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问山海[探案] > 第26章 孤本藏谜

第26章 孤本藏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正是如此。使你得了急病之人,没有在最容易被怀疑的吃食中动手脚。”她上前拿起那卷半旧不新的经书,捧在手中,轻易地翻动着书页,“住持给你和善慧的书是新的,少有人翻动过,纸张长期合在一起,纸与纸之间产生摩擦,翻页的难度大了,就会下意识做出习惯性动作。”

善源看着经书,目光由质疑转向惊疑。

静如是个快言快语的人,作为药师,考虑病情的角度往往是从所食五谷切入。五谷无异,便责怪他吃坏了别的东西。

他气静如,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当日还吃了什么,不能被诬陷了去,结果无意中掉入了逻辑上的陷阱。

秦凌羽继续说了下去:“犯案者不仅清楚你会于盂兰盆节那天值守千佛窟,还知道你有这种小习惯。拿沾着唾液的手指去翻书,如此反复,书页上事先涂抹的东西就被吃进肚中。”

善源跳下床,翻出一只竹编箱笼,打开盖子,最上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卷厚约五指的经书,扉页用簪花小楷写着一列字——《开宝藏》【1】。

系统告诉她,这是真正的孤本,原件藏于青州隆兴寺。就算是抄录本,也极为难得。

如果真是那法讳明净的住持所为,他定是下定了决心,才敢违背戒律,在佛祖面前犯下罪行。

可他已贵为一寺之长,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善源心中也起了怀疑,抚过翻看的书页,道:“施主,若你所言为真,这些页角上,都涂了东西?”

“并非一定要将整卷经书的页角都涂上。《开宝藏》贵为希世难得的孤本,那人身为佛门弟子,总会心存几分敬畏。他只须将你能读到、抄到的地方涂上即可。”她说。

僧人摘了一枚竹叶做书签,苍绿的细叶旁,是一篇启忏科。

窗外天空变得更加黯淡,从淅淅沥沥的小雨,变为了瓢泼大雨。两人各怀心事,陷入沉默。

她能理解善源的心情——这就像当时宫内传出秦澈谋反的消息、沈鹤带锦衣卫围了府邸一样。

明净和秦澈,不仅是他们二人敬重的人,也是寺院和军队的顶梁柱。一旦主将倒戈,国将不国;信徒叛道,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坍塌。

一道闪电划过山头,将室内照得一亮,映出善源脸上的痛苦与困惑。

滚滚雷声中,僧人摘下挂在墙上的两顶竹笠,分了她一顶后,将经卷用干净衣物包好,道:“走,我们去找静如。”

这雨,还是降下来了。

*

静如看着檐下直滴水的两顶竹笠,抵着晒药的笸箩,道:“怎么又来了?可是我开的药吃完了?我分明记得让妙玄送了九帖去,一天两帖,能吃四天半的剂量,你今日就吃完了?”

他见善源木愣愣的样子,腾出一只手,将二人迎了进去。

屋内都是晒药的匾和笸箩,新收回来的药材要避免受潮,僧人们就向灶中添了一把柴火,希望用火将水汽烘干。一股草木的清香味,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更加明显。

静如将药放在架子上,擦了把手。一回头,就看见善源拿出那个包经书的布包来,道:“我这里只能看病开方,不管抄经解经的事。这善本宝贵,别被火燎着了!”

善源:“你帮我看看,这本书有什么问题。”

静如没有接书,看向秦凌羽:“施主,这是何意?”

她说:“这书上可能被涂了东西,师父擅药,故想请你看看。”

静如半信半疑地接了抄录本去,细细地闻了一下,皱眉道:“怎么有股口水味?善慧,你是不是又用土法子翻书了?”

罕见地,对方没有呛他。

最后,静如说:“闻着有些苦,贫僧不敢保证,但觉得像番泻叶的气味。此物性寒,有泻下的作用,能治食物积滞,利于通肠。没事的人吃了它,”他顿了顿,“误食番泻叶,可能会腹泻不止。”

柜中恰有这种药草晒干的叶片,他就取了些来,给两人看过。

“善源,你是从哪里得来的番泻叶?”静如问。

*

佛堂四角,各坠着一只巴掌大的铜质惊鸟铃。铜铃微颤,吊铛轻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又于风雨间模糊。

这间佛堂中,供的都是牌位。有阳上人为已故人立的莲位,也有消灾祈福的禄位。一为往生,二为延生,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住持,弟子方才怎么都找不到您,还以为您出门了呢。”善慧双手端着木盘,里面盛着一块新牌位,“一位女施主病故,她的未婚夫找到寺中,让弟子替他供一座往生莲位。”

莲位是黄色的,静静地躺在盘中,上面写有逝者和阳上人的姓名。

“阿弥陀佛。人生哪有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2】。”蒲团上跪坐着的僧人没有回头,手中不住地捻着珠子,“放上去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