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问山海[探案] > 第37章 我之砒霜

第37章 我之砒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抱歉地看了她一眼,做了个手势,示意她先配合老妪的动作。于是秦凌羽不再挣动,顺着对方,挨着床边坐下了。

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女人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你没有走,我们的日子,过得多快活呀!五郎最像你,善于打猎,不至于让我们挨饿;六郎读书习字,将来或许能在县中谋个一官半职。”

……

过了半个时辰,老人渐渐困了,沉沉睡去。秦凌羽替她掖好被子。

池老娘不能接受丈夫的突然离世,受岁月蹉跎,苍老得很快。但在没有丈夫相伴的时日中,她似乎知道了什么内情。

从昨夜池四的反应来看,他怕的并不是那只隐匿于山林深处的白虎,而是老村长的魂魄归来,向他索取某种代价——譬如,他侄儿池牛的性命。

上山捕猎者,不只老村长一人。结合种种迹象,她有了一个猜测。这个猜测能将迄今发生的所有事情串联在一起,形成闭环,唯一缺失的部分,则是谁带走了那些孩子?

她目光一转,瞥向角落中的书生。

书生抱着一卷书,同样看着她,甚至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

-

夜幕降临,每家紧闭门户,严阵以待黑暗中的怪物。但是,怪物似乎知道了人们的祷告,真的不再下山作祟。灯火燃了彻夜,只为求一份心安。

长夜漫漫,有池大娘子隐忍的啜泣声,也有池大的辗转反侧、久久不眠。所有人都在忍耐着,等待着宣泄的契机。

次日,池四来池大家中做客,提起了秋收农忙之事。池大沉默不语,知道这是不打算再耗费人力物力找下去的意思,支开了来探问情况的妻子,独自与兄弟谈了一个时辰,然后又沉默地锯起了木头。

沈鹤去信顾桢,向他借了一匹马,兼一辆车,待到了淮州临川城,以便再次扮作商人。因为池家村的事,他并未确定启程的日期。

看着那道进进出出的身影,他只能选择信任她,相信她能如前两次一样,破开这未竟之谜。

他总觉得庙中那半枚脚印不属于后到的池四,便借着庙前那株槐树遮蔽,双足在树干上一点,稳稳地落在院中。

除了他们三人,近日无人敢进此庙,地上的尘灰愈积愈厚。脚印尚在,只是没有明显花纹。仔细辨认之下,才能发现有轻微的沟壑,像是皮上的纹路。

这应是一只用动物皮革鞣制而成的鞋,底部柔韧,穿着它的人在发力时才能轻易弯折。这种皮鞋多见于猎户脚上,便于在山林中行走,而不使碎石伤脚,不使猎物听见动静,受惊吓而逃走。

池四也是猎人。难道,这真是池四的脚印?

不,如果他带走了自己的侄儿,为何还要三番五次登门劝慰兄嫂?如果是他,这些天的搜寻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做戏做得如此之像,实在是厚颜无耻。那样的话,倒也不必深夜造访,驱赶亡魂了。

只怕那扇门,不是池四所开,而是另有其人。

-

天色已晚,倦鸟归林。再过两日,两个孩子便失踪了一周。这么长的时间,就算没有被白虎咬死吞食,也会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陷入死亡的困境。

水井边的大石头上,换了一个孩子讲故事。在悠长的岁月中,一切真实都将化为后人口中的传说,由他们评述。这些评述之人身边,从来不乏拥簇者。

秦凌羽站在不远处,心事重重地看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

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辩。

“虎奴输了把弹弓,就不敢来了,真是胆小鬼!”有孩子不屑道。

有个女孩维护池虎:“柳五婶说虎奴病了,你病了不在床上躺着?”

“他是真病,还是装病?”男孩嗤笑道,“他肯定是被池牛讲的故事吓到了,在家躲着当缩头乌龟呢!”

“你们别争了。我娘说祸从口出,池牛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他天天挂着那截哨子,还说是老虎骨头做的,宝贝得不行。焉知不是村长哄他的,他又拿来哄我们!这下好了,得罪了神仙!”

老虎骨头做的哨子?

她想起庙中悬着的那几张虎皮。

皮毛的腥臊之气不假,确实是兽皮。有了兽皮,就有兽骨。

四五张虎皮,就有四五只老虎,且是幼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