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夫郎是隐藏母老虎 > 第30章 茅草棚

第30章 茅草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夫郎立马回屋切了一大块豆腐,他自家做的豆腐,他家汉子白天到镇上走街串巷喊卖,而周夫郎则留在村中卖,有时豆腐剩的多些,下午来买的人,他会额外多切点。

正因为如此,周夫郎在村里的人缘非常好,村里人平常都不会在镇上买豆腐,若是想吃豆腐,几乎家家都来他这儿买。

周夫郎拿起一张草叶子,然后端起装着豆腐的碗走出门外,贺渊见状,立马说道:“云哥儿,你把桑葚到我篮子里来。”

贺小云也乖乖照做,随后,周夫郎,将一张草叶铺在云哥儿的蓝子中,轻轻将碗中豆腐倒入篮子里。

贺渊接着说:“周哥,云哥儿,今晚住在我家歇下哈。“

如此,贺渊才带着云哥儿,加快脚步往家中走去,若是再晚些,就得摸黑煮饭了。

贺渊一回到家,先在院中用清水洗了一碗桑葚,倒了一半递予贺小云后,便直奔卧房,嘴角挂着一抹笑意:“清哥,我摘了些野桑葚,快来尝尝,喜不喜欢。”

于清在家中,睡了一下午,见到贺渊回来,心中亦是欢喜,连带着身体些许不适也消散大半。

于清从木床上缓缓坐起,脸上浅浅酒窝若隐若现,接过盛着桑葚的小碗,抬手捻起一个放入嘴中。

此时的桑葚已尽数成熟,褪去了五月的青色,黑红的桑葚如黑珍珠一般入口即爆浆,汁水四溢香甜可口颗粒饱满。

于清一双桃花眼渐渐弯成月牙状,腮帮子随着咀嚼而微微鼓动,眼眸闪烁愉悦光芒。

见于清喜欢,贺渊心中也是乐开了花,只觉一下午成果,不算白费:“清哥,一会还得吃饭呢,明儿要还想吃,直接去灶屋拿。”

“你先吃着,我去帮云哥儿煮饭,天色不早了,那小哥儿做事慢吞吞,手脚又不利落,我旁边催促着,他也快些,免得饿着了你。”

于清手上动作微停,眉头轻處:“云哥儿来了,咋不喊进屋坐坐嘞。”

“云哥儿,晓得你身子不爽快,心急如焚,主动揽下灶屋活儿,我先不说了哈,我得去洗一下鱼哩。”

贺渊一踏入灶屋,就换了副嘴脸:“我说云哥儿,你豆腐切的也忒大块了吧?,这么多豆腐,总不能全煮了吧,剩半块些拿来煎呗。”

“大晚上的煎啥煎,切一半留一半,明儿早上吃。”

“云哥儿你是勤快人,想必定不会睡懒觉嘞。”

话毕,贺渊拿起树叉上的鲤鱼,匆忙忙去院中处理,鱼一旦嘎了,不久就会散发出腥味,若不及时烹煮,隔日鱼肉便会变质。

土小黄一嗅到味儿,便兴奋地摇着尾巴跑来,想要吃顿大餐,好在,它也有狗德,经过贺渊几次教育后识趣地蹲在一旁。

贺渊手法麻利将鲤鱼,从内到外清理的一干二净,一丝腥味都未留后,才端起碗返回灶屋。

此时,贺小云已蒸上米饭,灶屋响起锅碗瓢盆碰撞声。

贺渊刚处理好的鱼,交于贺小云后,便悠哉地坐到灶边,当起烧火工。

然而,当他看见贺小云的操作时,诧异地问:“鱼肉不得先煎一下?这么直接倒下锅嘞,你捞出来,重新再来。”

贺小云一听,不满嘟囔道:“我在家就是这样煮的哩,我大哥可喜欢了,每次能吃两碗饭啊,你啥也不懂别瞎指挥,好好烧你的火。”

贺渊厨艺不精,见他如此理直气壮,心想或许是每人做法不同吧,只好作罢,专心烧火未再多言。

随着鱼汤逐渐收汁,贺小云开始大显身手,各种调料一一上阵,辣酱,酱油,盐,甚至不惜滴入好几滴昂贵香油。凡事他能看见的调料,便不管不顾,都要往锅中撒上一点。

就在贺小云要往锅中倒入醋时,贺渊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你熬鱼汤,咋还往锅里放醋嘞。”

贺小云闻言,手中汤勺一顿,不悦地瞪了贺渊一眼,恼火道:“我煮个饭,你一直搁旁边叭叭叭,烦不烦呀?你能行,你咋不来啊?还叫我做甚?我熬过的鱼汤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能不晓得吗?”

贺渊被噎得哑口无言,只好苦笑摇摇头,继续烧火,眼见鱼汤也快出锅时,他就回房喊于清出来吃饭。

于清早上没吃饭,中午就吃了几个鸡蛋,自然是饿了,三人围坐在灶屋小木桌旁,天已完全黑透,贺渊点亮一根蜡烛,立于木桌中央。

贺渊全程皱着眉,三两口扒拉完饭菜,那小哥儿真是鬼话连篇,连清哥半根手指头都比不上,还在那吹牛,这些年也是苦了大山哥,不但要带娃,还得吃猪食。

各种味儿掺杂一块,其中还夹带一股腥味,早知如此,不如不洗鱼还浪费水。

饭后,贺渊将剩的大半鱼汤,倒给了土小黄,小狗崽倒是吃的直摇尾巴,给予贺小云高度认可。

………………

时光荏苒,转眼间半月悄然溜走。

期间贺渊还带小文盲去了衙门,将于清的贱籍销去,入了贺家的籍。

于清没读过书,连大河村都没离开过几回,更不懂大夏朝律法,天真认为拿了契书,自己便是平民了。

那日于清很高兴,贺渊也很兴奋,毕竟头一回见在床上如此配合的于清,只穿了一件小衣,乖乖地坐在床上等着他。

两人小日子过得充实,人住在农家,几乎没有闲暇时刻,总有忙不完的活计。

清晨,趁着气温凉爽,他便去大河取水,浇灌旱地,闲时就与于清上山砍竹子,回来后,贺渊会耐心地教于清编织竹扇。

贺渊凭借上辈子,从书本学来的知识,每日空闲时,他便上山挖草药,拿去镇上卖一回,也能赚七十文钱哩。

此时,贺渊忙碌于瓜田旁,与柱小子合力搭建草棚,没办法,贺渊不会搭草棚,只好喊上柱小子前来帮忙。

西瓜与甜瓜也逐渐长成一个个小圆球,每当有人路过时,见瓜田长这么多瓜,便一阵唏嘘。

直夸贺渊傻人有傻福,以后定是有大出息,令村人羡慕不已,其中不乏有哥儿,姐儿私下埋汰于清,别看贺渊如今对清哥儿百依百顺,可日子还长呢,汉子一有出息,两口子不得生出二心。

村中闲话贺渊全然不知,他望着瓜田,喜在心头,照顾瓜田也更上心了,毕竟,这是赚钱的小祖宗,可不得好生伺候,但即便如此小心,仍有两根西瓜藤不争气枯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