兰回京都一事,中枢不会有异议,他最担心的就是郡君,当初他还未来得及反应,郡君就下了手,动作之快,叫他追悔莫及。
“若是能把你们的婚事在京都办了,就更好——”
话音未落,只听宫外传来喧哗声。
李思的话头被打断,皱起眉头,不悦道:“是谁在外面?”
小内侍打开门,神色有些惊慌,战战兢兢道:“丽嫔娘娘做了百合莲子羹,非要亲自给君上送进来,奴才实在拦不住。”
温沅芷挑眉,来了!
她就知道,入宫准没好事!
然而,她很快注意到,原本生气的李思,在听到丽嫔二字后脸色稍缓,但也仅仅是稍稍,并没有完全不动怒,倒像是怒不敢言,忍而不发。
君上到底年轻,近一年成熟有余,稳重不足。
不由得莞尔一笑,“君上就让娘娘进来吧。”
李思发现被误会,暗自深深叹了一口气,叫小内侍传丽嫔。
不一会儿,丽嫔的身影出现在宫殿入口,温沅芷轻轻撇了一眼过去,顿觉眼前一亮。
进来的宫妃,肌肤如雪,目若秋水,关键是,一身柔弱无骨的气度,走起路来婀娜袅袅,当真是如纤枝蒲柳,柔弱得令人怜惜。
大约她见惯了大家闺秀的模样,一见到这种小家碧玉,就会觉得稀罕几分,于是,温沅芷多看了几眼。
心中隐隐觉得,她美虽美,却与身子骨同样孱弱的君上不配。
她在打量对方时,殊不知,丽嫔从踏进宫门的那一步开始,也在悄悄地打量着她。
浓眉大眼,气质灼华,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冠冕堂皇地与君上坐在一起。
她坐在那里,坦坦荡荡,不娇柔,不造作,器宇轩昂,不像是一位妃嫔,倒真的像是与君上平起平坐的皇后。
怪不得,怪不得宫里会有那样的传言。
丽嫔隐在袖子里的指甲狠狠地嵌入血肉中,疼痛叫她克制住内心的慌乱,恭敬地屈膝向李思行礼,“君上。”
这一声呼唤,可谓百转柔肠,语调低柔,语音似怯似懦,就是再硬的心肠,也能化成绕指柔。
可惜,偏偏叫温沅芷立刻回了神。
温沅芷无声地将一身的鸡皮疙瘩抖落,给李思摆了个请的姿势。
自己的情人,自己去收拾。
李思清了清嗓子,“丽嫔怎么来了。”
丽嫔看了眼继续垂眼用膳的温沅芷,眼神忽闪,咬了咬唇,道:“臣妾以为君上公务繁忙,特意做了一道百合莲子羹,给陛下送来尝尝,却不想,打扰了君上。”
小内侍眼皮子下垂,狠狠地盯着地上的玉石砖。
他可是在宫门外就提醒了丽嫔娘娘,君上正在接待贵客,不便打扰,没想到玉和宫的宫女还是打碎了青花翠瓷碗。
李思看了眼温沅芷,复又看回丽嫔,眸光一动,问道:“爱妃可用午膳了?”
丽嫔心喜,柔柔弱弱道:“回禀君上,臣妾还不曾用膳。”
“那一起用?”李思对丽嫔说道,却以征询的目光看向温沅芷,见她嘴角噙笑,神色了然,于是对小内侍吩咐下去,“令御膳房加几道丽嫔爱吃的菜,越快越好。”
小内侍大惊之下,连忙应声而去。
丽嫔嘴角压制不住地向上翘,看着温沅芷的眼神,炫耀得意。
温氏女又如何?青梅竹马也抵不过新鲜,现在,君上最宠的人,是她。
丽嫔带来的宫女眼珠子一转,将新加的座位搬至君上的身边,丽嫔忍住小鹿乱撞,看着君上。
李思随意地点了一下头,“坐。”
丽嫔忍不住雀跃,“谢君上。”贴着李思坐下去。
从头至尾,温沅芷的神色淡淡,从第一眼打量过新晋的宫妃后,就再没赏一个眼神。
丽嫔热情地将自己带来的百合莲子羹端出来,盛一碗放在李思面前,李思执起玉勺尝了一口,道:“爱妃也尝尝。”
丽嫔娇柔地应下,给自己盛了一碗后,目光在温沅芷身上划过,转头对李思道:“君上,臣妾要不要给郡君也盛一碗?”
李思差点将嘴里的汤水呛出来。
丽嫔慌忙拿出手帕,给李思擦嘴,李思止住咳,挡住丽嫔擦拭的纤纤玉手,道:“不用了,郡君不喜欢吃甜食。”
丽嫔眸光微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