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问山海[探案] > 第46章 以物易物

第46章 以物易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秋香色的衣摆。他依稀记得,从前老爷在家时,也总爱穿一身这样的衣服。秋香色显贵气,衬得人精气神足。

他的账还没算完,老爷却来了,怎生是好呢?

吴贵想了想,还是起身,恭恭敬敬对那人作了一揖,道:“老爷,府中账目繁多,今日还未曾理出头绪来。”

“那你说说,今天理的是哪年的账?”

吴贵被问得一愣:“老爷,还能是哪年?可不就是今岁的账嘛!去岁的账都理清楚了,过几日老夫人要去那宝华寺进香,奴才已经把香油钱备好了,现在正理着府中铺子的账呢!”

顾桢记得,桐花巷的百姓的供词中,提到过吴老夫人出城敬香一事。若不是吴家突然出事,她并不会提前返回梧城。

今岁的账,就是当下。

如果吴贵认为吴从诚还活着,那他就有可能想起那口木箱中放的是什么。前一日,司狱司的人来禀他,说常家对抢占民田、为虎作伥之事供认不讳,但只说主使是他家和吴家,并未再说出更多信息。吴贵是吴从诚用惯了的老仆,还管着府中中馈,他是唯一活着的吴家人,要搏一把,只能将宝押在他身上了。

几日来的医治,让吴贵恢复了些神志,变成了半疯。他将这间厢房当作了账房,混沌中记起了账。而这些银两的数目、来源和去向,也都是他所关心的。

吴贵无妻无子,大半辈子都死心塌地跟着吴从诚,是个愚忠之人。他最信任的,就是横死在书房中的老爷。

恰巧,顾桢有件压箱底的衣裳——那是正使硬要送他的。他与吴从诚的身形相差不多,都是再穿上这身衣服,若不看脸,称得上相似。

“香火钱是该准备着。铺子的账,是哪几间铺子?”顾桢进屋后,先在房中转了一圈,装作在打量摆设,避免让吴贵看出端倪。

吴贵戴着一副叆叇[1],用细棉绳捆住两边,在脑后打了个结。他听这声音似像非像,身形也朦朦胧胧,但除了老爷,谁会这么问呢?

于是道:“城南有一家胭脂水粉铺子并两家绸缎庄。几位姨娘每月的脂粉头油,都是直接从铺子里拿的,算不上什么数。绸缎庄的流水,才是最大的。前些日子和临川做的那笔生意,恕奴才无能,到现在也没理成。”

“是何缘故?”顾桢故意说。

吴贵暗骂了声那不中用的算盘,拿起来拨了个数,展示给顾桢看。

-

叶泉听说要出人命,连忙随那神色慌张的道童出去了。

门前躺着个男人,双手皆以一种极为怪异的角度弯折着,额上冷汗涔涔,连呻吟都不能了。送他来的人已不见了踪影,一圈人都围在一边看热闹,有流民,也有城中百姓。

叶泉问道童:“他在这儿躺了多久了?”边说边俯身查看男人的伤势。

道童受了惊吓,磕磕绊绊地说:“叶、叶医师,他还有的救吗?我、我听见声音寻出来时,就看见他躺在这儿,立刻跑去找您了。”

男人的手腕一片青紫,应当是被人生生扭断的。叶泉不敢妄动,见道童怕得厉害,便派他去偏殿取一副竹板来固定,以免移动时再造成伤害。

没有随行之人,就无法得知男人的身份。

秦凌羽本不忍看,奈何叶泉需要人搭把手将男人扶起来。上前帮忙时,她瞥见男人袖口有一簇浓艳的颜色,像是不小心碰到,浸在水中,染上了。

系统:【这是群青色。这种颜料采自石绿石,很是名贵,常用于作画。】

她听过这种颜料,也见过它的矿石。可男人穿着麻布做的衣裳,不像能买得起贵价颜料的人。再看指尖和第一指节上方,都有茧子,他应当是需要长期握笔的人。

这是个画师。

人群中有人认出了男人,唏嘘道:“这是墨风堂的伙计啊,废了手腕,只怕一辈子也提不起笔了。”

沈鹤道:“叶叔,这墨风堂,可是间书画铺子?”

道童取来了竹板,叶泉正在固定断骨处,应道:“这家可是临川城最大的书画铺子,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兴顺街上。”男人已疼晕了过去,他叹道,“有人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了,谁去买那些劳什子?”

临川多有风流客,一指那些好寻花问柳、常年在秦楼楚馆中厮混的行商,二指吟诗作对、泼墨消茶的文人墨客。这墨风堂主人,两者皆占。一月之中,他半月在烟花巷,半月卖字画。字画中,又有古画与仿画,真品与摹品,一字之差,相隔千金,开张吃半年。

毕竟是一条命,不能不救。叶泉嘱咐道童:“你去一趟墨风堂,告诉主人:他家伙计被人打成了伤残,须来关帝庙付诊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